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1
一 商品经济大潮与通俗文化的挑战 2
二 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及经济地位 6
三 泛政治意识、革命崇拜以及平民文学的迷思 11
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 17
一 人文学者的失落感 18
二 三个时期三种研究心态 20
三 文化人与学院派 25
四 重建学术自信 30
学术史·知识分子&民族主义——与东京大学渡边浩教授对话 34
一 学术史 35
二 知识分子 41
三 民族主义 46
〔附录〕“民族主义”及其他——答吴晓东问 49
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 60
一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 62
二 关于“两种文化”的论争及其超越 64
三 网络时代的文化承传 70
四 答听众问 76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 84
一 问题的提出 85
二 学风的转变与文言的重现 89
三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推广 94
四 关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论争 98
五 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100
六 怎样看待文言之“模仿秀” 102
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 107
一 “学者在电视上露脸”能否“得分” 108
二 人文学者如何面对大众传媒 112
三 大众传媒能否赞助现代学术 117
四 在“拒绝”与“同化”之间 123
武侠小说与功夫电影 128
一 关于游侠的想象 128
二 武侠小说作为学术课题 130
三 从武侠小说到功夫电影 133
四 打斗场面与特技表演 135
怀念“小说的世纪”——《新小说》百年祭 138
一 “小说的世纪” 139
二 政治与文学的纠葛 141
三 漫无涯际的文类 151
四 “新世纪”的困惑 154
〔附录〕“文学”如何“教育” 158
“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 164
一 关于“学术文” 165
二 何谓“Seminar” 167
三 作为训练的“学术史” 170
四 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 171
五 学术文章的经营 175
〔附录一〕“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目录 177
〔附录二〕学术史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180
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 186
一 幽灵一般的“关键词” 186
二 《关键词》之进入中国 188
三 不同的工作目标 191
四 从“词汇的结构”到“观念的历史” 195
五 “新训诂学”与外来词研究 198
重建“文学史” 203
一 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204
二 可爱但又可疑的知识 206
三 知识、趣味与技能 208
四 以“阅读”为中心 210
五 “重写”抑或“重建” 211
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答《书城》记者问 214
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答《上海书评》记者问 230
校友与大学文化 238
学术随感录(续) 245
一 坦然面对新世纪 246
二 有感于“学术腐败” 247
三 谁来监督中国学界 249
四 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254
五 《读书》的文体 256
六 大学的“实”与“虚” 261
七 “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 262
八 怀念“小书” 264
九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268
十 “剑”是怎样“磨”成的 270
十一 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272
十二 请加入这道“风景” 278
十三 “博雅清谈”开场白 282
十四 “中国作家北大行”开场白 283
十五 “学术”谁来“评价” 286
索引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