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方式与领导方法创新实务全书 第2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3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鸣,刘维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061217
  • 页数:1686 页
图书介绍:

第五编 领导权力结构的完善与领导模式的改变 856

第一章 现代西方领导模式理论析要 856

第一节 利克特领导系统模式 856

第二节 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 858

第三节 赫兹伯格双因素模式 859

第四节 四象限图领导模式 863

第五节 组织行为学模式 864

第六节 情境领导模式 871

第七节 组织模式辨析 875

第八节 权变领导模式 880

一 豪斯的目标 881

二 菲特勒模式 882

三 弗鲁姆和耶顿的领导规范模式 884

第二章 领导组织创新 888

第一节 组织结构创新 888

一 组织的创新是学习和知识的创新 888

二 知识网络 890

三 组织方式的变革 895

四 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兴衰 896

五 职能组织的兴起 905

六 柔性组织的出现 912

第二节 组织技术创新 918

一 组织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 918

二 技术信息的传播 922

第三节 由繁到简的企业转型 926

一 管理模式的转变 927

二 引导转变 929

第四节 建立学习型组织 941

一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941

二 设计学习型组织 943

第五节 组织形象建立的心理原则 946

一 塑造统一规范的整体形象 946

二 追求独特组织的风格 947

三 注重公众美的心理体验 949

四 发挥广告的宣传优势 949

第六节 组织形象策划的方法 950

一 组织形象分析 950

二 选择有效的组织形象 951

三 战略性形象与战术性形象相结合 952

一 如何行使法定权 954

第一节 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上) 954

第三章 领导行使权力的方式更新 954

二 如何行使专长权 957

三 如何行使强制权 959

第二节 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下) 961

一 如何行使经济权力 961

二 如何行使政治权力 964

三 如何行使社会权力 968

四 如何行使精神权力 971

五 如何行使舆论权力 975

第三节 领导者如何授权 981

一 授权的涵义 982

二 授权的原则 982

三 授权的三种不同方式 984

四 授权的技巧 985

五 授权的程序 986

六 合理授权的优越性 987

七 授权的误区 988

八 授权应注意事项 990

九 范例 991

二 领导者控制下属权力的方法 993

一 领导者权力控制的含义 993

第四节 领导者如何控权 993

三 领导者权力制约的方法 995

四 领导者权力的“被控”方式 996

第五节 领导者权力的冲突与协调 1000

一 权力冲突 1000

二 领导者的权力协调 1002

第六节 领导者如何防止和反对权力崇拜 1004

一 权力崇拜的含义 1004

二 权力崇拜的表现形式 1005

三 权力崇拜的危害 1006

四 领导者纠正权力崇拜的方法与艺术 1008

第七节 领导者如何防止“越位” 1010

一 领导者越位的弊端 1010

二 诱发领导者越位的几个原因 1011

三 领导者越位的自我防范 1012

第八节 领导者如何防止和纠正下属“越权” 1013

一 防止下属“越权”的方法 1013

二 纠正下属“越权”的方法 1015

案例 1016

第一节 用人方法 1044

一 用人对领导工作的意义 1044

第四章 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1044

二 领导应有的用人观 1047

三 领导的类型与用人方式 1052

第二节 识人 1054

一 人才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1054

二 人才考察的内容和分类 1055

三 人才考察的原则 1056

四 识人的方法与艺术 1059

一 人才使用的基本原则 1087

第三节 用人 1087

二 用人方法 1096

三 领导用人九种心理误区 1124

四 领导者如何用好六种人才 1131

第四节 育人 1144

一 创造环境法 1144

二 目标管理法 1145

三 提供机遇法 1149

四 表扬激励法 1152

五 循循善诱法 1168

六 允许失误法 1173

七 循序渐进法 1177

