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论平台:教例剖析和教案编制的归属参照 1
第一节 本书内容的归属参照及相关概念 1
一 关于语文课程内容 2
二 关于语文教材内容 4
三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 6
四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10
第二节 阅读教学现状描述 15
一 阅读教学现状:理念新、流派多、重形式、重应试 15
二 阅读教学出现的新问题 20
第三节 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33
一 教学目标和教学根据 34
二 选文类型与呈现方式 40
三 意义类型和阅读指向 48
四 文体形式与阅读取向 53
第二章 实践示范:古诗文优秀教例剖析 59
第一节 古代散文教例:《季氏将伐颛臾》 59
一 教例描述 59
二 点评与赏析 73
三 探讨与商榷 75
第二节 古代戏剧教例:《长亭送别》 77
一 教例描述 77
二 点评与赏析 88
三 探讨与商榷 90
第三节 古代诗歌教例:《琵琶行》 91
一 教例描述 91
二 点评与赏析 103
三 探讨与商榷 105
第四节 古代小说教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06
一 教例描述 106
二 点评与赏析 114
三 探讨与商榷 117
第五节 互动平台:研读《秋水》教例,分析点评得失 118
一 教例描述 118
二 点评提示 122
第三章 实践示范:现代文优秀教例剖析 123
第一节 现代散文教例:《灯》 123
一 教例描述 123
二 点评与赏析 134
三 探讨与商榷 136
第二节 现代戏剧教例:《雷雨》 137
一 教例描述 137
二 点评与赏析 149
三 探讨与商榷 152
第三节 现代小说教例:《祝福》 153
一 教例描述 153
二 点评与赏析 161
三 探讨与商榷 166
第四节 现代诗歌教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67
一 教例描述 167
二 点评与赏析 177
三 探讨与商榷 180
第五节 现代实用文教例:《〈呐喊〉自序》 181
一 教例描述 181
二 点评与赏析 188
三 探讨与商榷 190
第六节 互动平台:研读《人生的境界》教例,分析点评得失 191
一 教例描述 191
二点评提示 194
第四章 走向成功:普通教案或教例的提升 196
第一节 古代散文教案描述及提升建议 196
一 原始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196
二 提升建议 199
三 提升结果 201
第二节 古代韵文教案描述及提升建议 205
一 原始教案《兵车行》 205
二 提升建议 208
三 提升结果 210
第三节 现代文学作品教案描述及提升建议 216
一 原始教案:《变形记》 216
二 提升建议 220
三 提升结果 222
第四节 现代实用性作品教案描述及提升建议 231
一 原始教案:《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231
二 提升建议 235
三 提升结果 237
第五节 互动平台:研读《我与地坛》教案,分析点评得失 242
一 教案描述 242
二 点评提示 247
第五章 过程展示:成功教案的创生 248
第一节 成功要素之一:教师首先是一个研究者——《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创生过程描述 248
一 设想与思考 248
二 展示或实录 251
三 回顾与反思 257
第二节 成功要素之二:思维是最美的花朵——《卖油翁》教案创生过程描述 259
一 设想与思考 259
二 展示或实录 261
三 回顾与反思 266
第三节 成功要素之三:创新是教案的灵魂——《项链》教案创生过程描述 268
一 设想与思考 268
二 展示或实录 270
三 回顾与反思 278
第四节 成功要素之四:内外沟通,大而化之——《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创生过程描述 280
一 设想与思考 280
二 展示或实录 282
三 回顾与反思 287
第五节 互动平台:研读《咬文嚼字》教案,分析点评得失 288
一 教案描述 288
二 点评提示 291
第六章 备课指要:教案编制方法论 292
第一节 标新立异二月花:教案编制的本质和教学目标的确定 292
一 教案编制的本质 292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296
第二节 吹尽黄沙始见金: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创生 299
一 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299
二 处理好“取”和“舍”的关系 300
三 处理好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304
四 处理好“落实”和“迁移”的关系 305
第三节 起承转合有法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整合 310
一 关于教学的整体思路 310
二 关于开局和收束 312
三 关于节奏和高潮 317
第四节 高屋建瓴揽全局:整体设计的总体思路 319
一 由点及面扣标题 319
二 顺藤摸瓜理线索 320
三 切中肯綮抓联系 321
四 多向比较察演变 323
五 片言居要展思路 324
六 攻其一处破重点 325
七 另辟蹊径善转换 326
八 总揽提要巧概括 327
九 听君新翻杨柳枝 328
第五节 精雕细刻见匠心:处理局部内容的几种思路 329
一 探究和质疑 330
二 印证和旁逸 332
三 演示和比较 334
四 层进和辩证 336
五 辐射和迁移 338
六 诗化和造境 341
第六节 互动平台:研读《荷花淀》教案,分析点评得失 344
一 教例描述 344
二点评提示 350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