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编 高等教育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1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4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5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五节 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6
第六节 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21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26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6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31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 38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教育思想 38
第二节 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 42
第三节 新的人才观 47
第四节 新的知识观 51
第五节 新的教学观 52
第六节 新的质量观 54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58
第一节 培养人才 58
第二节 科学研究 59
第三节 社会服务 61
第五章 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 64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64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8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72
第四节 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78
第五节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80
中编 宏观高等教育学 87
第六章 高等教育的体制 87
第一节 高等教育行政体制 87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97
第三节 高等教育招生、分配体制 101
第七章 高等教育的结构 107
第一节 专业结构 107
第二节 层次结构 118
第三节 布局结构 131
第四节 形式结构 138
第八章 高等教育的科类 145
第一节 高等工程教育 145
第二节 高等农业教育 156
第三节 高等医学教育 171
第四节 高等师范教育 178
第五节 高等文科教育 188
第六节 高等理科教育 196
第九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205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205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216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221
第四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原则 225
第五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232
第六节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 238
第十章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 245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机制 246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机制 249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自主办学机制 253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市场机制 256
第五节 高等教育的竞争机制 278
第十一章 高等教育的横向联合 289
第一节 高等教育横向联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90
第二节 高等教育横向联合的理论基础 292
第三节 高等教育横向联合的战略目标 294
第四节 高等教育横向联合的内容与形式 296
第五节 高等教育横向联合的发展趋势 300
第十二章 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 303
第一节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目的意义 303
第二节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 304
第三节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 307
第四节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13
第五节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 315
下编 微观高等教育学 318
第十三章 高等学校的德育 318
第一节 高等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 318
第二节 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328
第三节 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346
第四节 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体制 353
第五节 高等学校的德育队伍 356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的创造智育 360
第一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意义 360
第二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 363
第三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基本特点 368
第四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 375
第五节 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创造教育 393
第十五章 高等学校的体育 400
第一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400
第二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405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 406
第四节 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410
第五节 高等学校的卫生保健 411
第十六章 高等学校的美育 413
第一节 高等学校美育的功能 413
第二节 高等学校美育的原则 416
第三节 高等学校美育的内容 417
第四节 高等学校美育的途径 419
第十七章 高等学校的社会实践 421
第一节 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421
第二节 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的特点 425
第三节 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的原则 426
第四节 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的内容 429
第一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431
第十八章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431
第二节 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436
第三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方向 439
第四节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 453
第十九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 456
第一节 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 456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461
第三节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 470
第四节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 478
第五节 高等学校后勤管理 488
第二十章 高等学校的校风 494
第一节 高等学校校风的特点和作用 494
第二节 高等学校校风的基本内容 497
第三节 高等学校校风建设的基本原则 501
第四节 高等学校校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502
第二十一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 506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506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心理特征 507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 509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513
第二十二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517
第一节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517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518
第三节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520
第二十三章 高等学校的图书情报 526
第一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 526
第二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职能 529
第三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 532
第四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 537
第二十四章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 542
第一节 高等学校实验室的作用 542
第二节 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 544
第三节 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 550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 554
后记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