八 适时调动法 1182

九 发现有潜质的下属 1184

十 致力培育既有下属 1185

第五节 用人权术批判 1186

一 用人权术的复杂性 1186

二 怎样看待用人权术 1187

三 权术的识别和提防 1188

案例 1213

第五章 智慧用在桌面上 1262

第一节 谈判决策致胜的五种实力 1262

一 构成谈判决策的五个方面要素 1263

二 制约谈判胜负的六种实力 1264

第二节 谈判决策的四种策略 1271

一 谈判决策适用策略之原则 1271

二 信任合作 1272

三 公开服从 1272

四 坚持竞争 1273

五 主动避免 1274

第三节 竞争性谈判决策的方法与技巧 1274

一 竞争性谈判决策的四个适用条件 1274

二 竞争性谈判决策需把握的四个要点 1275

三 竞争性谈判决策常用的七种策略 1278

四 竞争性谈判决策的五种技巧 1281

第四节 合作性谈判决策的方法与技巧 1283

一 合作性谈判决策的三个适用条件 1283

二 合作性谈判决策运用的六个前提 1284

三 合作性谈判决策常用的五种策略与技巧 1285

四 赢得三种对手合作的方法 1288

第六章 企业制胜之道 1290

第一节 3M公司的企业创新决策方法 1290

一 威廉·麦克奈特 1291

二 使机器增变的能源 1292

三 3M公司技术创新决策方法的五条经验 1295

四 3M公司引入“打破现状思维原则” 1297

第二节 为何有成有败 1298

第七章 处变不惊 1300

第一节 领导者与突发事件和危机 1300

第二节 何为突发事件与危机 1302

一 对突发事件的阐释 1303

二 突发事件的实质 1304

三 危机的先兆 1304

一 政治危机 1305

第三节 突发事件和危机 1305

二 军事危机 1306

三 商战危机 1307

第四节 危机决策程序 1308

一 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的发言人 1308

二 建立一个应付意外事变的组织 1309

三 主动与新闻界沟通 1309

四 公布造成危机的原因 1310

五 缓解矛盾,变害为利 1311

六 制造危机,自食其果 1314

第一节 是创新者,不是摹仿者 1320

一 创新是决断的灵魂 1320

第六编 领导决策方式的更新 1320

第一章 领导者的决策素质 1320

二 “先进”是创新发展的动力 1322

三 刻意摹仿是创新的大敌 1323

四 失败是创新的铺路石 1324

五 勇往直前是创新的号角 1325

第二节 是战略家,不是战术家 1328

一 什么是战略意识 1328

二 什么是战略家 1329

三 现代战略意识的特点:空间、时间的大跨度 1330

四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今世界发展战略研究的主导思想 1332

第三节 不作情感的俘虏 1333

一 非理性因素的表现 1333

二 把握主流,方能稳住阵脚 1334

三 自控力是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335

第二章 决策进程 1338

第一节 决策制定 1338

一 发现问题,正确判断 1340

二 把握关键,确立目标 1342

三 看准本质,科学预测 1346

四 拟订方案,多方论证 1349

五 权衡利弊,优化选择 1351

六 抓住机遇,当机立断 1353

第二节 决策实施 1355

一 正确理解,坚决执行 1357

二 准备充分,措施得当 1358

三 指挥协同,宏观调控 1363

四 监督检查,保质保量 1364

五 及时反馈,知错改错 1367

第一节 决策制定模式 1370

一 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 1370

第三章 现代决策模式与方法 1370

二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1374

三 渐进决策模式 1379

四 综合扫描决策模式 1383

五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1385

第二节 专家决策法 1396

一 专家决策二法 1396

二 集团头脑风暴法 1398

三 韩国的崛起之谜 1403

一 从“神谕”到科学 1408

第三节 德尔菲法 1408

二 实施德尔菲法准备工作 1413

三 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 1416

四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1420

第四节 竞赛式决策制定法(AHP) 1427

第五节 预测方法 1429

一 预测原理 1429

二 预测程序 1432

三 预测方法 1433

第六节 调查研究法 1455

一 调查研究 1455

二 调查方法 1457

三 搞好调研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1460

第七节 宏观决策法 1473

一 全面分析法 1473

二 优势分析法 1474

