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通变 3
导论 3
第一篇 顺应潮流 7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7
当时顺俗为义之徒 9
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10
以近知远,从今知古 12
周公能三变 12
符合客观规律者为善 13
更化则可善治 14
异时各有所施 15
识时务者为俊杰 16
不以天下奉一人 16
制度建设取决于形势 18
不变招祸,知变得善 20
势之轻重由人识 22
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22
勿忘今日之大势 24
不可马上治国 25
鉴之往古,事诚可征 26
不知变者不足以语日新之化 28
自我改革,永保江山 29
衰病当知止 30
顺应形势而治 31
非维新变旧不能自强 32
派遣学生通西学 33
物各竞存,最宜者立 35
处变局之中,岂能不思变革 37
闭关之俗不可当竞长之时 38
第二篇 锐意改革 41
礼仪法度,应时而变 41
世变则法亦变 41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42
古法不足以制今 43
凭借强力不如利用有利形势 45
宇文泰以六条施政 46
君臣一心,共定国是 47
刘邦建规立制 47
保邦之道有八审 49
王者之政,变人心为上 50
推行改革应能力排浮议 51
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54
法先王之精神以治国 55
怠情之气,天下将息 56
抓住要领,革除弊害 58
绝币迁都图强国 59
刘秉忠勒定一代制度 60
先除弊,后兴利 61
水利为万世大计 62
以开创之精神治天下 64
废科举,兴学堂 65
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 67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67
第三篇 善待祖制 67
尊从先王之善道 71
不变古者,袭乱之迹 73
先王之道不可当今世 75
先王之法可损益 76
不法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77
时势已然变化,不可蹈袭旧策 78
杨终论对待祖宗之法 81
分封之制不可复 83
祖宗之法不足世守 84
不可守祖制以待毙 85
百年祖制能无变乎 86
第四篇 权衡利弊 89
利弊相随实可虑 89
兴利除害在权衡 90
因利察弊,官法可行 91
楚庄王欲伐陈 92
荣恩并济,于斯而著 93
能克终者盖寡 94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95
把握时机,事半功倍 97
切不可以偏概全 98
万事皆可一分为二 99
万事不可过,过则反 100
正确看待财利 101
求治不可太急 103
认清形势,不急于求成 104
合则留,不合则去 106
裁陋规要斟酌时机 107
斟酌尽善,次第改革 108
第五篇 因时制宜 111
变法者因时而化 111
制度要合乎时宜 113
霸王之业,因时而成 114
形势不同,对策各一 116
文武并用,长久之术 116
君主应根据形势调整政策 118
审时度势去空言 119
隆中定策三国立 120
斟酌时宜,随方矫正 122
因时制宜,政之上务 123
房玄龄、魏征论创业守成 123
居安思危则危不至 125
戡乱以武,守成以文 125
创业难,守成亦难 127
因时因事因地制宜 128
制度建设应兼顾公私 129
移风易俗,因俗而治 131
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132
为政宜相时因地而治 132
因时制宜,随俗通变 133
不能禁民趋利 134
第六篇 通权达变 136
圣人兴制,不事心焉 136
顺势而行,弱可胜强 137
虚实奇正,相生无穷 139
指挥应敌,避实就虚 141
大不逾矩,小可出入 143
刻舟求剑,不亦惑乎 144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144
王孙满言秦师必败 146
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147
劝谏要看对象 148
要明察国家政治风气 150
势失则权倾 151
下不安则上不可居 152
因俗而治西南安 153
静之则安,动之则乱 154
以势处事,以术辅势 156
时有不同,事有通变 157
处利害外则所言公 159
不以成败论英雄 160
顺至者必当以逆观 161
知时务,达事变 162
迂腐守礼,终坏大事 164
第六卷 任贤 169
导论 169
第一篇 政贵得人 177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177
