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婴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 3
本篇概述 3
第一章 婴幼儿的成长·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6
1 发育成长及其规律 6
2 胎儿、新生儿的能力 8
3 母子间的相互作用 10
4 母乳哺育 12
5 处于生育期的母亲所需要的帮助 14
6 婴儿的信赖感·满足感——人格基础 15
7 脑的可塑性与婴儿期 17
8 幼儿的自立心与依赖心——人格培养问题 20
9 不听话的孩子与过于顺从的孩子 21
10 讨人喜欢的孩子与令人生厌的孩子 23
11 没恒心的孩子、不能自制的孩子 24
12 同情心、爱心的萌生 26
13 学会协调和自制 27
14 对是非的判断力的形成 29
15 从玩耍中学到的 31
16 在与小伙伴交往中体验到的 33
17 玩具的利弊 35
18 电视的影响 36
1 为人父母的意义、对父母的期待 39
第二章 父母应该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39
2 当了父母却对婴儿无所知的年轻人 41
3 育儿与父母自身生活的平衡 43
4 婴幼儿期父亲的作用及其参与 44
5 注意让幼儿帮着干活 46
6 父母的生活态度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48
7 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 49
8 婴幼儿期的“心身症” 51
9 父母不要把孩子当玩偶操纵 53
10 教养的方针及其一贯性 54
11 夸奖与批评 56
12 孩子上保育院、幼儿园与父母的态度 59
13 父母都工作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60
14 只有母亲(或父亲)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61
15 父母与非亲生子女如何相处 62
16 三代同堂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64
第三章 周围社会环境与孩子的成长 67
1 不同家庭之间的交流 67
2 大人对邻近孩子的教育 69
3 不同年龄群体的活动与孩子的成长 70
4 幼儿园、保育院的教育及配合 72
5 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设施 73
6 设法接受咨询机构的指点 75
本篇概述 79
中篇 小学低、中年级阶段的家庭教育 79
第一章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85
1 成长的规律 85
2 精神的发展 87
3 身体的发育 89
4 性的发育 91
5 社会性的增强 93
6 生活能力 95
7 游戏 96
8 孩子的帮伙 98
9 打闹 100
10 适应能力 102
11 学习能力 104
12 判断力 106
13 交流能力 108
14 忍耐力 111
15 同情心、共鸣感 113
第二章 这个时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16
1 孩子的成长与生活习惯的培养 116
2 进食 118
3 生活时间 120
4 礼貌 122
5 分担家内事务 123
6 金钱教育 125
7 安全教育 127
8 性教育 128
9 孩子的房间 130
10 补习班、技能训练班 132
11 家庭学习 133
12 电视 135
13 阅读指导 137
14 电子游戏机 138
15 孩子参与社会 140
16 孩子与伙伴 141
17 孩子的不良行为倾向及其征兆 143
18 不上学 145
19 偷窃 147
20 欺负人 149
21 沉默 150
22 孩子在家庭中使用暴力 151
23 说假话 152
24 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家庭教育 153
第三章 现代家庭:怎样做家长 156
1 家长的作用 156
2 家庭教育与父亲 158
3 家庭教育与母亲 160
4 家庭教育与祖父母 162
5 家长的养育态度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163
6 家庭成员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165
7 家长参与社会对孩子的影响 167
8 家长对孩子寄予什么希望 169
9 孩子对家长寄予什么希望 170
10 父母都外出工作的家庭 172
11 只有母亲(或父亲)的家庭 174
12 父母两地分居的家庭 175
13 独生子女家庭 177
14 有祖父母的家庭 179
1 社区的作用 182
第四章 周围社会环境与孩子的成长 182
2 孩子相互间的交流 184
3 孩子与不同年纪、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 186
4 家长从彼此交流及学习中所得到的 189
5 参加地方性活动的必要 190
6 对学校教育的理解 192
7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194
8 家长对学校抱什么期望 195
9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要求 197
10 附近教育设施的利用 199
11 咨询机构的利用 201
本篇概述 205
下篇 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 205
第一章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212
1 这个时期成长的特征 212
2 身体的发育 214
3 性的发育与性意识 216
4 认识与思考能力的提高 218
5 初具自己的行动规范和价值观 220
6 学会尊重不同的价值观 222
7 责任感的形成 224
8 人际关系的建立 226
9 自我认识 228
10 自主地选择的能力、挑战的能力 230
11 战胜挫折的能力 231
第二章 这个时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234
1 孩子的生活 234
2 孩子的向往 236
3 孩子拥有的东西 239
4 孩子的文化 240
5 孩子的特色 242
6 性教育 244
7 有关消费的教育 246
8 孩子与家务 248
9 孩子的结交 250
10 孩子与画册 253
11 孩子的房间 254
12 补习班 256
13 校规、规则 257
14 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259
15 课堂学习 260
16 课外团体活动 262
17 转学 264
18 选择发展方向 265
19 升高中 267
20 孩子的不良行为倾向及其征兆 269
21 压力与精神上的毛病 271
22 与选择发展方向相关的思春期问题 273
23 在性方面的越轨行为 275
24 不肯上学 277
25 欺负人 281
26 孩子在学校内使用暴力 283
27 孩子在家庭内使用暴力 284
28 偷东西 286
29 抽烟、喝酒 288
30 思春期的挫折 290
第三章 现代家庭:怎样做家长 292
1 现代家庭的特征和教育 292
2 家长作用的变化与跨越“代沟” 294
3 孩子与父亲 296
4 孩子与母亲 299
5 孩子对家长的希望 301
6 以男女平等意识施行教育——“个性超越性别” 302
7 夫妇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305
8 父母都外出工作的家庭 307
9 只有母亲(或父亲)的家庭 308
10 父母两地分居的家庭 310
11 有参加升学考试的孩子的家庭 312
12 几代人同住的家庭 314
1 社区与孩子的成长 316
第四章 周围社会环境与孩子的成长 316
2 信息社会与孩子的成长 318
3 学校的教育 320
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工 322
5 学校对家庭的要求 324
6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326
7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教育 328
8 公益活动带给孩子的 330
9 青少年团体活动的开展 332
10 充分发挥地方上的教育力 334
11 尽量利用附近的教育设施 336
12 设法接受咨询机构的指点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