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N机理论 蒋昌俊 3
1.1 并发现象的起源 3
1.2 并发系统的典型模型 3
1.2.1 Petri网 3
第一部分 形式语义和程序验证 3
1.2.2 通信顺序进程 4
1.2.3 通信演算系统 4
1.3 三种模型的比较 5
1.4 PN机模型 5
1.6 PN机应用 6
1.6.1 在并行程序验证中的应用 6
1.5 PN机性质 6
1.6.2 在系统分解验证中的应用 9
1.6.3 在加工系统设计与验证中的应用 11
参考文献 13
2 程序规范与程序验证 陈仪香 15
2.1 Hoare程序规范 17
2.2 Dijkstra规范 20
2.3 模型检验与计算树逻辑 22
2.4 计算树逻辑的语义 26
2.5 多Agents系统与多模态逻辑 29
参考文献 31
3.1 引言 37
第二部分 量子计算 37
3 量子计算理论:综述 程伟 王珏 37
3.2 量子自动机理论 40
3.2.1 量子有限自动机理论 41
3.2.2 量子下推自动机理论 45
3.2.3 量子图灵机理论 48
3.3 量子形式语言理论 51
3.4 量子可计算性理论 54
3.4.1 量子有限自动机的可判定性和不可判定性问题 54
3.4.2 突破Church-Turing论题的限制 55
3.4.3 讨论 56
3.5.1 量子NP问题 57
3.5 量子计算复杂性理论 57
3.5.2 量子时间复杂性类 58
3.5.3 量子空间复杂性类 59
3.5.4 其他量子计算复杂性问题 59
3.5.5 讨论 60
3.6 量子算法设计技术 61
3.6.1 量子随机游走 61
3.6.2 量子绝热进化 62
3.6.3 量子幅度放大 63
3.6.4 量子傅里叶变换 64
参考文献 65
3.6.5 讨论 65
4 量子计算 朱洪 卜天明 71
4.1 背景 71
4.2 量子比特 71
4.3 简单量子门 72
4.4 量子算法 73
4.4.1 Shor的算法 74
4.4.2 Grover的算法 74
4.4.3 其他算法 74
4.5 量子复杂性 75
参考文献 76
4.6 结论 76
5 两体量子纠缠纯态的相互转换 段润尧 冯元 应明生 78
5.1 引言 78
5.1.1 从经典相关谈起 78
5.1.2 量子纠缠的历史回顾 79
5.1.3 量子纠缠理论的概述 80
5.1.4 有限资源下的纠缠转换 81
5.2 预备知识 82
5.2.1 量子力学的基本要素 82
5.2.2 关于优超的一些基本结果 84
5.3 LOCC下的两体纠缠转换 86
5.3.1 LOCC下两体纠缠纯态的相互转换 86
5.3.2 任意两个两体纠缠纯态之间的确定转换 88
5.3.3 LOCC下纠缠转换的数学结构 89
5.4 纠缠辅助下的LOCC 90
5.4.1 量子催化现象 90
5.4.2 量子催化剂的存在性 92
5.4.3 纠缠辅助的LOCC的数学结构 94
5.5 多拷贝纠缠转换 101
5.5.1 多拷贝转换现象 101
5.5.2 多拷贝转换的判定 103
5.5.3 多拷贝转换机制的数学结构 103
5.6 纠缠辅助转换和多拷贝转换的关系 107
5.6.1 ELOCC与MLOCC的关系 107
5.6.2 纠缠转换与Renyi熵 108
5.6.3 概率情形的对偶 110
5.7 总结 110
参考文献 111
第三部分 时空知识表示理论 117
6 时空信息表示、推理和应用 刘大有 王生生 谢琦 胡鹤 欧阳继红 虞强源 孙吉贵 欧阳丹彤 117
6.1 引言 117
6.2 时空交叉知识推理方法 118
6.2.1 逻辑方法 119
6.2.2 代数方法 121
6.3 多种空间关系的表示和综合 125
6.3.1 单一空间关系 125
6.3.2 综合空间关系 127
6.4 时空信息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粒度 128
6.4.1 空间和时间信息的不确定性 128
6.4.2 时空信息不确定性 130
6.4.3 时空粒度 131
6.5 时空本体 132
6.5.1 时空本体属性 132
6.5.2 时空本体研究 134
6.6 时空推理应用 135
6.6.1 地理信息系统 135
6.6.2 时空数据库 136
6.7 结论 137
参考文献 139
副报告:关于RCC8推理复杂性的一个注记 李三江 149
参考文献 150
7 空间知识的定性表示与推理 李三江 应明生 152
7.1 引言 152
7.2 区域连接演算 155
7.3 空间知识的离散和连续模型 157
7.3.1 空间知识的离散模型 157
7.3.2 空间知识的连续模型 158
7.3.3 范畴构造:子结构与定向极限 158
7.4.2 基于模型的关系复合表 159
7.4.1 关系复合表 159
7.4 RCC8复合表及其外延性 159
7.4.3 基于理论的关系复合表 161
7.4.4 RCC8复合表 161
7.4.5 Egenhofer模型的外延性质 164
7.5 结语 164
参考文献 165
副报告:区域连接演算RCC及应用 刘大有 王生生 胡鹤 167
7′.1 区域连接演算RCC 167
7′.2.1 复合表推理 169
7′.2.2 连续变化推理 169
7′.2 RCC推理 169
7′.2.3 约束满足推理 170
7′.3 RCC应用 170
7′.4 结语与展望 172
参考文献 173
第四部分 定理证明和自动规划 177
8 智能规划的研究和应用 姜云飞 吴康恒 177
