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化学范围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区别 1
物质不灭 3
化学变化之种类、化合、化分、复分解 5
受力 6
化合物与混合物之别 7
化合物与原质之别 9
原质之种类 12
第二章 氧 17
氧之制法及试验 17
氧之性质 19
燃烧、燃度、不燃体、可燃体、助燃体、及氧化之别 20
臭养气 23
第三章 空气之研究 25
空中有气之证明 25
淡气之发见 27
空气中淡养二气体积比例之测定 28
空气中氩、氦、氖、氪、五种稀少原质之发见 29
空气中尚有水气及二氧化碳等物 32
空气中养淡二气系混合物而非化合物 33
液体空气 35
第四章 氢 36
氢之制法及试验 36
氢之性质 41
氢与氧化合成水(轻养气吹管) 42
第五章 水之研究 45
水系轻养二气化合所成 45
水中轻养二气有一定之体积比例 46
水中轻养二气有一定之重量比例 47
定数比例及倍数比例定律之发明 49
水之要性 51
水之溶化力 52
饱和溶液及过饱和溶液之别 54
结晶水 55
风化及潮解之别 56
蒸馏法 56
第六章 化学变化之简明表示法 59
符号、程式、及方程式之用 59
原子学说 61
符号、程式及方程式兼能表明物质之分量 65
以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时应注意之要点 67
以方程式表示前五章中紧要之化学变化 69
第七章 阿摩尼亚(系氢与氮二原质之化合物) 73
阿摩亚尼之制法 73
阿摩尼亚之性质 75
证明阿摩尼亚系一体积氮及三体积氢化合而成 78
第八章 硝酸(系氢与氮及氧三原质之化合物) 80
硝酸之制法 80
硝酸之性质(氧化剂与还原剂之别) 82
(亚硝酸) 84
附五种之氮气化合物 84
亚氧化氮 85
氧化氮 86
无水亚硝酸 87
过氧化氮 88
无水硝酸 89
第九章 盐基类与酸类之别及其互相之作用 90
盐基类与酸类不同之处(电离学说) 90
盐基类与酸类化合则成中和之盐类 94
酸性盐类及盐基性盐类 97
第十章 氯——氯之制法及试验(发生机 漂白粉) 99
氯之性质(杀虫剂) 104
附盐酸 105
盐酸之制法及试验 105
盐酸之性质(王水) 107
盐酸体积及其组成之测定法 109
第十一章 与气相似之溴碘氟三原质 111
溴 111
溴之制法及性质 111
溴氢酸 113
碘 115
碘之制法及性质 115
碘氢酸 117
氟 118
氟之制法及性质 118
氟氢酸 119
氟、氯、溴、碘、四原质之比较 121
第十二章 原质之分族法:周期律 123
金类及非金类之勉强分族法 123
周期律之天然分族法 124
周期表之紧要用处(原子价) 135
第十三章 周期表第一类甲族原质之研究(鹼金族) 142
此族原质之比较 142
钾 143
钾之来源及制法 143
钾之紧要化合物 145
氢氧化钾 145
硝酸钾 146
氯酸钾 148
钠 151
钠之来源及制法 151
钠之紧要化合物 151
氢氧化钠 151
氯化钠 152
硝酸钠 152
碳酸钠 153
路布兰氏法 153
苏尔飞氏法 154
钾钠二原质之火焰识别法(光带 分光镜) 156
附铔之化合物(氯化铔(升华) 硫化铔) 159
第十四章 周期表第一类乙族原质之研究(铜族) 163
此族原质之比较 163
铜 164
铜矿种类及提铜法大要 164
铜之要性 165
合金 167
铜之紧要化合物(氧化铜 氯化铜 硫化铜 硫酸铜 氢氧化铜) 168
化合物中之铜可以锌铁等驱出之 172
银 173
银矿种类及提银法大要 174
炼净银法之大要 174
银之要性及化合物 176
硝酸银 177
氯化银 177
化学室中取银法 179
金 180
金矿种类及提金法大要 180
金之要性及化合物 180
第十五章 周期表第二类甲族原质之研究(鹼土金族) 183
此族原质之比较 183
镁 184
镁之来源制法及要性 184
镁之紧要化合物 185
氧化镁 185
氯化镁 185
硫酸镁 186
钙 186
钙之来源制法及要性 186
钙之紧要化合物(氧化钙、可逆反应 氢氧化钙、热化学 碳酸钙、暂硬水及永硬水之别 硫酸钙即石膏 磷酸钙 氯化钙) 187
锶及钡 193
锶及钡之大要 193
镭 194
附稀少之土金族 208
第十六章 周期表第二类乙族原质之研究 213
此族原质之比较 213
锌 214
锌之来源制法及要性 214
锌之紧要化合物 216
氧化锌 216
氯化锌 217
硫化锌 217
镉 218
镉之大要 218
銾 219
銾之来源制法及要性(銾膏) 219
銾之紧要化合物 220
氧化銾第一及第二 220
硝酸銾第一及第二 221
氯化銾第一及第二 222
第十七章 周期表第三类原质之研究——此类原质之比较 225
硼 226
硼之制法及要性 226
硼砂之特性 227
硼酸之特性 228