三 劣势分析法 1475

四 内部矛盾分析法 1477

五 新问题探讨法 1478

六 实情考察法 1479

一 可行性分析法 1481

第八节 可行性分析法 1481

二 具体过程 1482

第九节 信息决策 1483

一 信息透视决策法 1483

二 信息类比决策法 1485

三 信息分析综合法 1486

四 信息推导决策法 1487

五 “信息元”浓缩决策法 1488

六 信息直觉创造决策法 1489

第十节 确定型决策 1490

一 按方案的损益值决策 1492

第十一节 非确定型决策 1492

二 按方案的后悔值决策 1493

第十二节 随机决策法 1494

一 良机决策 1494

二 危机决策 1497

第十三节 超常规法 1502

一 创造性的逻辑方法 1503

二 奇特的非逻辑方法 1507

第十四节 领导应善于现场拍板 1513

一 现场拍板的好处 1513

二 “拍板”的类型 1514

三 现场拍板的弊病 1515

第四章 常见的其他决策方法 1516

第一节 模拟决策法 1516

一 模拟决策方法的定义及意义 1517

二 模拟决策方法的优越性和缺点 1518

三 实施模拟决策法的步骤 1519

第二节 方案前提分析法 1522

一 方案前提分析法的价值 1522

二 方案前提分析法的实施阶段 1523

第三节 鱼缸法 1525

一 要素 1526

第四节 决策树法 1526

二 分析 1527

三 步骤 1527

四 应用 1528

第五节 决策定量分析法 1530

第七编 领导运筹方式的更新 1534

第一章 沟通与协调的方法和艺术 1534

第一节 从白宫的二度关门看冲突的必然性、普遍性 1534

一 冲突的概念 1534

二 冲突的二重性: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 1535

三 斯隆与盛田昭夫的成功之道 1537

第二节 冲突的理性分析与对策 1540

一 冲突根源解说 1540

二 三种冲突类型:“战斗”、“竞争”和“辩论” 1542

三 处理组织冲突的五种对策 1546

四 “安全阀”理论与方法 1549

第三节 沟通 1552

一 组织沟通的两条渠道 1553

二 沟通的两个方面的障碍 1556

三 沟通的三个方向 1559

四 有效沟通的四项基本原则 1562

五 沟通的“十戒”与“十益” 1563

六 促进有效沟通的九项“倾听”术 1565

第四节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法 1567

一 华盛顿是如何调和左右手冲突的 1567

二 戴高乐为何决定法国退出北约 1571

三 “铁娘子”与“撒切尔主义” 1574

四 “参与决策”促进德国劳资关系融洽 1577

第五节 协调不成,另辟蹊径 1580

一 梅特涅的“均势外交” 1580

二 尼克松的“中国牌” 1582

三 “个人外交” 1584

四 卓别林的“一字万金” 1586

第二章 控制与约束的方法 1588

第一节 领导活动中的控制 1588

一 领导控制的难点 1589

二 领导控制的基本原理 1592

三 领导控制的基本方法 1596

四 领导控制的基本形式 1598

五 领导控制与反馈的方法 1601

一 通用总裁的座右铭 1605

二 控制是在含混与矛盾中进行领导 1605

第二节 学习有效控制 1605

三 变量控制 1607

四 “安东尼结构”与组织层次控制 1610

五 “大公司、少创意” 1611

六 领导控制与反馈的方法 1612

七 “超稳定”:传统领导控制的误区 1614

第三节 失控及其后果 1617

一 “内阁成员是总统的天然敌人” 1617

二 谁是“二战”的赢家 1619

三 为什么丘吉尔会在1945年下台 1621

四 失控的极端形式:组织瓦解 1624

第四节 批评“政府垄断了的批评” 1626

一 传统监督是“政府垄断了的批评” 1627

二 大藏省经济丑闻迭出说明了什么 1628

三 “司法独立”就是“监督独立”吗 1631

四 希尔斯曼谈外部监督形式 1634

第五节 双赢策略 1637

一 韩国总统府“入网” 1637

二 普利策状告美国政府 1641

三 给克林顿总统“评级” 1642

四 媒体宣传中的美国总统 1644

第三章 现代企业谋略运筹 1646

第一节 制定企业前景规划 1646

一 两把成功的钥匙 1646

二 何谓制定前景规划 1647

三 规划不实行,反有致命伤 1648

四 如何让员工了解你的远景规划 1650

五 领导的前景规划对公司业绩之影响 1652

第二节 领导模式从COP向ACE变革 1655

一 良好运作的优秀企业有什么特点 1655

二 一次变革实践 1657

三 以什么模式进行运作 1658

第三节 谁主风流 1661

一 全球争霸:柯达与富士 1661

二 狭路相逢:丰田与山姆大叔 1665

三 谁主沉浮:本田与雅马哈 1668

第四节 宝剑锋从谋里出 1671

一 CI——企业形象再造 1671

二 企业形象战略策划原则 1673

三 麦当劳的QSCV战略 1676

四 走向哈佛 1679

五 团队精神 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