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文化思想要目 1
二 关于中国四学的对话 3
三 中国古人读书作书重实 6
四 中国哲学史的两套合一 7
五 闲话中国哲学 8
六 先秦文化的分支 11
七 一般人的线性思维 13
八 中国古人线性思维的辉煌成就 14
九 文体四边形 16
一○ 《春秋》符号 19
一一 中国古代的符号书和符号年 22
一二 与书对话:《礼记》 23
一三 周公 26
一四 周公的功业和纪实小说 28
一五 《老子》第一章新读 31
一六 《论语》是一部未来派的小说 35
一七 荒诞颜回传 36
一八 “道、理”兴亡 39
一九 《列子》与“道、理”及“势” 41
二○ 中国古代的宇宙不和谐观 44
二一 天地合一和天人合一 46
二二 古人看“天” 47
二三 《史记·天官书》之启示 51
二四 民间歌谣的进入官府和走向衰亡 54
二五 文士在各个朝代的不同遭遇和地位 56
二六 六经注我 59
二七 模糊逻辑 60
二八 清文字狱质疑 61
二九 戴震梦告“剽窃”之冤 61
三○ 几何式哲学 64
三一 文化与比较文化 65
三二 关于文化三型的对话 66
三三 神秘主义的三大体系 69
三四 东西方哲学思想之不同 70
三五 汉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70
三六 吸收外国文化的中间站 72
三七 吸收外国文化时的选择性 73
三八 中印西文字的不同和翻译 74
三九 译路坎坷 78
四○ 中印古代的“思” 80
四一 两种读书法 81
四二 古籍整理的历史经验 82
四三 奥卡姆剃刀 84
四四 大学者与说梦话 85
四五 文哲经典多说梦 87
四六 二圣 89
四七 平行名人传 91
四八 弗洛伊德和黑格尔 94
四九 坐井观天也有所得 95
五○ 西哲语虽平淡却影响巨大 96
五一 只有一头的棍子 97
五二 当代知识小丛书和人文科学 99
五三 四维空间 100
五四 机器人学 102
五五 盲跛互助 103
五六 耗子·猴子 104
五七 整与零二题 106
五八 读书得间 107
五九 历史的幽默 109
六○ 读书人谈禅不信佛 111
六一 印度思想之特色 112
六二 印度哲学思想的三分模式 115
六三 印度哲学中的因果问题 117
六四 印度哲学中的时空问题 119
六五 《薄伽梵歌》的三条修行道路 120
六六 奥义书 121
六七 徐译《五十奥义书》 122
六八 《奥义书》翻译之困难与西传 123
六九 徐译《五十奥义书》的读法 124
七○ 《五十奥义书》和各类经典皆有不雅之言 126
七一 《蛙氏奥义书》的重要意义 127
七二 《吠檀多精髓》中的解脱观 128
七三 解脱说 132
七四 轮回说 133
七五 业报说 135
七六 佛教文化的移入 136
七七 佛教文化中的思想成分之随机性 138
七八 佛教哲学思想之吸收 138
七九 佛教文化之中国化 140
八○ 佛教文献概况 141
八一 佛教文献的内外二类 142
八二 佛教文献中的内部读物 143
八三 佛经是佛教对外的宣传品 145
八四 汉译佛教文献的重大意义和整理研究的必要 145
八五 尚未整理的佛教文献是巨大的文化遗产 147
八六 佛教汉译文献整理工作之一:编目 149
八七 佛教汉译文献整理工作之二:分类 150
八八 佛教汉译文献整理工作之三:解题 153
八九 佛教汉译文献整理工作之四:校注 155
九○ 佛典原文与译文的差异 156
九一 四部最流行的佛经 158
九二 另几部重要的佛教书 160
九三 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 161
九四 什译的伟大贡献和读法 163
九五 汉译印度文献之概况 168
九六 梵剧三种残本的意义和戏剧的三大体系 169
九七 古印度戏剧中的概念人物化 170
九八 印度的绘画六支理论 173
九九 近代科学方法的出发点 176
一○○ 近代以来的思维程序 179
一○一 笛卡儿的死 180
一○二 纪念休谟 181
一○三 “哈雷”天外来 183
一○四 日本人情风俗和社会心理习惯 185
