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艺术的主体与客体》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栾昌大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8318933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分:1.单元测试:密切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一单元一测试,突破单元难点、重点的典型性试题,让单元测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月考试卷:按照课时进程,每学期安排三套月考试卷,考查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时查漏补缺。

目录 1

导言 1

一、何谓艺术哲学 1

(一)艺术哲学的中介性 1

(二)艺术哲学的内容 3

(三)艺术与美、艺术哲学与美学 6

(四)艺术哲学与艺术美学 8

二、艺术哲学的建构 10

(一)以往的艺术学与方法论 10

(二)几个认识问题 15

三、本书提供的方法论原则概述 18

(一)哲学前提 18

(二)基本特性 21

(三)基本内容 23

(一)艺术创作 29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创作过程 29

上编 第一主客体关系——创作主体与现实、接受主体的关系第一章 总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 29

(二)艺术创作过程 32

二、创作主体 37

(一)创作主体与认识主体、实践主体 37

(二)创作主体的构成因素 43

(三)创作主体的成熟 44

三、创作客体 45

(一)创作客体与客观现实 45

(二)创作客体的形态 47

第二章 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 51

一、创作活动中的主客体双向建构 51

(一)认识、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双向建构 51

(二)创作活动中的主客体双向建构 54

二、创作主体客体确定 56

(一)创作主体确定 56

(二)创作客体确定 57

(三)创作主体和客体生成的复式结构 59

三、创作活动双向建构形态 60

(一)艺术发展史的宏观分析 60

(二)古典—传统型创作 67

(三)现代主义型创作 69

四、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关系层次 70

(一)社会—审美—艺术观念 70

(二)创作原则 74

(三)体裁样式 76

(四)艺术家个人特殊生活经历和心理气质 82

(五)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审美心理 82

五、创作活动的心理机制 83

(一) “先结构”与“心理定势” 83

(二)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状态 85

(一)创作活动中的不自觉性 87

六、创作理性 87

(二)创作活动中的自觉理性 93

(三)创作活动中自觉理性表现的差异 98

第三章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 103

一、适应 103

(一)文化背景构成 103

(二)兴趣导向 104

(一)艺术精神 106

二、超越 106

(二)艺术精神的实现 108

第四章 创作主客体关系产物(上)——创作主体 112

一、创作主体 112

(一)创作主体的形成 112

(二)创作主体的形态 114

二、创作主体性 119

(一)概念内涵 119

(二)创作主体性的实现 124

(一)概念内涵 125

三、艺术天才 125

(二)艺术天才的生成 127

第五章 创作主客体关系产物(下)——艺术作品 129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分析 129

(一)艺术作品的生成 129

(二)已往艺术作品构成的分析模式 130

(三)艺术作品构成分析的新观念新方法 137

二、艺术作品的情感因素分析 140

(一)情感一词的不同含义 140

(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 146

(三)西方“情感表现说”受到的冲击 150

三、艺术作品的理性因素分析 153

(一)情与理的联系与区别 153

(二)艺术作品中的理性因素及其差异 156

(一)艺术作品形态分析原则 159

四、艺术作品的形态分析 159

(二)艺术作品形态分类 161

五、艺术作品的性质分析 163

(一)给艺术作品下定义遇到的困难 163

(二)西方现代美学中反对给艺术(作品)下定义的主张 166

(三)艺术作品性质描述 171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接受过程 179

(一)艺术接受 179

下编 第二主客体关系——接受主体与艺术作品、创作主体的关系第六章 总论艺术接受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 179

(二)艺术接受过程 181

二、接受主体 185

(一)接受主体与认识、实践主体 185

(二)接受主体构成因素 186

三、接受客体 187

(一)接受客体与艺术作品 187

(二)接受客体与艺术作品的关系 194

(一)双向建构 205

一、接受过程的双向建构 205

第七章 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关系 205

(二)接受主客体确定 207

(三)接受心理机制与审美—艺术经验 208

(四)接受个性 214

二、接受形态与接受层次 215

(一)接受形态 215

(二)接受层次 219

第八章 接受主体与创作主体 223

一、适应 223

(一)文化背景构成 223

(二)兴趣导向 226

二、超越 228

(一)超越意识 228

(二)超越意识的影响 230

一、接受主体 232

(一)接受主体的形成 232

第九章 接受主客体关系产物(上)——接受主体 232

(二)接受主体的形态与接受对象选择 234

(三)专业接受者与业余接受者 236

二、接受主体性 238

(一)接受主体性与创作主体性 238

(二)接受主体性的实现 240

三、鉴赏家与批评家 241

(一)概念内涵 241

(二)鉴赏家的生成 244

第十章 接受主客体关系产物(下)——社会—审美—艺术意识的再造 246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社会作用 246

(一)艺术社会作用的内涵 246

(二)艺术社会作用的实现 248

二、社会—审美—艺术意识的再造 249

(一)社会—审美—艺术意识的内涵 249

(二)社会—审美—艺术意识的再造 253

后记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