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德风东渐与异国资源之侨易 1
二、文化转移与向度变型——从德国文学之东传到中国主体之呈现 7
三、理论资源与框架设计 11
上篇:三座巨像 17
第一章 清民之际尼采东渐的三道路径 17
一、尼采东渐的日本中转站——以王国维、鲁迅、李石岑等留日学人为中心 17
二、高尚人格抑或酒神意志——从蔡元培、杨丙辰到陈铨、冯至一代留德学人的尼采阐释 26
三、尼采理解的美国维度——从胡适、徐志摩到林同济、雷海宗一代的留美学人 33
四、尼采东渐之路径博弈与中国功用 36
第二章 中国现代留德学人的歌德接受 41
一、在“侠骨柔情”与“用世启蒙”之间——马君武对歌德的译介 41
二、文化建国者的“精神支柱”——宗白华的歌德观 55
三、救亡与沉潜——西南联大时代冯至、陈铨对歌德的诠释 69
第三章 1950年代日耳曼学家冯至的席勒诠释 85
一、席勒中国接受史的源流主脉及1950年代的时代语境 86
二、冯至1950年代的席勒诠释 92
三、伟人意义之异国生成:兼与歌德的中国接受比较 98
下篇:三种镜像 107
第四章 作为文化符码的《苏鲁支》 107
一、《苏鲁支语录》所体现的中国知识精英之薪尽火传——从鲁迅、郭沫若的发凡起例到徐梵澄的译介事业 107
二、本土学人的理解:以楚图南为中心 113
三、我们需要怎样的苏鲁支?——译本批评的思想史意义 118
第五章 建国时代“浮士德”的意义转换——以现代中国若干知识精英的接受为中心 129
一、回答这个问题:要不要译《浮士德》? 129
二、1920-1940年代接受主体的立场变迁:从留日学人到留德学人 140
三、作为时代精神标签的文学镜像:以麦斯特为参照的浮士德接受 148
第六章 退尔镜像的中国变形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转移 154
一、作为开国英雄的退尔:革命时代译介者马君武的深意与汉译本的意义 154
二、本土作家的再创努力——宋之的与陈白尘改编本《民族万岁》 157
三、1950年代的时代转换及退尔功用——以冯至、张威廉等日耳曼学家的阐释为中心 163
结论 170
一、“诗人巨像”与“文学镜像”的二元互补 170
二、接受维度的变形:德诗东渐对受者主体的规定性 175
三、主体原则与资源向度 182
后记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