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创琳,宋吉涛,蔺雪芹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71921
  • 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其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在全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承担着全国和地区各种生产要素流的汇聚与扩散职能。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新城市群,将其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战略增长极。本书正是基于这种动机,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6BAJ14B03-01)“城市群空间拓展的关键技术”支持下,先后通过对武汉城市群、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钦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若干城市群的实地考察和规划研究,深入揭示了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形成发育阶段、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度、城市群紧凑度、城市群交通可达度、城市群产业联系强度、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度、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以及地域分异规律,建立中国城市群空间拓展的计算试验系统,提出了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本研究对提高中国城市群空间组织

第一章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引论 1

第一节 城市群概念与内涵的基本判断 1

一、国际关于城市群的种种认识 1

二、国内关于城市群的多种解释 9

三、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空间识别标准的基本判断 13

第二节 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基础理论 16

一、城市群形成发育的阶段理论 16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结构理论 19

三、城市群形成发育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4

四、城市群形成发育的交通运输体系演进理论 28

五、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核心城市中心性价值理论 30

第三节 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动力机制 31

一、产业的空间联系是引起城市群节点间相互作用的根源 31

二、交通网络体系是增强城市群节点间交互作用的先导条件 32

三、节点配置关系是实现城市群内部结构优化的激励条件 33

四、政策效应是推动城市群要素结构调整的无形手段 34

五、投资机制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 35

六、市场机制与区域合作是引起城市群结构发生分异的诱导条件 35

七、技术机制是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的驱动条件 36

第四节 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发育程度分析 38

一、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历程 38

二、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框架 40

三、中国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综合分析 42

第五节 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与形成发育的空间特征 44

一、城市群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战略地位 44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分异特征 47

主要参考文献 50

第二章 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 53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状况诊断模型与方法 53

一、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指标体系 54

二、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模型 57

三、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的案例分析 59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 71

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算法综述 71

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模型 73

第三节 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的案例分析 75

一、武汉城市群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 75

二、武汉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及时空变化分析 77

三、武汉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素与敏感性分析 85

主要参考文献 87

第三章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分析 89

第一节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89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与基本特点 89

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91

三、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97

第二节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系统评判 99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判指标体系 99

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评判模型与方法 104

三、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综合评判 108

第三节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 118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方法 118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单项测算 121

三、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 131

主要参考文献 136

第四章 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判别分析 138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与思路 138

一、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综述 138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140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140

一、中心性指数法 140

二、网络维数法 141

三、中心地结构网络维的应用 143

第三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度的判别分析 144

一、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态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145

二、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判别的CI值和网络维数计算分析 148

三、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总体判别分析 152

第四节 中心地结构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功用 154

一、可促使形成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和指引城市空间联系方向 154

二、可依据中心性指数确定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程度 154

三、可依据中心地结构的节点数判别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程度 157

四、结论与讨论 157

主要参考文献 158

第五章 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的强度与方向 160

第一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的研究方法 160

一、城市群产业内部技术联系强度的基本参数 160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计算的基本思路与存在问题 164

第二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计算的数据准备 167

一、产业数据的选取 167

二、产业分类标准的统一 168

第三节 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的计算 170

一、城市群产业内部技术关联系数的确定 170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相关权重的确定 172

三、不同产业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181

四、不同城市的产业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181

第四节 城市群节点间产业空间联系强度与方向分析 187

一、城市群产业区域联系强度的总体特征 187

二、城市群产业区域联系方向的总体特征 191

主要参考文献 199

第六章 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与空间配置特征 200

第一节 城市群交通网络与通达性指数 200

一、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 201

二、城市群通达性指数 202

第二节 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空间配置特征 205

一、城市群及其内部节点通达性的差异特征 205

二、城市群内各节点加权通达时间的空间配置特征 210

第三节 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空间适应性 214

一、空间适应性的研究方法 214

二、空间分异特征 215

第四节 交通网络通达性对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影响机理 218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对城市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218

二、交通网络通达性对城市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220

主要参考文献 223

第七章 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测度分析 225

第一节 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225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226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对象 228

