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引论 1
一 变换一种研究视角:从表达到接受 1
(一)修辞学:不平衡的研究格局 1
(二)本书的认识基点和理论框架 4
二 修辞活动的两极 7
(一)重新定义:修辞信息修辞活动修辞过程 7
(二)三个需要廓清的理论问题 16
三 修辞活动中的角色关系 21
(一)一对一的角色关系 21
(二)一对二的角色关系 22
(三)二对二的角色关系 22
(四)角色关系混杂及其转换 24
四 接受:修辞话语的意义实现 28
(一)接受参与完整表达的意义生成 28
(二)接受补足省略表达的修辞信息 30
(三)表达正误和接受效应 32
(四)接受:从颠覆意义到意义重建 35
(五)未然表达的接受预期 38
五 本书术语、取证和研究方法 39
(一)本书提出的概念术语 39
(二)本书取证和研究方法 40
第二章 构成论(上) 41
一 接受者 41
(一)中国文化视野中的接受者 42
(二)中国接受者的思维特征 45
(三)接受者思维方式的互补 53
二 接受对象——汉语的体验性 55
(一)汉语是适于体验的审美化语言 55
(二)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的体验性 57
(三)汉语语音的体验性 60
(四)汉语词汇的体验性 62
(五)汉语语法的体验性 70
(六)汉语文体的体验性 75
第三章 构成论(下) 80
三 接受渠道 80
(一)口头渠道和书面渠道 80
(二)单一渠道和复合渠道 85
(三)官方渠道和民间渠道 91
四 接受语境 95
(一)文内接受语境和文外接受语境 96
(二)主观接受语境和客观接受语境 100
(三)偶然接受语境和必然接受语境 104
(四)真实接受语境和虚拟接受语境 106
(五)历史接受语境和当下接受语境 110
(六)语境迁移和修辞接受 113
(一)自我敞开的瞬间体悟 119
一 修辞接受的开放性 119
第四章 特征论 119
(二)修辞接受的延时效应 123
(三)秘响旁通:倾听众语喧哗 127
(四)接受者的自我调整:一个开放的过程 133
二 修辞接受的选择性 138
(一)见仁见智:选择修辞信息 139
(二)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接受角度 141
(三)登堂入室:选择接受层面 147
三 修辞接受的个体性 152
(一)接受者言语经验的个体差异 154
(二)接受者审美经验的个体差异 162
(三)接受者文化经验的个体差异 165
四 修辞接受的社会性 171
(一)修辞话语:社会化通用代码 171
(二)修辞接受:汇入社会性认同 175
(三)主体意识碰撞的社会性 178
第五章 类型论 183
一 信息等值接受类型 183
(一)信息等值接受的概念界说 184
(二)模糊等值和清晰等值 186
(三)局部等值和整体等值 188
二 信息减值接受类型 190
(一)表达意图的落空 190
(二)语义信息接受减值 191
(三)审美信息接受减值 196
三 信息增值接受类型 199
(一)形象大于思想:实践和理论 199
(二)语义信息接受增值 203
(三)审美信息接受增值 205
(一)表达和接受错位的典型形式 209
四 信息改值接受类型 209
(二)误解性接受改值 210
(三)曲解性接受改值 213
(四)悖解性接受改值 215
(五)别解性接受改值 217
第六章 方法论 219
一 正向接受和逆向接受 219
(一)正向接受方法描述 219
(二)逆向接受方法描述 224
(三)正向接受和逆向接受的复合形态 227
二 积极接受和消极接受 231
(一)积极接受方法描述 231
(二)消极接受方法描述 237
三 离心接受和向心接受 241
(一)离心接受方法描述 242
(二)向心接受方法描述 249
(一)姚斯的启示和局限 253
四 静态接受和动态接受 253
(二)静态接受方法描述 254
(三)动态接受方法描述 261
第七章 价值论(上) 268
一 阐释学价值 268
(一)阐释学和接受修辞学的理论结点 268
(二)在意义阐释中走近表达者 271
(三)阐释的空位和修辞接受的空间 277
二 心理学价值 283
(一)完形心理和修辞接受 284
(二)想象心理和修辞接受 285
(三)情绪心理和修辞接受 287
(四)变态心理和修辞接受 290
三 诗学价值 292
(一)诗学和走向诗学的修辞接受 292
(二)修辞接受:言意之辨和 296
文本读解的诗意追寻 305
(三)修辞接受:字体验和 305
文体建构的诗学内容 314
第八章 价值论(下) 314
四 文化学价值 314
(一)作为文化解码的修辞接受 315
(二)追溯文化渊源的修辞接受 319
(三)趣味无可争辩:修辞接受中的文化熏染 322
(四)文化态度和修辞接受的价值取向 329
五 动力学价值 332
(一)表达:修辞接受动力学价值的参照坐标 332
(二)修辞接受的受动性考察 334
(三)修辞接受的施动性考察 337
(四)表达?接受:双向互动模式 340
主要参考文献 343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