8.1 引言 177
8.1.1 智能规划研究历史 178
8.1.2 智能规划与问题求解的区别 180
8.2 经典的智能规划 181
8.2.1 半序规划以及规划的求精 181
8.2.3 非层次规划方法 184
8.2.2 基于逻辑的规划方法 184
8.2.4 层次规划方法 185
8.2.5 规划问题复杂度 186
8.3 非经典的智能规划 187
8.3.1 图规划方法 187
8.3.2 基于启发式搜索的规划方法 190
8.3.3 基于逐步细化的分层规划方法 192
8.3.4 基于约束可满足的规划方法 193
8.3.5 基于模型检测的规划方法 195
8.4 基于资源约束的智能规划 200
8.4.1 基于资源约束的智能规划的发展 200
8.4.2 资源约束问题的求解方法 201
8.5 智能规划系统比赛 212
8.5.1 第1届规划大赛 212
8.5.2 第2届规划大赛 213
8.5.3 第3届规划大赛 215
8.6 智能规划的应用 216
8.6.1 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216
8.6.2 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218
8.6.3 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 218
8.6.4 在商业中的应用 219
8.7 我们的研究进展 220
8.7.1 在领域约束规划方面 220
8.7.3 在网络信息集成方面 228
8.7.2 在规划识别方面 228
8.7.4 在时间表问题研究方面 229
8.7.5 在通信网络方面 229
8.8 结论 230
参考文献 230
附录 234
副报告:规划与学习 周志华 239
参考文献 240
9 基于表演算的方法与技术 孙吉贵 吴瑕 刘全 冯莎莎 241
9.1 表方法的历史 241
9.2 基本的表方法 242
9.3 自由变量表 243
9.4 子句表 245
9.5 连接表 246
9.5.1 基本连接表 246
9.5.2 弱连接表 247
9.5.3 正规表 247
9.5.4 带选择函数的表 248
9.5.5 超表 249
9.5.6 带切和引理的表 251
9.5.7 决策图tableau(TDD)方法 254
9.5.8 翻译成整数规划的表方法 256
9.6 含等词的表方法 256
9.6.1 增加扩展规则的表方法 256
9.6.2 E-合一 259
9.6.3 Superposition方法 260
9.7 非经典逻辑表方法 262
9.7.1 直觉逻辑表 262
9.7.2 模态逻辑表 263
9.7.3 多值逻辑表 265
9.8 非单调逻辑表方法 266
9.8.1 自认知逻辑表 267
9.8.2 缺省逻辑表 267
9.8.3 最小蕴涵表 270
9.9 表系统的实现和技术 272
9.9.1 表系统的实现 272
9.9.2 表技术 273
9.10 结论 276
参考文献 277
10 基于扩展规则的定理证明和知识编译 孙吉贵 林海 284
10.1 引言 284
10.1.1 定理证明 284
10.1.2 知识编译 285
10.1.3 本章主要工作 286
10.2 基于扩展规则的定理证明 287
10.2.1 扩展规则 287
10.2.2 命题逻辑中基于扩展规则的定理证明 287
10.2.3 用扩展规则作一阶逻辑定理证明 292
10.2.4 实验结果 294
10.3.1 EPCCL理论 295
10.3 基于扩展规则的知识编译 295
10.3.2 用扩展规则作知识编译 297
10.3.3 实验结果 299
10.4 相关工作比较 300
10.4.1 有向归结 300
10.4.2 知识编译的相关工作及比较 301
10.5 结语 303
参考文献 303
11 一种新的基于概率的分类方法 王晖 309
11.1 引言 309
第五部分 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 309
11.2 上下文概率 310
11.3 基于概率的分类 313
11.4 估计上下文概率 314
11.5 基于G的分类算法 315
11.5.1 用超元组解释邻域 315
11.5.2 算法 316
11.5.3 例子 317
11.5.4 实验评估 318
11.6 结语 320
参考文献 320
12.1 引言 322
12 多示例学习 周志华 322
12.2 问题的提出 323
12.3 研究进展 325
12.3.1 可学习性 325
12.3.2 算法 326
12.3.3 应用 329
12.3.4 扩展 331
12.4 讨论 333
参考文献 334
副报告:多示例学习 陈雁秋 337
13.1 引言 341
13 移动Agent技术研究热点分析 刘大有 杨博 姜丽 张朝辉 341
第六部分 Agent 技术 341
13.2 MAT关键技术的研究 342
13.2.1 体系结构 342
13.2.2 移动机制 343
13.2.3 规划 344
13.2.4 通信 345
13.2.5 程序设计语言 347
13.2.6 安全 348
13.2.7 容错 351
13.2.8 协作 353
13.2.9 移动Agent计算的理论研究 354
13.2.10 标准化 358
13.3 MAT应用的研究 359
13.4 MAT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360
