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安宁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24539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中医药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教材内容在高职高专特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围绕学生掌握、熟悉、了解的教学要求,设定教材内容。一版教材出版后使用五年,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

绪论 1

上篇 经络腧穴 5

第一章 经络总论 5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5

一、十二经脉 5

二、奇经八脉 7

三、十五络脉 8

四、十二经别 8

五、十二经筋 8

六、十二皮部 8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9

一、经络的作用 9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9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1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 11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11

一、十四经穴 12

二、经外奇穴 12

三、阿是穴 12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12

一、自然类 12

二、物象类 13

三、人体类 13

第四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 13

一、近治作用 13

二、远治作用 13

三、特殊作用 14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14

一、分经主治规律 14

二、分部主治规律 15

第六节 特定穴 16

一、五输穴 16

二、原穴、络穴 16

三、俞穴、募穴 17

四、郄穴 17

五、下合穴 17

六、八会穴 17

七、八脉交会穴 17

八、交会穴 17

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8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8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18

三、指寸定位法 20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22

第一节 任脉、督脉 22

一、任脉 22

1.会阴 23

2.曲骨 23

3.中极 23

4.关元 24

5.石门 24

6.气海 24

7.阴交 25

8.神阙 25

9.水分 25

10.下脘 26

11.建里 26

12.中脘 26

13.上脘 26

14.巨阙 26

15.鸠尾 27

16.中庭 27

17.膻中 27

18.玉堂 27

19.紫宫 27

20.华盖 27

21.璇玑 28

22.天突 28

23.廉泉 28

24.承浆 28

二、督脉 29

1.长强 30

2.腰俞 30

3.腰阳关 30

4.命门 30

5.悬枢 31

6.脊中 31

7.中枢 31

8.筋缩 32

9.至阳 32

10.灵台 32

11.神道 32

12.身柱 32

13.陶道 32

14.大椎 32

15.哑门 33

16.风府 34

17.脑户 34

18.强间 34

19.后顶 34

20.百会 34

21.前顶 35

22.囟会 35

23.上星 35

24.神庭 35

25.素髎 35

26.水沟 35

27.兑端 36

28.龈交 36

附:冲、带、维、跷脉主治要点和交会穴表 37

第二节 手三阴经 37

一、手太阴肺经 37

1.中府 38

2.云门 39

3.天府 39

4.侠白 39

5.尺泽 39

6.孔最 39

7.列缺 40

8.经渠 40

9.太渊 40

10.鱼际 41

11.少商 41

二、手少阴心经 41

1.极泉 42

2.青灵 43

3.少海 43

4.灵道 43

5.通里 44

6.阴郄 44

7.神门 44

8.少府 44

9.少冲 45

三、手厥阴心包经 45

1.天池 46

2.天泉 46

3.曲泽 46

4.郄门 47

5.间使 47

6.内关 47

7.大陵 48

8.劳宫 48

9.中冲 48

第三节 手三阳经 50

一、手明明大肠经 50

1.商阳 51

2.二间 51

3.三间 51

4.合谷 51

5.阳溪 52

6.偏历 52

7.温溜 52

8.下廉 52

9.上廉 52

10.手三里 53

11.曲池 53

12.肘髎 53

13.手五里 54

14.臂臑 54

15.肩髃 54

16.巨骨 54

17.天鼎 54

18.扶突 54

19.口禾髎 55

20.迎香 55

二、手太阳小肠经 55

1.少泽 56

2.前谷 57

3.后溪 57

4.腕骨 58

5.阳谷 58

6.养老 58

7.支正 58

8.小海 58

9.肩贞 58

10.臑俞 58

11.天宗 59

12.秉风 59

13.曲垣 59

14.肩外俞 59

15.肩中俞 59

16.天窗 59

17.天容 60

18.颧髎 60

19.听宫 60

三、手少阳三焦经 60

1.关冲 61

2.液门 62

3.中渚 62

4.阳池 62

5.外关 62

6.支沟 63

7.会宗 63

8.三阳络 63

9.四渎 63

10.天井 63

11.清冷渊 63

12.消泺 63

13.臑会 64

14.肩髎 64