一○五 美学和艺术科学 186
一○六 艺术科学的研究内容 187
一○七 艺术研究和艺术品研究 190
一○八 语言世界 191
一○九 书本世界 194
一一○ “新三论”一滴 196
一一一 信息论美学 198
一一二 信息论的三个理论要点 201
一一三 信息论的三个补充观点 204
一一四 信息论美学及其基本困难和问题 208
一一五 实验美学 211
一一六 阅读的美学 213
一一七 审美的读 214
一一八 “理解的”读和“有信息的”读 217
一一九 文学评论的新问题 220
一二○ 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 224
一二一 文学评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潮 227
一二二 “解构”六奇 230
一二三 建筑美学及其古今基点之不同 232
一二四 建筑语义学 234
一二五 符号学 237
一二六 记号·信号·符号·象征 238
一二七 创造符号的动物 240
一二八 符号的世界 244
一二九 中国古人的符号世界观 246
一三○ 中国古书中的符号思想处处可见 247
一三一 汉语虚字的符号化思想 248
一三二 “律”的符号世界 249
一三三 军事文化和语言符号 252
一三四 鸿门宴和语言符号 254
一三五 符号拜物教 257
一三六 文化符号学 261
一三七 民俗学 266
一三八 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268
一三九 文化人类学的四种理论学派 270
一四○ 文化人类学的五种新理论 274
一四一 语义学 278
一四二 语义学的意义 282
一四三 歧义语 283
一四四 语言的肢解与复活 283
一四五 看说话和身势语学 284
一四六 文学的全面 285
一四七 文学中的“变卦” 286
一四八 文学与地域 288
一四九 文学语言的三种功能 289
一五○ 台词和潜台词 291
一五一 《论语》、《孟子》中的潜台词 292
一五二 中国人最重潜台词 296
一五三 独白·对话·画外音 300
一五四 对话的很早产生和重要性 302
一五五 说“边” 304
一五六 反思和深思 306
一五七 书的反读 308
一五八 汉字和抽象画 309
一五九 六法新解 310
一六○ 钻探诗书 311
一六一 诗、书、画相通与虚的世界 314
一六二 诗与真 315
一六三 古诗的信息作用 317
一六四 诗中的时间差 319
一六五 诗的年纪 320
一六六 诗的倒读 322
一七一 疑“散文” 322
一六七 古诗鲜写自然 323
一六八 与诗对话:《咏怀》 326
一六九 匡衡·刘向·杜甫 329
一七○ 王安石“春风又绿”句的两种境界 331
一七二 读《吊比干文》 334
一七三 唐宋的文史 337
一七四 言志派文章之四名家 338
一七五 言志派的弱点 340
一七六 论周作人文章的难懂 343
一七七 小说的分类和评点 344
一七八 与小说对话:“评点”楔子 346
一七九 史书·小说 348
一八○ 小说史的三角和对顶角 351
一八一 奇书的平凡 352
一八二 “三国学”与主题学 355
一八三 试说“王婆” 356
一八四 中国的神统 358
一八五 内和外 360
一八六 胡适、吴宓和《红楼梦》 363
一八七 古典小说:《儒林》·《镜花》 366
一八八 妇女群像 369
一八九 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 371
一九○ 谁“进入角色” 373
一九一 武则天的艺术形象 376
一九二 戏剧美学一滴:搭配与组合 377
一九三 戏剧美学一滴:通连与体系 378
一九四 动人之作善说梦 380
一九五 莎士比亚与忠孝恩仇 381
一九六 约伯与浮士德 382
一九七 “百年”不独 385
一九八 阿索林和“九八年一代”作家 387
一九九 爱·情:真·幻 388
二○○ 《银翘》、《剪云》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