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篇 13
第一章 故事与话语 13
第一节 故事与话语之分的优势 13
第二节 何时需要三分法? 16
第三节 故事与话语是否总是可以区分? 20
思考题和练习 32
第二章 情节结构 34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观 34
第二节 传统情节观 38
第三节 经典叙事学的情节观 42
思考题和练习 51
第三章 人物性质和塑造手法 52
第一节 “功能型”人物观 52
第二节 “心理型”人物观 53
第三节 直接塑造法与间接塑造法 59
思考题和练习 67
第四章 叙事交流 68
第一节 叙事交流模式 69
第二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70
第三节 叙述者与受述者 78
第四节 不可靠叙述 82
思考题和练习 86
第五章 叙述视角 88
第一节 视角研究的发展过程 88
第二节 叙述者与感知者 92
第三节 不同的视角模式 94
第四节 不同视角的实例分析 99
思考题和练习 111
第六章 叙事时间 112
第一节 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 113
第二节 时序 115
第三节 时距 118
第四节 频率 124
思考题和练习 126
第七章 叙事空间 127
第一节 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128
第二节 故事空间与视角 132
第三节 故事空间与情节 137
第四节 故事空间的阐释 140
思考题和练习 143
第八章 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功能 144
第一节 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分类 145
第二节 不同形式的不同审美功能 156
第三节 自由间接引语面面观 161
思考题和练习 167
下篇 171
第九章 修辞性叙事学 171
第一节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171
第二节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 178
第三节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 184
思考题和练习 193
第十章 女性主义叙事学 194
第一节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 195
第二节 与女性主义文评的差异 197
第三节 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 204
第四节 “话语”研究模式 208
思考题和练习 221
第十一章 认知叙事学 222
第一节 规约性语境与读者 223
第二节 普适认知模式 225
第三节 作为认知风格的叙事 231
第四节 认知地图与叙事空间的建构 240
第五节 三种方法并用 243
思考题和练习 245
第十二章 非文字媒介叙事 246
第一节 电影叙事 246
第二节 绘画叙事 252
第三节 戏剧叙事 257
思考题和练习 262
第十三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的互补性 263
第一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 263
第二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之源 267
第三节 跨越“话语”与“文体”的界限 268
第四节 跨学科实例分析 271
思考题和练习 276
引用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