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文化研究编 31
理学谵言 33
一、阐王 34
二、进朱 42
三、申论 53
理论之功用 58
评近人之文化研究 61
佛教研究编 65
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 67
南传《念安般经》译解 76
读慧皎《高僧传》札记 86
一、慧皎所据史料 86
二、竺法护卒于何地何年 92
三、僧伽提婆之毗昙学 92
四、鸠摩罗什年表 93
五、释道安与佛图澄 96
六、道安避乱之年 96
七、道安年表 97
八、释慧远年表 98
九、僧肇致刘遗民书 98
十、支昙谛 99
十一、佛图澄 99
十二、魏太武帝毁法 99
唐太宗与佛教 101
摄山之三论宗史略考 106
竺道生与涅槃学 116
一、大乘《涅槃经》之翻译 116
二、涅槃大本之传译 117
三、涅槃大本之修改 119
四、竺道生事迹 121
五、竺道生之著作 129
六、晋末宋初之研究涅槃者 131
七、顿悟渐悟之争 131
八、谢灵运事迹年表 134
九、存神之论 136
十、佛性常住之说 137
十一、竺道生佛性当有论 139
十二、法身无色义与应有缘义 146
十三、佛无净土义及善不受报义 147
十四、一阐提皆得成佛义 149
十五、顿渐分别之由来 151
十六、三乘与顿悟 152
十七、十地与顿悟 153
十八、竺道生顿悟与三乘十地 155
十九、竺道生之顿悟义 156
二十、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160
二十一、慧观渐悟义 162
二十二、宗炳主渐悟 165
二十三、竺道生之门下 166
二十四、刘虬述渐悟义 167
释法瑶 169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述略 176
本时代般若学之派别 177
竺法雅之格义 179
本无宗 181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183
本无异宗 189
支道林之即色义 190
于法开之识含宗 195
幻化宗 197
支敏度之心无义 197
缘会宗 200
总结 202
大林书评 204
序 204
评《考证法显传》 204
评日译《梁高僧传》 207
《唐贤首国师墨宝》跋 210
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跋 212
评《小乘佛教概论》 214
评《唐中期净土教》 215
中国佛史零篇 218
一、三国时之佛学 218
二、本末真俗与有无 225
三、五朝本末之争 227
四、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 230
五、竺道生顿悟义 232
六、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237
七、北朝东方佛法与经学 240
八、周颙三宗论 244
九、菩提达磨 252
《隋唐佛教史稿》绪言 259
汉唐佛学纲要 261
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284
甲 略述佛教“宗”之形成 284
乙 有哪些宗——史料中之疑问 291
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 298
甲 晋唐间流行的佛教经论的一些相关资料 298
乙 略论由学派到教派 307
丙 日本的一些资料 320
哲学编 327
释迦时代之外道 329
叔本华之天才主义 347
亚里士多德哲学大纲 350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大旨 350
第二章 事迹及著作 357
第三章 论理学 359
第四章 本质论 365
第五章 天然哲学 369
第六章 心理学 371
第七章 道德哲学 373
第八章 政治哲学 376
第九章 美术哲学 379
希腊之宗教 380
印度哲学之起源 399
《印度哲学史略》绪论 408
魏晋玄学编 413
玄学与中华佛学 415
一、玄 415
二、玄学之起源 416
三、佛教般若学 417
四、般若义 417
五、首楞严 419
六、《大明度无极经》中玄理 419
汤用彤学术年谱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