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六艺教育的源流 1
第一章 六艺教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3
第一节 六艺教育的起源 3
一 自然形态教育的萌芽 3
二 礼乐教育始于原始的祭祀活动 4
三 原始的文字教学和军事教练 8
第二节 六艺教育的形成 11
一 夏商官学 12
二 西周官学 14
第三节 六艺教育的发展 24
一 春秋时期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24
二 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 28
第二章 六艺教育思想的主流 35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35
一 生平及讲学活动 35
二 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 37
三 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43
四 以礼乐为主的教学内容 48
五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论 54
第二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58
一 生平及“仁政”学说 58
二 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扩充”本性论 61
三 反功利、重动机的道德修养论 65
四 “深造自得”的学习方法论 69
第三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73
一 生平及王霸结合的政治主张 73
二 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化性起伪”论 75
三 培养“大儒”、“雅儒”的教育目的论 77
四 从“法后王,一制度”出发的教育内容论 78
五 重视理性判断作用,提倡“重己役物”的道德修养论 79
六 “天官”与“天君”并重的智力发展论 84
七 尊师、“积渐”、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论 87
第四节 《大学》与《学记》的教育思想 90
一 《大学》的教育思想 91
二 《学记》的教育思想 94
第三章 六艺教育思想的支流 100
第一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100
一 墨子的生平和墨家集团 100
二 兴利除害的教学宗旨 101
三 “贤士”教育的三条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103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中的教育思想 111
一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111
二 论“义理之道”与道德教育 112
三 论“和”与“适”的乐教本旨 115
四 论“疾学”与“尊师” 117
五 论“达师”与“善学” 119
第二编 法制主义的教育 123
第一章 法家与礼法之争 125
第一节 法与法家 125
第二节 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127
第三节 先秦的礼法之争 133
第二章 人性之辩——法家的教育作用论 138
第一节 人性之辩的缘起 138
第二节 人性“趋利避害”说 139
第三节 “因人情”、“反民性”的教育作用论 142
第三章 以“公”定德——法家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 151
第一节 法家的道德观及道德规范体系 151
一 道派与德派 151
二 法家以道率德的思想 153
三 法家“明于公私之分”、“废私立公”的道德准则 155
四 法家论道德规范 159
五 先秦道德观上的两个问题 162
第二节 法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167
第四章 “四民分业”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家的社会教育 175
第一节 “四民分业”与教育 175
一 关于“士”的教育 177
二 农工商的教育 179
三 其他法家人物论农业教育与兵士教育 180
第二节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82
一 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182
二 法制教育的制度 186
第三节 私学与社会教育问题 189
第五章 贤才之辩——法家的人才观及人才教育思想 192
第一节 “举贤”主张的统一 192
第二节 人才标准上以“尚法”反“尚贤” 193
一 关于最高统治者的人才标准 194
二 关于官吏的人才标准 204
第三节 用人标准上以“用人以能”反“用人以贤” 207
第四节 法家论术治教育及官吏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213
一 术治教育 213
二 官吏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219
第三编 自然主义教育与儒道互补 223
第一章 道家及儒道关系 225
第一节 道家的政教主张 225
第二节 道家的教育活动 227
第三节 儒道教育思想的对立与互补 230
第二章 儒道教学思想比较 236
第一节 两种学习理论 236
一 学习论上的区别 236
二 学习过程论 241
三 学习理论的评价 247
第二节 教学原则的互补 248
一 关于教师 249
二 关于教学辩证法 252
三 关于学习心态 254
四 关于整体性原则 257
五 关于知识与能力 259
第三章 乐教特征及儒道之争 261
第一节 乐与乐教的历史考察 261
第二节 关于乐教的争鸣 267
一 乐教内涵问题的论争 267
二 对乐教功用的不同理解 274
第三节 儒与道——两种美育理论的评判 277
一 自然美与教育 278
二 艺术美与教育 280
三 社会美与教育 282
第四章 理想人格的培养 286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思想基础 286
第二节 人格的建构 289
一 道德认识论 289
二 道德情感论 292
三 道德意志论 295
第三节 品德与修养 297
一 道德规范的确认 297
二 人格品德说 301
三 修养方法论 306
第四节 儒道人格理想与双重人格论 310
参考文献 316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