第二节 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方法 229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指标体系 229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232

第三节 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结果及空间分异特征 237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及动态变化分析 237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分解特征 245

三、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 249

第四节 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及空间特征 252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特征 252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特征 255

三、主要结论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58

第八章 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效应 261

第一节 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及规律分析 261

一、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因素及机理分析 261

二、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269

三、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分析 274

第二节 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的量化分析 277

一、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277

二、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测度模型 279

三、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综合测度分析 281

第三节 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的变动趋势分析 290

一、预测方法选择 290

二、武汉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预测结果分析 291

第四节 城市群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模式 298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适度发展模式 298

二、以生态产业为主的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300

三、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301

四、以清洁产业为主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302

五、以环保产业为主的生态保育型发展模式 303

六、以节能减排产业为主的低碳型发展模式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4

第九章 城市群紧凑程度的测度与空间分异 306

第一节 紧凑型城市群及城市群紧凑度的调控机制 306

一、紧凑城市与紧凑型城市群 307

二、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群紧凑度 308

三、城市群紧凑度相关理论及对紧凑型城市群建设的影响 309

四、城市群紧凑度的调控机制 313

第二节 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测度模型与空间分异分析 319

一、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计算模型 319

二、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320

三、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322

第三节 城市群空间紧凑度的测度模型与空间分异分析 324

一、城市群空间紧凑度的计算模型 324

二、城市群空间紧凑度的测度结果 325

三、城市群空间紧凑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327

第四节 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的测度模型与空间分异分析 329

一、城市群交通紧凑度计算模型 329

二、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的计算结果 330

三、城市群交通紧凑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332

第五节 城市群综合紧凑度的计算与评价 334

一、城市群综合紧凑度的测度模型与计算结果 334

二、城市群综合紧凑度的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 336

三、结论与讨论 339

主要参考文献 341

第十章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功能区划 343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拓展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343

一、城市群空间拓展的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343

二、城市群空间拓展的生态功能区特征 346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功能区演变格局 353

一、生态功能区演变的研究方法 355

二、生态功能区的动态演变特征 357

主要参考文献 372

第十一章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响应机理 373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用地格局 373

一、城市群生态用地格局的研究方法 373

二、城市群生态用地格局的基本特征 375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格局演变 379

一、城市群生态格局演变的研究方法 379

二、城市群生态格局演变的基本特征 381

第三节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影响机理 398

一、生态要素构成与布局的生态影响 398

二、社会经济要素发展与布局的生态影响 401

主要参考文献 405

第十二章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验系统 406

第一节 计算实验系统的构建原理与反馈结构 406

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的构建思路及基本原理 406

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的相关借鉴分析 409

三、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的分层结构与反馈环路 413

第二节 计算实验系统的技术流程与模型方程 417

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417

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的变量回归与模型方程 420

第三节 计算实验系统的调控变量与检验 426

一、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调控变量的确定 426

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计算实验系统的检验 429

第四节 武汉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验系统分析 430

一、实验1:改变1个调控变量而其他变量不变的实验方案 430

二、实验2:改变2个调控变量而其他变量不变的实验方案 431

三、实验3:改变3个调控变量而其他变量不变的实验方案 433

四、实验4:改变5个调控变量而其他变量不变的实验方案 437

主要参考文献 443

第十三章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能力建设 444

第一节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444

一、创新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的创新模式 444

二、生态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的生态模式 448

三、低碳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的低碳模式 451

四、集约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的紧凑模式 454

五、共生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的一体化模式 456

六、数字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的信息化模式 459

第二节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462

一、立足“三生”承载力,加强城市群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建设 462

二、发挥城市群创新优势,加强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465

三、提升城市群发育程度,强化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467

四、适度提升城市群紧凑度,加强城市群辐射能力建设 470

五、健全组织协调管理机构,推动城市群综合运转能力建设 472

第三节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 474

一、行政力量推动 474

二、市场机制主导 476

三、产业集聚支撑 477

四、交通走廊拉动 478

五、科学规划引导 478

六、标准规范指引 479

主要参考文献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