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心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路海东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0226566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学校教育心理学》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能够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人才。也正因为如此,在全球范围内,教育被置于从来未有过的重要地位,教育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石。与此同时,许多教育学家和教育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在未来的社会分工中,教师这个行业应当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就像医生和建筑师那样。

序言 1

序言 1

前言 1

第一部分 学习心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3

第一章 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3

问题困境个案 3

本章目标 4

第一节 知识及知识的表征 5

一、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 5

[专栏1—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举例 6

[专栏1—2]一种新的智力观 7

二、知识的表征 8

[专栏1—3]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 12

第二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13

一、感觉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5

[专栏1—4]吸引和维持学生注意力的要点与实例 16

二、工作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17

[专栏1—5]通过组块和自动化节省工作记忆空间 18

[专栏1—7]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完成的精制举例 21

[专栏1—6]精制策略的产生式 21

[专栏1—8]关于群集倾向的实验研究 22

三、长时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24

四、遗忘和复习 26

[专栏1—9]艾宾浩斯对遗忘进程的经典研究 28

[专栏1—10]一种有效的分散复习法 30

[专栏1—11]有效运用阅读与尝试回忆法指导 31

[专栏1—12]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的实例 33

五、元认知 33

走出问题困境 35

本章要点 36

思考与练习 38

第二章 概念的获得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40

问题困境个案 40

本章目标 41

一、概念及其特征 42

第一节 概念学习 42

二、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 43

[专栏2—1]四种概念实例的典型性程度的等级评定 44

[专栏2—2]儿童对不同级别类概念的敏感性 46

[专栏2—3]几种概念学习方式案例 47

三、概念教学策略 49

[专栏2—4]概念一例证教学实例 50

[专栏2—5]消除学生错误概念的教学案例 53

[专栏2—6]概念学习中的比较与练习举例 54

一、问题的心理学描述与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55

第二节 问题解决 55

[专栏2—7]有关小学二年级学生对问题理解的一项研究 57

[专栏2—8]“九点”问题的解决 58

[专栏2—9]利用“简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案例 62

[专栏2—10]学生不能正确评估解决问题结果的案例 63

二、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 64

[专栏2—11]教学专家与新手在观察课堂情境上的差异 64

[专栏2—12]物理专家与新手知识结构的差异 65

[专栏2—13]国际象棋专家与新手在记忆棋局上的差异 67

[专栏2—14]课堂上学生间的社会相互作用实例 69

三、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69

[专栏2—15]利用视觉表征问题的案例 73

[专栏2—16]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提问方式案例 75

[专栏2—17]用检查单法发明事物的例证 77

[专栏2—18]成人与儿童对事物看法的比较 80

走出问题困境 81

本章要点 82

思考与练习 83

第三章 学习策略及其训练 85

问题困境个案 85

本章目标 86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87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87

[专栏3—1]对学习策略概念的不同界定 88

二、学习策略的类型 89

三、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90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92

一、元认知策略 93

[专栏3—2]某学生背政治论述题的计划案例 94

[专栏3—3]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要点 95

二、注意策略 96

[专栏3—4]设计问题,引导注意 97

三、组织策略 99

[专栏3—5]概念图实例 100

[专栏3—6]比较图表实例 102

[专栏3—7]层级图使用案例 103

[专栏3—8]群集倾向的发现 104

[专栏3—9]主题纲要法在记叙文学习中的应用分析 105

四、精加工策略 106

[专栏3—10]位置法起源的传说 107

[专栏3—11]英语单词教学中关键词法的使用案例 109

[专栏3—12]用谐音记圆周率的故事 110

[专栏3—13]巴奈特的研究 111

五、做笔记 111

[专栏3—14]做笔记的方式对回忆成绩的影响 113

第三节 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 114

一、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 114

二、影响学习策略训练的因素 115

[专栏3—15]复述、群集、精加工策略发展的年龄差异 116

三、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17

[专栏3—16]学习策略教学的指导 118

[专栏3—17]关键词策略训练实例 119

走出问题困境 120

本章要点 122

思考与练习 123

第四章 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 124

问题困境个案 124

本章目标 125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26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126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29

三、学习的外来动机与内在动机 130

第二节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131

一、外部强化 131

[专栏4—1]普雷马克原理的应用 134

[专栏4—2]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的运用 136

[专栏4—3]图定比率强化的正用与误用 137

[专栏4—4]变化比率强化的应用 138

[专栏4—5]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影响的实验研究 139

二、认知好奇心 140

[专栏4—6]人与动物的认知好奇心研究 141

[专栏4—7]“感觉剥夺”实验 142

[专栏4—8]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回避失败的动机 144

三、成就动机与成就归因 144

[专栏4—9]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验 145

[专栏4—10]早期归因理论简介 147

[专栏4-11]学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实例 149

四、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效能感 151

[专栏4—12]习得性无力感的经典研究 151

[专栏4—13]自我效能感实例 154

[专栏4—14]自我效能感的效能信息源 155

一、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157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157

