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乌丙安 1
概述 1
目录 1
贺《沂源民俗》出版 叶涛 4
前言 7
凡例 9
第一编 村落·家庭·社群 17
第一章 村落 17
第一节 村落形成 17
第二节 村落管理 22
第三节 村内活动 27
第四节 村际关系 29
第一节 家族谱系 30
第二章 家族 30
第二节 九族、五服、门氏 32
第三节 族务管理 33
第三章 家庭 35
第一节 家族构成 35
第二节 三党亲属及义亲 41
第三节 家长、家规、家风 44
第四节 赡养及分家 46
第五节 家教 49
第四章 社会群体 59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分类 59
第二节 社团组织 62
第一节 祈子 70
第二编 人生礼仪 70
第一章 生育习俗 70
第二节 有喜 71
第三节 催生、接生 74
第四节 坐月子 77
第五节 过百日、认干亲、抓周 81
第六节 喂养与起名 83
第二章 婚嫁习俗 88
第一节 说媒(议婚) 88
第二节 相亲 90
第三节 订婚(换疏、送书、下柬) 92
第四节 婚前准备 98
第五节 发嫁、迎娶仪式 107
第六节 建国后婚嫁礼俗的演变 116
第七节 特殊婚俗 119
第八节 婚姻禁忌 123
第三章 寿诞习俗 127
第一节 儿童生日 127
第二节 祝寿 128
第三节 成人生日 131
第四章 丧葬习俗 132
第一节 入棺 132
第二节 理事 135
第三节 守丧 139
第四节 发丧 142
第五节 棺材及墓室 148
第六节 丧后诸事 151
第七节 建国后丧葬习俗的变化 156
第五章 社交礼仪 159
第一节 一般社交礼仪 159
第二节 祝贺慰问礼俗 160
第三编 衣食住行 165
第一章 服饰 165
第一节 帽巾、发型、头饰 165
第二节 体衣 171
第三节 鞋袜 175
第四节 民间儿童服饰 180
第五节 婚服 183
第六节 服装演变 185
第七节 穿衣禁忌 187
第二章 饮食民俗 188
第一节 饮食 188
第二节 特色食品 196
第三节 酒宴习俗 202
第四节 茶俗 209
第三章 居住 213
第一节 院落选址 214
第二节 建房 215
第三节 院落组合 220
第四节 照明设施 221
第五节 半门子 222
第六节 居室布局 223
第一节 择吉送迎 225
第四章 出行 225
第二节 交通工具 226
第四编 岁时节令 232
第一章 传统节令 232
第一节 过年 232
第二节 二月二龙抬头节 243
第三节 寒食、清明、三月三 245
第四节 端午节 248
第五节 麦收后的习俗 249
第六节 六月六祭山神 250
第七节 七月十五荐新祭祖 252
第九节 八月十五团圆节 253
第八节 伏日 253
第十节 “十月一”与冬至 255
第十一节 禁忌日——杨公忌 255
第二章 现代节日 258
第一节 法定节日 258
第二节 新兴的外来节日 263
第五编 生产习俗 265
第一章 农业生产 265
第一节 土地 265
第二节 种植习俗 272
第三节 农业用具、机械 279
第一节 生产模式 296
第二章 畜牧业生产习俗 297
第二节 饲养管理 298
第三节 牛羊的役使 301
第三章 蚕茧生产习俗 306
第一节 山蚕生产 307
第二节 桑蚕生产 308
第四章 林果业生产习俗 314
第一节 造林绿化 314
第二节 果树栽培 316
第五章 烤烟生产习俗 322
第一节 烟草种植 322
第二节 黄烟销售 326
第六章 蔬菜生产习俗 329
第一节 蔬菜栽培 329
第二节 越夏蔬菜 331
第三节 菌草蔬菜 332
第七章 旧时棉布的纺织和印染 334
第一节 纺纱 334
第二节 织布 335
第三节 印染 336
第八章 柿子酒的传统制作工艺 339
第一节 工具制作 339
第二节 柿子酒的酿蒸方法 341
第三节 柿子酒的储存与勾兑 343
第六编 匠作·商贸 346
第一章 工匠 346
第一节 工匠收徒 346
第二节 石匠 349
第三节 木匠 353
第四节 窑匠 356
第五节 铁匠 360
第六节 其它工匠 361
第二章 集市贸易 364
第一节 立集 364
第二节 旧时集市管理 365
第三节 经纪人 368
第四节 集市娱乐活动 369
第三章 庙会 371
第一节 旧时庙会 37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庙会及演变 375
第一节 旧时商家 379
第四章 商家店铺 379
第二节 行商 382
第三节 商店开业 385
第四节 解放后的农村商业 386
第七编 民间医药 391
第一章 传统的民间医药 391
第一节 抓药、请先生 391
第二节 民间偏方验方 395
第三节 迷信驱病方法 401
第二章 建国后民间医药 405
第一节 农村卫生医疗 405
第二节 中草药采集和养殖 406
第一节 灵魂意识 411
第一章 神灵崇拜 411
第八编 民俗信仰 411
第二节 民间俗神 412
第三节 道教仙国 421
第四节 佛教诸神 424
第五节 冥神、鬼吏 425
第六节 当地神灵 428
第二章 趋吉避凶 431
第一节 预兆、预测 431
第二节 巫觋 432
第三节 术士 433
第一节 戏剧 438
第一章 民间戏剧、曲艺 438
第九编 民间游艺 438
第二节 民间曲艺 439
第三节 杂戏 441
第二章 民间游戏 444
第一节 民间棋艺 444
第二节 民间儿童游戏 448
第三章 民谣 461
第一节 儿歌、童谣 461
第二节 民谣 468
第四章 民间谜语、歇后语 471
第一节 民间谜语 471
第二节 民间歇后语 476
概述 486
第十编 老区新风 486
第一章 妇女解放 489
第一节 放脚 489
第二节 识字班 491
第二章 老区的文艺活动 494
第一节 悦庄儿童剧团 494
第二节 阿陀村的文艺活动 499
第三章 老区拥军传统的形成 50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 504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 505
第四章 变工互助的生产方式 508
第一节 民族信仰和立法 510
第二节 回族的节日 513
第二章 回族婚丧习俗 515
第一节 婚礼习俗 515
第二节 丧葬习俗 516
第三章 生产生活习俗 520
第一节 生产习俗 520
第二节 食俗特点 522
第十二编 方言土语 525
第一章 方言概况 525
第一节 语音 526
第二节 语法 529
第二章 俗语 531
附录:有关民俗诗文 541
第一章 民族节日 570
第十一编 回族民俗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