贤才辅则天下治 178
舜命百官各司其职 179
虎争天人,招致四方人才 181
招揽贤才,中兴国家 183
贤人之行,明主之政 185
宠幸小人家国乱 187
王者不却众庶 189
君主不用贤而亡国 191
圣王举贤而治 193
不任贤则奸佞作乱 194
招贤纳士,励精图治 195
良臣佐君成大业 196
士者为国之重器 197
理国以得贤为本 200
人才济济成鼎立 201
先择佐后定民 204
贤人用则政事通 205
政贵得人,不贵多官 206
报国莫如荐贤 207
人法兼资而天下治 209
为国入宝,不如献贤 210
第二篇 礼贤下士 213
礼贤下士则功成 213
求贤如同雕璞玉 215
遵贤礼贤,亦能得贤 216
蔽贤者受罚 216
养士以求贤才 218
不举贤才当免职 220
左雄荐贤遭“弹劾” 221
进贤受上赏 222
何代无贤,但患不知 223
仁勇之士受尊重 223
为官重礼贤下士 225
不因无礼去贤才 225
推荐贤士,让位能人 228
第三篇 任人唯贤 231
任力不如任人 231
德才兼备方为贤 232
齐王一日得七贤 233
能者不蔽隐,不能者不当其职 234
举士任官获大治 236
鲁侯贤孝能治国 238
三王举贤之道 239
任贤有十难 240
曹操能唯才是举 240
吾任天下之智力 242
得人在审取其实 243
天下不乏贤才 244
江东无卿比也 245
选才要注重德才和功绩 246
非贤不理,惟在得人 247
任人唯贤慎所举 248
德行为首才次之 250
人才必有器识人品 251
选任地方官应不拘资格 252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253
论资排辈无生气 253
第四篇 慧眼识才 256
选贤任能应有道 256
重品质,轻外表 257
“八征”识人才 258
尚贤使能重大节 260
选贤要广泛甄选 261
观察人才的八法 263
不以身份论才能 263
萧何慧眼识韩信 264
要善于识别人才 268
士必诚信而后求智 269
蔡荆有知人之鉴 270
独具慧眼能识人 271
不以貌识人 272
定考核而惟才是任 273
层层推荐选拔人才 274
选官重在甄别 276
第五篇 虚怀荐贤 278
孔子论荐贤 278
鲍叔举荐管仲 278
晏子举贤官能 280
祁奚举贤不避亲 281
谦让荐贤才 282
赵衰三让荐贤才 283
管仲举贤无私心 285
臼季举冀缺 286
王褒作《圣主得贤臣颂》 287
晏殊喜荐士类 290
李勣有知人之荐 291
荐人唯才不徇情 293
引擢多成名臣名将 294
君子小人各尚其类 296
咨访人才为宦游首务 297
第六篇 知人善任 299
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事 299
用人要尽其才 301
有功受重禄,有能处大官 302
对待臣属要一视同仁 304
不避前嫌敢用人 305
用人要有原则 306
千里马不能用来拉盐车 307
尊贤在于用其才 309
任能者责成而不劳 309
选用人才,委任责成 311
重实绩而轻言辞 314
赏赐储偫,富拟其旧 316
用人以情则能得其心 317
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318
曹操善用人 319
任用贤才,充分信任 320
任贤使能,何有新旧 321
用好谋臣猛将 322
用贤不专,不如不用 324
用人不避私 325
知贤而任之不疑 326
用人不可感情用事 328
以事试才,情见于物 329
用人重才干政绩 330
才艺深浅在于用 332
通艺明经堪为吏 333
任贤不徇情 335
用亲不如用友 336
福吏为上,能吏次之 337
第七篇 用人所长 338
任人之长避其短 338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 339
责人以人,自责以义 340
用人宜取长舍短 341
刘邦用人所长 342
特殊人才可授大任 344
举其英俊,随才授任 345
量材授职担大任 346
才能既殊,任政亦异 347
要善于把握“个性”的优缺点 348
人各有长短,要用其所长 350
唐太宗论臣下短长 351
人才各有其长 352
不使细故谗人 353
专长可以常为用 355
为地择人,量材授任 356
用人须知有短长 358
量材器用,斯政无废 358
贤者亦有其短长 360
屏退浮华革陋习 361
第八篇 依法用人 364
国君进贤不可不慎 364
任贤而有法度 365
要善于运用奖赏 367
有功者应赏赐 368
明君慎于择士 369
识人用人是取胜之根本 370
识治之良才 372
以政绩黜陟官吏 373
考察在于得实 375
不以恩宠坏国法 377
任人不可废法 378
任人得当可得治 379
贤能不以爱憎坏法 380
用贤不可示私恩 381
地方官不可随便选用 382
有法必选执法人 383
用人与行政相扶持 384
为官用人之策略 385
荐举人才要全面考察 387
后记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