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 1
上篇 当代审美文化背景批判 17
第一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 19
第一节 当代哲学思潮 20
第二节 功能论与泡沫文化 25
第三节 消解深度与游戏心态 27
第四节 丧失精神家园与文化的荒诞感 29
第五节 多元论与文化的非个性化 33
第六节 永恒的“对意义的爱” 36
第二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37
第一节 历史的空白地带 37
第二节 虚无与文化的主题 41
第三节 浮躁与阅读的衰落 44
第四节 焦虑与声音的喧嚣 47
第五节 自恋与表白的盛行 53
第六节 走出空无 56
第三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宗教意识 58
第一节 传统宗教意识的衰微 59
第二节 英雄神话 62
第三节 偶像崇拜 65
第四节 现代图腾 69
第五节 把握无限 72
第四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地域特征 74
第一节 文化的地域分野 74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深层机理 77
第三节 文化南下与文化北上 83
第四节 文化交流与文化分疏 87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形式 92
第一节 否定:艺术的超越本性 92
第二节 变异:当代艺术形式的命运 94
第三节 反形式:当代艺术的形式主义特点 97
第四节 两种反形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04
第五节 守持自身:艺术的自赎 107
第六章 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当代文学景观 108
第一节 心灵的憩息地:汪国真的诗 108
第二节 都市形象的七巧板:小女人散文 113
第三节 消费性能指的格式塔:性文学和匪文学 117
第四节 边缘地带的价值世界:王朔和王小波 121
第五节 爱欲的私语:女性主义写作 128
第六节 意象的拼贴:晚生代小说 134
第七节 文学在商品化时代的身份护照 140
第七章 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 146
第一节 自在与自律:古代与近代的审美文化 146
第二节 自律与他律:近代与现代的审美文化 151
第三节 形式变革与社会变革:现代与后现代的审美文化 157
第四节 消解与重建:中国的后现代审美文化 162
第八章 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167
第一节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殊异 168
第二节 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三分天下 172
第三节 流行文化对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的扩张态势 182
第九章 审美文化的中西比较 187
第一节 中西方审美文化的比较背景 187
第二节 “载道之文”与“苦难之花” 194
第三节 “救救孩子!”与“上帝死了!” 199
第四节 “民族寓言”与“世俗人文主义” 208
第五节 小结 213
下篇 当代审美文化本体批判 219
第十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 221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现代科技的夹击 221
第二节 文化与人:从“我—你”关系到“我—它”关系 224
第三节 文化与社会:从争取自由到逃避自由 229
第四节 文化与自然:从和谐到冲突 233
第五节 哪里有危险,便在哪里得救 239
第十一章 作为消费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241
第一节 艺术家的角色地位 242
第二节 消费大众的文化话语权 244
第三节 文化产品的形象特征 246
第四节 文化传播媒介的感性取向 249
第五节 迎合消费大众的媚俗倾向 252
第六节 制造流行时尚的文化策略 255
第十二章 作为快餐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259
第一节 快速变化的时代 259
第二节 孤立的当下关怀 263
第三节 支离破碎的形象 266
第四节 “用完即扔”的明星 270
第五节 文化的合题 273
第十三章 作为广告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275
第一节 资本的转换:广告与文化的互动 275
第二节 欲望、习俗、观念:广告的文化功能 280
第三节 文化本位与金钱本位:文化的广告性与广告化 284
第十四章 作为都市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291
第一节 都市是什么 292
第二节 当代审美文化与都市生活 295
第三节 当代审美文化的都市心态 301
第四节 都市文化与交往的合理化 308
第十五章 作为青年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314
第一节 青年文化与青年心理 314
第二节 政治热情 316
第三节 反叛传统 322
第四节 性的骚动 327
第五节 与毒共舞 331
第六节 商与狂 336
第十六章 作为文化工业的当代审美文化 339
第一节 文化工业不同于大众文化 340
第二节 文化工业的强制性 343
第三节 文化工业与文化的蜕变 347
第四节 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 352
第十七章 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新概念 357
第一节 当代审美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教育 357
第二节 审美教育与价值观念的塑造 362
第三节 审美教育与人格境界的提高 365
第四节 审美教育与精神个性的发展 368
第五节 审美教育与趣味格调的陶养 371
参考文献 375
后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