13.5 结语 362
参考文献 362
副报告:移动Agent技术的几个问题 张伟 石纯一 367
14 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研究进展 张伟 石纯一 370
14.1 引言 370
14.1.1 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 370
14.1.2 Agent组织 372
14.1.3 历史视角 373
14.2.1 系统规格说明 374
14.2 AOSE中的形式化方法 374
14.2.2 系统实现 375
14.2.3 系统验证 375
14.3 面向Agent的分析与设计 376
14.3.1 Gaia方法 376
14.3.2 KGR方法 377
14.3.3 Cassiopeia方法 377
14.3.4 SODA 378
14.4 面向对象方法的扩展 378
14.4.1 Agent UML 378
14.4.2 MaSE 379
14.4.4 构件 380
14.4.3 设计模式 380
14.5 Agent组织与AOSE 381
14.5.1 Agent组织研究进展 381
14.5.2 AOSE方法中的Agent组织 384
14.6 AOSE开发工具与开发平台 385
14.6.1 ZEUS 385
14.6.2 JADE 385
14.6.3 LEAP 385
14.6.5 JATLite 386
14.6.6 AgentBuilder 386
14.6.4 AgenTool 386
14.7 AOSE应用的有关问题 389
14.7.1 AOSE应用的陷阱 389
14.7.2 AOSE方法的评价问题 390
14.8 结语 390
参考文献 391
副报告:关于“基于Agent的软件工程”的一点注记 金芝 395
参考文献 398
第七部分 因特网和软件工程中的知识表示和处理 401
15 语义Web与NKI 谢能付 曹存根 王海涛 丰强泽 司晋新 401
15.1 引言 401
15.2.1 语义发展 402
15.2 语义Web 402
15.2.2 语义Web的体系结构 403
15.2.3 元数据 405
15.2.4 XML 405
15.2.5 RDF(S) 405
15.2.6 OWL 406
15.2.7 本体 407
15.3 NKI服务框架以及工具 408
15.3.1 文本知识自动获取系统(OMKast) 410
15.3.2 本体知识工程环境(OKEE) 411
15.3.3 智能查询界面 411
15.4 从NKI研究讨论语义Web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性问题 412
15.3.4 基于多Agent的并行知识推理 412
15.4.1 语义Web的内容从何而来 413
15.4.2 本体语言的标准化问题(统一性) 413
15.4.3 查询的语义理解 413
15.4.4 语义Web信息融合 414
15.4.5 语义Web中共享信息的不一致性 414
15.4.6 语义Web中的共享层次问题 415
15.5 结论 415
参考文献 416
16 管理不一致的软件需求:研究进展和展望 金芝 朱雪峰 419
16.1 引言 419
16.2 关于不一致需求:概述 420
16.2.2 软件系统的需求和需求描述 421
16.2.1 不一致的需求从何而来 421
16.2.3 不一致的需求描述 423
16.3 不一致需求管理框架 426
16.4 概念重叠的检测 427
16.4.1 检测不一致 429
16.4.2 处理不一致 441
16.4.3 其他方面的问题 443
16.5 对不一致需求管理的进一步考虑 443
16.6 结语 445
参考文献 446
副报告:关于需求不一致性 陆汝钤 449
17.1 前言 455
17.2 图像纹理分析 455
第八部分 生命信息学 455
17 图像纹理研究及其人工生命解决方案 许存禄 张铎 陈雁秋 455
17.3 纹理描述方法 457
17.4 统计几何特征 459
17.5 统计地形特征 461
17.6 人工生命 465
17.7 人工生命模型的应用 466
17.8 人工爬虫模型 467
17.9 展望 476
参考文献 477
18.1 研究背景 481
18 真核生物启动子识别和模糊文法 陆汝钤 张少方 481
18.2 启动子预测算法概述 484
18.3 基于已知模板的启动子识别算法 486
18.4 启动子识别的文法方法 487
18.5 启动子识别的模糊性 489
18.6 带属性的模糊基因文法 496
参考文献 503
附录 504
19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综述 王飞 508
19.1 引言 508
19.2 基因芯片简介 509
19.2.1 cDNA芯片 510
19.2.2 寡核苷酸芯片 511
19.3 图像分析和数据提取 513
19.4 数据预处理 515
19.4.1 数据归一化 516
19.4.2 过滤 520
19.5 基因表达数据矩阵的分析 520
19.5.1 无指导分析 521
19.5.2 有指导分析 525
19.6 基因转录调控网络分析 526
19.7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528
19.8 结语 529
参考文献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