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序 1
第一篇 应时而生(1953—1954) 2
第一章 教师进修学院的成立 2
第二章 中学师资培训的开端 4
第二篇 移址南宁(1955—1962) 8
第一章 在曲折中前进 8
第一节 学院的撤并与恢复 8
第二节 建院初期的党群工作 10
第三节 教职工队伍的初步建设 11
第二章 师资培训的恢复 14
第一节 中学教师脱产培训 14
第二节 举办速成师专班 16
第三节 师训在曲折中前进 19
第三章 教研的开展和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的起步 22
第一节 接收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教研工作的开展 22
第二节 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的起步 26
第四章 艰辛的后勤工作 27
第三篇 重整基业(1963—1965) 29
第一章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充实教职工队伍 29
第一节 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30
第二节 充实教职工队伍 32
第二章 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33
第一节 中学教师脱产培训 33
第二节 广播函授教育的起步 35
第三节 初办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班 37
第三章 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料编辑出版的发展 39
第一节 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及贯彻“两种教育制度”的探索 39
第二节 《教学参考资料》问世 41
第四章 办学设施的改善和校办产业的恢复 43
第四篇 “文革”十年(1966—1976) 46
第一章 机构和人员概况 46
第一节 “文革”期间的机构 46
第二节 第一届党委的诞生 49
第三节 “文革”中的教职工队伍 50
第二章 在艰难中坚持开展培训 52
第一节 校内师资培训班 53
第二节 校外师资培训班 59
第三节 恢复广播函授教育 60
第四节 举办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和干训部的成立 61
第三章 编写中小学教材 62
第四章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校办产业的发展 64
第五篇 拨乱反正(1977—1982) 68
第一章 机构的调整和领导班子概况 68
第二章 端正思想路线 落实党的政策 70
第一节 解放思想 肃清流毒 71
第二节 落实党的政策 73
第三章 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群团组织的重建 75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壮大 76
第二节 职称评定的恢复 78
第三节 工会的重建和新一届团委的成立 79
第四章 师资培训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80
第一节 举办疏通区编高中教材培训班 80
第二节 举办重点中学教师培训班 82
第三节 举办全国统编教材培训班 83
第四节 举办英语广播讲座和中师函授教育 89
第五节 干训工作的转折 90
第五章 科研、教研的恢复和发展 93
第一节 继续开展“以作文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93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读写训练实验教材和桂版初中语文实验课本的编写 96
第三节 六年制重点中学语文教材实验 98
第四节 高考质量分析 99
第六章 《教学参考资料》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99
第七章 基础设施的再次削弱和后勤工作的重新起步 102
第六篇 夯实基础(1983—1991) 107
第一章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107
第一节 整党整风和党内经常性教育 107
第二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10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搞好“两课”教育 113
第二章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机构改革 114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充实提高 115
第二节 机构的设置与初步改革 119
第三章 群团和学生工作日趋活跃 120
第一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 120
第二节 共青团与学生工作的新进展 123
第四章 师训步入发展新时期 126
第一节 继续开展非学历培训 126
第二节 办学重心的转移和高中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开展 129
第三节 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137
第四节 加强教学管理 144
第五章 干训的进展和新时期干训工作的开端 146
第六章 教育科学研究蓬勃发展 149
第一节 加强科研管理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150
第二节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151
第三节 中小学教学研究硕果累累 154
第四节 学报的创刊及学术交流 164
第七章 教学资料编辑出版蒸蒸日上 167
第八章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校办产业的探索 168
第一节 征用土地 扩大校园 169
第二节 配套建设 完善设施 171
第三节 图书馆建设初见成效 172
第四节 校办产业的探索 173
第七篇 跨越发展(1992—2003) 177
第一章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 177
第一节 第二次党员大会的召开 178
第二节 第三次党员大会的召开 179
第三节 “三严四自”与“三讲”教育活动 181
第四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83
第二章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187
第一节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 188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 190
第三节 扶贫支教 为革命老区建设做贡献 191
第三章 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 194
第一节 机构设置的变化 194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195
第四章 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197
第一节 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 198
第二节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202
第三节 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 205
第四节 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06
第五节 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 207
第六节 扩大对外交流 208
第七节 在教师中树立榜样 210
第五章 群团和学生工作开创新局面 212
第一节 工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12
第二节 共青团和学生工作翻开新的一页 215
第三节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 219
第六章 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作用 221
第七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步入轨道 222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筹备 223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试点 224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铺开 226
第四节 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 232
第八章 学历教育快速发展 235
第一节 扩大办学规模 提高办学效益 235
第二节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242
第三节 深化教学改革 245
第四节 加强教学管理 254
第五节 开辟新的办学渠道 探索计划外办学 255
第九章 干训步入规范化轨道 257
第一节 高完中校长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培训) 257
第二节 中学校长提高培训 260
第三节 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 261
第四节 对教育行政干部和培训基地负责人的培训 263
第五节 加强干训基地建设 264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继续稳步发展 268
第一节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268
第二节 科研成果的质量有所提高 270
第三节 中小学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277
第十一章 教学资料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290
第十二章 广西教育学会与学院的互动发展 293
第十三章 办学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和校办产业的起落 298
第一节 后勤机构和人员情况 298
第二节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99
第三节 绿化校园 美化环境 302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302
第五节 后勤改革迈出新步伐 303
第六节 图书馆建设迈上新台阶 304
第七节 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305
第八节 校办产业的起落 306
第八篇 系部简介(1953—2003) 309
中文系 309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312
外语系 314
政治经济系 316
教育管理系(教育行政干部培训部) 319
旅游与环境学系 322
现代教育技术系 324
艺术系 326
中小学教学研究部 327
杂志社 330
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332
广西教育学会 334
第九篇 人物简介 337
汤有雁 337
石兆棠 338
梁唐晋 339
吴青光 340
吴卓凡 341
王祥佑 341
陆觐彦 342
莫济杰 342
廖正城 343
陈素华 344
枚子君 344
廖兴森 345
黄焯 346
石震宇 346
覃维明 347
王世堪 347
杨鸿展 348
帅立世 349
朱叙培 349
张业敏 350
施修蓉 350
韦俊卿 351
潘运琛 351
梁淡之 352
周群 353
陈钊华 353
钟赛国 354
刘振娅 355
刘丕钰 355
邓国显 356
李晔 356
沈祥和 357
林红 358
丘贵明 358
苏剑芳 359
唐晓萍 359
陈洛 360
袁鼎生 361
梁球 362
谢佳能 362
徐巧英 363
章牧 363
徐书业 364
附录 365
附录一 大事记 365
附录二 学院历史沿革一览表 421
附录三 学院历任领导人 422
附录四 中层机构及负责人一览表 425
附录五 学院机构图 430
附录六 高级职称人员汇总表 431
附录七 专业设置、专业名称一览表 435
附录八 学历教育统计表 439
附录九 各年级分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 440
后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