铝 228
铝之制法 228
铝之要性 229
铝之紧要化合物 230
氧化铝 230
氢氧化铝 231
明礬 232
硅酸铝 233
第十八章 周期表第四类原质之研究——此类原质之比较 235
碳 236
证明金刚石及石墨亦为碳所成 237
碳之多形体 238
无定形碳 238
煤 238
木炭 239
骨炭 241
灯烟 241
纯炭 241
金刚石 242
石墨 242
碳之紧要化合物 243
一氧化碳 243
二氧化碳 246
碳在动植物二界中之循环作用 250
附火焰之研究 253
二物体均系气体始发火焰 253
火焰之组成 254
火焰所发光亮所以有强弱之故 255
制造安全灯之原理 257
硅 258
硅之来源及制法 258
硅之多形体 259
硅之紧要化合物 260
二氧化硅、璃玻 260
氯化硅 260
硅酸、正硅酸、间硅酸、硅氟酸 261
锡 263
锡之来源制法及性质 263
锡之紧要化合物 263
氧化锡 264
氯化锡 265
锡酸 266
铅 267
铅之来源制法及性质 267
铅之紧要化合物 268
氧化铅、一氧化铅、二氧化铅、铅丹 269
硝酸铅 269
氯化铅 270
碳酸铅 271
铬酸铅 271
硫酸铅 271
铅可被锌驱出 271
第十九章 周期表第五类原质之研究 273
此类原质之比较 273
磷 274
磷之来源及制法 274
磷之要性及其多形体(红磷) 276
用磷制火柴之法 278
磷之紧要化合物 278
无水磷酸 278
磷酸、正磷酸、过磷酸、间磷酸 280
磷化氢 281
砷 283
砷之来源及制法 283
砷之紧要化合物 284
氧化砷 284
砷酸 285
砷化氢 285
锑 287
锑之来源制法及要性 287
锑之紧要化合物 288
铋 289
铋之制法及要性 289
铋之紧要化合物 290
加水分解 290
第二十章 周期表第六类原质之研究 292
此类原质之比较 292
铬 293
铬之来源制法及要性 293
铬之紧要化合物 293
铬酸钾及重铬酸钾 294
铬之氧化物、无水铬酸、氧化铬 294
硫 296
硫之来源及制法 296
硫之要性 297
硫之多形体 298
斜方硫 298
长针硫 299
像皮形粘硫 299
硫之紧要化合物 300
硫化氢 303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接触作用 305
亚硫酸 硫酸、接触法、铅室法、触媒 305
二硫化碳 309
第二十一章 周期表第七类原质之研究 311
锰 311
锰之来源制法及要性 311
锰之紧要化合物(锰酸钾及重锰酸钾 锰之氧化物) 312
第二十二章 周期表第八类过渡原质之研究 317
此类原质之比较 317
铁 318
提铁法大要 318
铁之种类 320
铁之要性 321
铁之紧要化合物 323
铁之氧化物、氧化第一铁、氧化第二铁、磁铁 324
铁之紧要盐类、硫酸第一铁及第二铁、氯化第一铁及第二铁 324
氢氧化铁、第一及第二 326
钴及镍 327
铂——(松铂) 329
第二十三章 原子量及分子量之测定法大要 331
总论 331
原子量之测定法大要 334
藉化学作用法 334
藉原质之比热法(德龙及柏弟氏之定律) 336
藉周期表法 337
藉同式之结晶物体法 337
藉分子量及分析法 338
分子量之测定法大要 341
藉气体比较法 (阿伏加特路氏之学说) 341
藉热尔第氏之定律法 345
藉分析法 346
第二十四章 关于化学上之计算法大要 348
甲.关于方程式之计算法 348
由简单方程式推算重量法 349
由较繁方程式推算重量法 350
由物质之中和推算重量法 351
由气体物质之变化推算体积法 352
由化学分析推算重量法 355
乙.气体积与热度及压力之关系计算法 356
查尔氏气体积与热度关系之定律 357
波以耳氏气体积与压力关系之定律 359
气体积与热度及压力二者合并之关系(标准热度及压力) 361
丙.杂题 364
第二十五章 附有机化合物大意 366
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今昔意义之不同 366
种种碳化物有密切之关系 368
碳化物之特别处 374
非芳香碳化物 381
饱氢质 381
亚氢质 391
次亚氢质 391
醇质 396
脂酸 413
多价酸 418
氮氢基质 420
碳水物 422
蛋白类质 424
含硫醇质 425
含硫同醇质 425
尿酸 425
尿精 425
芳香碳化物 427
轮质碳氢物 427
氢氧代轮 429
芳香醇质 431
芳香间质 432
芳香同间质 434
芳香酸 435
芳香氮氢基质 437
植物鹼类 437
氮氧基代轮质 437
附录 441
原质名称符号及原子量一览表 441
科学中通用之紧要度量衡表 443
本书中试验应用之器具单 445
本书中试验应用之药品单 448
中西名词索引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