[专栏4—15]引起认知矛盾的三种方法 161

二、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161

[专栏4—16]积极学习态度促进学习兴趣的实验 163

[专栏4—17]趣味英语教学 164

[专栏4—18]动机迁移实例 165

三、成就动机训练与归因训练 165

[专栏4—19]智力成就归因量表简介 167

四、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168

走出问题困境 171

本章要点 172

思考与练习 173

第五章 品德的形成 174

问题困境个案 174

本章目标 175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176

一、道德与品德 176

[专栏5—1]关于品德心理成分的几种观点 177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77

[专栏5—2]道德动机与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的案例分析 179

[专栏5—3]道德行为产生过程的一个综合模型 181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183

[专栏5—4]对偶故事举例 183

一、皮亚杰的研究 183

二、柯尔伯格的研究 184

[专栏5—5]道德两难故事举例 185

[专栏5—6]儿童对“海因兹偷药”的反应 187

[专栏5—7]道德两难问题的类型 191

[专栏5—8]“公正团体”法活动方式案例 193

三、班杜拉的研究 195

[专栏5—9]社会学习理论与道德判断 197

[专栏5—10]运用榜样法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案例 199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200

第三节 品德的培养 200

[专栏5-11]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203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204

[专栏5—12]移情训练研究 206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207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 208

走出问题困境 210

本章要点 211

思考与练习 212

第二部分 教学心理:教师是怎样教学的 215

第六章 决定教学目标 215

问题困境个案 215

本章目标 216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 217

一、教学目标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17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220

[专栏6—1]布卢姆对知识的分类及实例 221

一 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229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 229

二、行为目标陈述法 231

[专栏6—2]ABCD目标陈述法 234

三、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235

[专栏6—3]格伦兰教学目标陈述法应用举例 238

四、教学目标的组织——任务分析 240

走出问题困境 242

本章要点 243

思考与练习 244

第七章 了解学习准备 245

问题困境个案 245

本章目标 246

第一节 学习准备 246

一、学习准备及其主要内容 246

[专栏7—1]学习准备的内容及了解方法 247

二、学习的最佳时期 249

[专栏7—2]印刻现象的研究 249

[专栏7—3]孤儿院的有关研究 250

三、最近发展区与教学 251

[专栏7—4]“最近发展区”课堂案例 252

四、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255

[专栏7—5]ATI的实证研究及其教学含义 257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259

一、智力差异 260

[专栏7—6]智力测验与智商 260

[专栏7—7]智力落后学生的信息加工特点 263

[专栏7—8]天才学生的信息加工特点 266

二、认知方式的差异 267

[专栏7—9]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测验 268

[专栏7—10]沉思型与冲动型的测量 270

走出问题困境 272

本章要点 273

思考与练习 274

第八章 选择教学策略 275

问题困境个案 275

本章目标 276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276

一、讲授法 277

[专栏8—2]比较性组织者的教学实例 279

[专栏8—1]说明性组织者的教学实例 279

[专栏8—3]具体模型组织者的实例 280

二、提问 283

[专栏8—4]训练教师增加提问等待时间的研究 287

三、组织讨论 289

[专栏8—5]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指南 291

四、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292

一、发现学习 294

第二节 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294

[专栏8—6]发现学习的作用 295

[专栏8—7]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的课堂教学案例 297

[专栏8—8]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 300

二、掌握学习 304

[专栏8—9]促进掌握学习的策略及实例 305

三、程序教学 307

[专栏8—10]直线式程序的实例 309

[专栏8—11]自学辅导教学的课堂模式及实例 312

四、合作学习 314

[专栏8—12]促进合作学习的要点及实例 315

走出问题困境 317

本章要点 318

思考与练习 320

第九章 实施教学评价 321

问题困境个案 321

本章目标 322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322

一、什么是教学评价 322

二、教学评价的作用 324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325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328

一、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 328

[专栏9—1]论文式问题的优缺点及编题与评分指导 331

[专栏9—2]编写多重选择题的要点 333

[专栏9—3]项目分析举例 336

[专栏9—4]编写匹配题的技术要点 338

[专栏9—5]编写是非题的技术要点 339

二、测验的准备与实施 340

[专栏9—6]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343

三、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 344

走出问题困境 346

本章要点 347

思考与练习 349

第十章 教师心理与良好教师行为 350

问题困境个案 350

本章目标 351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351

一、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 352

[专栏10—1]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特征 353

二、教师的主要角色 355

第二节 教师的威信 358

一、教师威信的概念 358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 359

三、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362

[专栏10—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365

第三节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效能感 365

一、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365

[专栏10—3]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368

[专栏10—4]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两种方法:微型教学与教学反思 371

二、教学效能感 372

[专栏10—5]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373

第四节 师生互动过程中良好的教师行为 377

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377

[专栏10—6]教师的两种学生观 378

二、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381

[专栏10—7]皮格马利翁效应 382

[专栏10—8]教师期待效应的产生过程 383

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386

[专栏10—9]测量初中教师P、M行为的量表 388

走出问题困境 390

本章要点 391

思考与练习 393

主要参考文献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