15.天髎 64

16.天牖 64

17.翳风 64

18.瘈脉 65

19.颅息 65

20.角孙 65

21.耳门 65

22.耳和髎 65

23.丝竹空 66

第四节 足三阳经 67

一、足阳明胃经 67

1.承泣 68

2.四白 69

3.巨髎 69

4.地仓 69

5.大迎 69

6.颊车 69

7.下关 70

8.头维 70

9.人迎 70

10.水突 70

11.气舍 70

12.缺盆 70

13.气户 71

14.库房 71

15.屋翳 71

16.膺窗 71

17.乳中 71

18.乳根 71

19.不容 71

20.承满 72

21.梁门 72

22.关门 72

23.太乙 72

24.滑肉门 73

25.天枢 73

26.外陵 73

27.大巨 73

28.水道 73

29.归来 73

30.气冲 73

31.髀关 73

32.伏兔 74

33.阴市 74

34.梁丘 74

35.犊鼻 74

36.足三里 74

37.上巨虚 74

38.条口 75

39.下巨虚 75

40.丰隆 75

41.解溪 76

42.冲阳 76

43.陷谷 76

44.内庭 76

45.厉兑 76

二、足太阳膀胱经 76

1.睛明 78

2.攒竹 78

3.眉冲 78

4.曲差 78

5.五处 78

6.承光 79

7.通天 79

8.络却 79

9.玉枕 79

10.天柱 79

11.大杼 79

12.风门 79

13.肺俞 80

14.厥阴俞 80

15.心俞 81

16.督俞 81

17.膈俞 81

18.肝俞 81

19.胆俞 81

20.脾俞 81

21.胃俞 82

22.三焦俞 82

23.肾俞 82

24.气海俞 82

25.大肠俞 82

26.关元俞 82

27.小肠俞 83

28.膀胱俞 83

29.中膂俞 83

30.白环俞 83

31.上髎 83

32.次髎 83

33.中髎 83

34.下髎 84

35.会阳 84

36.承扶 84

37.殷门 84

38.浮郄 84

39.委阳 84

40.委中 84

41.附分 85

42.魄户 85

43.膏肓 85

44.神堂 85

45.譩譆 85

46.膈关 85

47.魂门 85

48.阳纲 86

49.意舍 86

50.胃仓 86

51.肓门 86

52.志室 86

53.胞肓 86

54.秩边 86

55.合阳 86

56.承筋 87

57.承山 87

58.飞扬 87

59.跗阳 87

60.昆仑 87

61.仆参 87

62.申脉 88

63.金门 88

64.京骨 88

65.束骨 88

66.足通谷 88

67.至阴 88

三、足少阳胆经 88

1.瞳子髎 90

2.听会 90

3.上关 90

4.颔厌 90

5.悬颅 90

6.悬厘 90

7.曲鬓 91

8.率谷 91

9.天冲 91

10.浮白 91

11.头窍阴 91

12.完骨 91

13.本神 91

14.阳白 91

15.头临泣 92

16.目窗 92

17.正营 92

18.承灵 92

19.脑空 92

20.风池 92

21.肩井 93

22.渊腋 93

23.辄筋 93

24.日月 93

25.京门 93

26.带脉 93

27.五枢 94

28.维道 94

29.居髎 94

30.环跳 94

31.风市 95

32.中渎 95

33.膝阳关 95

34.阳陵泉 95

35.阳交 95

36.外丘 96

37.光明 96

38.阳辅 96

39.悬钟 96

40.丘墟 96

41.足临泣 96

42.地五会 96

43.侠溪 97

44.足窍阴 97

第五节 足三阴经 99

一、足太阴脾经 99

1.隐白 100

2.大都 100

3.太白 100

4.公孙 100

5.商丘 101

6.三阴交 101

7.漏谷 101

8.地机 101

9.阴陵泉 101

10.血海 102

11.箕门 102

12.冲门 102

13.府舍 102

14.腹结 102

15.大横 102

16.腹哀 103

17.食窦 103

18.天溪 103

19.胸乡 103

20.周荣 103

21.大包 103

二、足少阴肾经 103

1.涌泉 104

2.然谷 105

3.太溪 105

4.大钟 105

5.水泉 105

6.照海 105

7.复溜 106

8.交信 106

9.筑宾 106

10.阴谷 106

11.横骨 106

12.大赫 107

13.气穴 107

14.四满 107

15.中注 107

16.肓俞 107

17.商曲 107

18.石关 107

19.阴都 108

20.腹通谷 108

21.幽门 108

22.步廊 108

23.神封 108

24.灵墟 108

25.神藏 108

26.彧中 108

27.俞府 108

三、足厥阴肝经 109

1.大敦 110

2.行间 110

3.太冲 110

4.中封 111

5.蠡沟 111

6.中都 111

7.膝关 111

8.曲泉 111

9.阴包 111

10.足五里 112

11.阴廉 112

12.急脉 112

13.章门 112

14.期门 113

第六节 常用奇穴 114

一、头颈部穴 114

1.四神聪 114

2.当阳 115

3.印堂 115

4.鱼腰 115

5.太阳 115

6.耳尖 115

7.球后 115

8.上迎香 116

9.内迎香 116

10.聚泉 116

11.海泉 116

12.金津、玉液 116

13.翳明 116

14.颈百劳 116

二、胸腹部穴 117

子宫 117

三、背部穴 118

1.定喘 118

2.夹脊 118

3.胃院下俞 118

4.痞根 118

5.下极俞 118

6.腰眼 118

7.十七椎 120

8.腰奇 120

四、上肢部穴 120

1.肘尖 120

2.二白 120

3.中泉 120

4.中魁 120

5.大骨空 120

6.小骨空 121

7.腰痛点 121

8.外劳宫 121

9.八邪 121

10.四缝 121

11.十宣 122

五、下肢部穴 122

1.髋骨 122

