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1.动力学问题概述 1
2.局部问题的划分 3
3.整书和本卷的编排 5
Ⅰ车轮和轮胎 6
4.车轮运动方程 6
5.车轮阻力 7
5.1滚动阻力 7
5.2穿水阻力 13
5.3轴承摩擦,起动阻力 14
5.4车轮其它阻力 16
6.附着、滑动 18
5.5总的车轮阻力 18
6.1附着系数μh的数值 25
Ⅱ行驶阻力,功率需要 29
7.驱动的基本方程,牵引力 29
8.车辆的车轮阻力 32
9.空气阻力 33
9.1流入速度和流入角,空气密度 34
9.2空气阻力系数cx和cw 36
9.3迎面面积 42
10.上坡阻力 43
11.加速阻力 44
12.驱动轮上的总的阻力和力矩 48
13.驱动轮上的功率 50
13.1忽略滑移率情况下的车轮功率 51
13.2考虑滑移率时的车轮功率 52
13.3常用换算 53
Ⅲ功率的提供,汽车驱动特性场 54
14.特性场基础 54
15.动力装置(车辆发动机)的特性 58
15.1蒸汽机 58
15.2电力驱动 60
15.3内燃机 62
15.4燃气轮机 67
16.特性转换装置及其与内燃机的共同工作 68
16.1对速比的要求 69
16.2转速转换器,一般性讨论 73
16.3机械式(摩擦式)离合器 75
16.4液力偶合器 76
16.5扭矩—转速转换器,一般性讨论 79
16.6内燃机和有级变速器共同工作 80
16.7内燃机和液力变扭器的共同工作 83
16.8内燃机和调节式变速器 85
Ⅳ行驶功率和燃料消耗 86
17.行驶工况图 86
18.各种动力装置对汽车行驶的适用性 90
18.1全负荷特性曲线的比较 90
18.2质量比较 92
19.平路上最高车速 94
20.上坡能力 100
21.下坡行驶 107
22.加速性能 108
22.1速度、路程、时间 109
22.2具有理想牵引特性的车辆 113
22.3中间档速比 118
22.4牵引力的中断 120
23.燃料消耗 123
23.1效率为常数时的燃料消耗 123
23.2发动机效率不是常数时的燃料消耗 126
23.3按最低油耗确定的特性转换装置速比 133
23.4节能档的速比 134
23.5发动机特性场的改进 134
Ⅴ行驶极限 137
24.双轴车辆的运动方程 137
25.轴荷的大小,升力 139
26.前轴驱动和后轴驱动时的附着率 148
26.1平路上的匀速行驶 150
26.2上坡匀速行驶 152
26.3平路加速行驶 156
26.4汽车列车的上坡行驶 158
27.全轮驱动 160
27.1理想的扭矩分配 160
27.2实际的扭矩分配 162
28.三轴车辆 164
Ⅵ制动 168
29.动能转换成热 169
30.减速制动时的制动距离 172
30.1制动过程 172
30.2停车距离 174
30.3车队行驶时的间隔 178
31.1相对减速度,制动力 180
31.相对减速度,最大减速度,质量系数 180
31.2相对减速度可能达到的范围 181
31.3附着系数利用率,质量系数, 183
制动距离的延长 183
32.双轴车辆的附着率和相对减速度 185
33.稳定性:转向能力 189
34.制动力分配 191
34.1制动力的理想分配 191
34.2BH=f(Bv) 192
35.制动力分配设计 194
35.1制动力定比分配 194
35.2折线式分配 196
36.踏板力 198
37.1速度变化的影响 201
37.对最大相对减速度的确切探讨 201
37.2车轮抱死时的相对减速度 203
38.变化的装载情况 204
39.制动装置的失效 209
40.车轮抱死过程 213
40.1在0≤S≤Sc范围内的解 217
40.2在Sc≤S≤1范围内的解 218
40.3抱死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219
41.防抱死装置 220
42.汽车列车的相对制动减速度 223
42.1货车与多轴挂车 223
42.2轿车和单轴挂车 225
42.3鞍式列车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