第一章 总论 1
一、痛的神经传导 1
外周神经的传入纤维 1
背角的细胞学结构 3
背根纤维的解剖结构 5
在背角中的传递路线 8
传递痛觉的上行路径 10
网状结构 10
丘脑 10
皮质 11
痛的下行系统 11
二、致痛物质 11
三、内源性阿片物质 14
用钠区别阿片促效药与拮抗药 14
阿片受体的区域定位 15
吗啡样肽 16
脑啡肽与镇痛和成瘾的关系 16
四、痛觉缺失 17
五、痛的诊断 19
第二章 痛的临床 23
一、头痛 23
二、牙齿、口腔与颜面的痛 29
牙痛 30
发生于骨内的痛 34
软组织损害 36
咀嚼机能障碍 38
三、三叉神经痛 39
四、颈痛与臂神经痛 40
引起颈部与臂部痛的非机械性疾病 40
引起颈痛与臂痛的机械性疾病 41
颈痛与臂神经痛的治疗 43
五、胸痛 45
胸壁疾病 45
胸腔脏器疾病 48
腹腔脏器疾病 54
六、背痛 54
内脏性背痛 55
血管性背痛 55
神经性背痛 55
精神性背痛 56
妇科背痛 56
脊柱性背痛 57
骶髂关节损害性背痛 65
背痛的治疗技术 66
七、腹痛 67
右上腹痛 67
上中腹痛 70
左上腹痛 75
腰腹痛 76
右下腹痛 77
下腹痛 79
左下腹痛 80
弥漫性与不定位? 81
八、子宫痛 85
九、上肢痛 87
肩痛 87
肘痛 90
腕痛 91
手痛与指痛 92
十、下肢痛 92
髋痛 92
膝痛 93
跟痛 95
踝痛 95
足痛 95
十一、坐骨神经痛 99
十二、肌收缩痛 101
第三章 风湿病 102
一、骨关节病 102
二、椎间盘病 104
椎间盘退化 104
椎间盘破裂 105
韧带压迫 106
骨性神经根牵引综合征 106
中线压迫 107
三、痛风与结晶沉着疾病 108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110
五、血清阴性关节炎 111
关节强硬性脊椎炎 112
并发于银屑病的脊椎炎 115
并发于慢性炎性肠炎的脊椎炎 115
莱特尔氏病 116
贝切特氏综合征 116
耶尔赞氏菌关节炎 117
六、软组织(非关节性)风湿病 117
筋膜炎 117
脂膜炎 119
纤维织炎 119
肌炎 120
腱鞘炎 120
粘液囊炎 121
关节囊炎 122
韧带劳损 122
神经炎 122
血管炎 123
体育运动所致的软组织伤害 123
七、老年人风湿性多肌痛 124
八、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局部炎症的方法 126
第四章 镇痛技术 128
一、痛的治疗 128
急性痛的治疗 128
末期疾病的持续性痛的治疗 129
慢性痛的治疗 130
二、鞘内与硬脊膜外阻滞镇痛法 134
鞘内阻滞镇痛法 134
硬膜外镇痛法 136
三、外周神经阻滞镇痛 138
体壁神经阻滞镇痛 138
交感神经阻滞镇痛 141
四、经皮电神经刺激镇痛法 145
五、垂腺溶解术镇痛 146
六、经皮颈部脊髓前侧柱切断术镇痛 147
七、癌痛的放射治疗 148
八、外科手术镇痛 149
第一感觉神经元切断术 149
第二感觉神经元切断术 149
第三感觉神经元切断术 150
植物神经系统手术 150
九、安慰剂镇痛 150
十、生物反馈镇痛法 151
十一、非镇痛性药物的疼痛控制作用 152
改善精神状态的药物 152
皮质类固醇激素 156
细胞毒药物 156
儿茶酚胺拮抗药 157
肌松弛剂 158
代谢阻滞剂 159
吗啡拮抗剂 160
十二、针刺镇痛 160
主要参考文献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