2.鹤顶 122

3.百虫窝 123

4.膝眼 123

5.胆囊 123

6.阑尾 123

7.内踝尖 123

8.外踝尖 123

9.八风 123

10.独阴 123

11.气端 124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 125

第四章 刺灸方法 125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25

一、毫针的结构、规格与检修、保藏 125

二、针刺练习 126

三、针刺前的准备 127

四、毫针刺法 129

五、行针 132

六、得气 134

七、针刺补泻 135

八、留针法 136

九、出针法 136

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36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 139

第二节 灸法 140

一、灸法的作用 140

二、灸法的种类 140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145

第三节 拔罐法 146

一、罐的种类 146

二、操作方法 146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148

四、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148

第四节 其他针法 149

一、三棱针法 149

二、皮肤针法 151

三、皮内针法 152

四、电针法 153

五、穴位注射法 154

附:割治法、埋线法 155

第五章 耳针、头针 157

第一节 耳针 157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57

二、耳廓表面解剖 157

三、耳穴的分布 158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59

五、耳穴的探查 167

六、选穴原则 167

七、操作方法 167

八、注意事项 168

第二节 头针 169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69

二、头针的适应证 171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172

四、头针的注意事项 172

下篇 针灸治疗 173

第六章 治疗总论 173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173

一、疏通经络 173

二、扶正祛邪 173

三、调和阴阳 174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174

一、补虚与泻实 174

二、清热与温寒 175

三、标本缓急 175

四、三因制宜 176

第三节 针灸辨证方法 176

一、八纲辨证 177

二、经络辨证 177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179

一、选穴原则 180

二、配穴方法 180

三、针灸处方的组成 181

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82

一、五输穴 182

二、原穴与络穴 184

三、俞穴与募穴 185

四、郄穴 186

五、八脉交会穴 186

六、八会穴 187

七、下合穴 187

第七章 治疗各论 189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89

一、中风 189

二、眩晕 191

三、头痛 192

四、面瘫 195

五、腰痛 195

六、胁痛 196

七、痹证 197

八、痿证 199

九、痫病 200

十、癫狂 201

十一、不寐 202

十二、脏躁 202

十三、惊悸、怔忡 203

十四、感冒 204

十五、咳嗽 205

十六、哮喘 206

十七、疟疾 207

十八、呕吐 208

十九、胃痛 209

二十、黄疸 210

二十一、泄泻 211

二十二、便秘 212

二十三、脱肛 213

二十四、癃闭 214

二十五、遗精 215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216

一、月经不调 216

二、痛经 218

三、经闭 219

四、崩漏 220

五、胎位不正 222

六、滞产 222

七、产后缺乳 223

八、阴挺 224

九、遗尿 225

十、小儿惊风 226

十一、疳积 227

十二、小儿食积 228

十三、小儿脑性瘫痪 228

第三节 皮外科病证 229

一、风疹 229

二、痄腮 232

三、乳痈 233

四、乳癖 234

五、肠痈 235

六、痔疮 236

七、疝气 237

八、扭伤 238

九、肘劳 240

十、腱鞘囊肿 240

十一、蛇丹 241

十二、扁平疣 242

十三、牛皮癣 243

十四、痤疮 244

十五、斑秃 245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246

一、目赤肿痛 246

二、麦粒肿 247

三、近视 248

四、耳鸣耳聋 249

五、鼻渊 250

六、牙痛 251

七、咽喉肿痛 252

第五节 急症 253

一、高热 253

二、厥证 254

三、脱证 255

四、痉证 255

第六节 其他 256

一、减肥 256

二、戒烟 257

三、美容 258

四、针灸保健 260

附录一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261

附录二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266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270

附录四 《针灸学》教学大纲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