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安宁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24539
- 页数:279 页
绪论 1
上篇 经络腧穴 5
第一章 经络总论 5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5
一、十二经脉 5
二、奇经八脉 7
三、十五络脉 8
四、十二经别 8
五、十二经筋 8
六、十二皮部 8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9
一、经络的作用 9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9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1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 11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11
一、十四经穴 12
二、经外奇穴 12
三、阿是穴 12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12
一、自然类 12
二、物象类 13
三、人体类 13
第四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 13
一、近治作用 13
二、远治作用 13
三、特殊作用 14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14
一、分经主治规律 14
二、分部主治规律 15
第六节 特定穴 16
一、五输穴 16
二、原穴、络穴 16
三、俞穴、募穴 17
四、郄穴 17
五、下合穴 17
六、八会穴 17
七、八脉交会穴 17
八、交会穴 17
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8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8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18
三、指寸定位法 20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22
第一节 任脉、督脉 22
一、任脉 22
1.会阴 23
2.曲骨 23
3.中极 23
4.关元 24
5.石门 24
6.气海 24
7.阴交 25
8.神阙 25
9.水分 25
10.下脘 26
11.建里 26
12.中脘 26
13.上脘 26
14.巨阙 26
15.鸠尾 27
16.中庭 27
17.膻中 27
18.玉堂 27
19.紫宫 27
20.华盖 27
21.璇玑 28
22.天突 28
23.廉泉 28
24.承浆 28
二、督脉 29
1.长强 30
2.腰俞 30
3.腰阳关 30
4.命门 30
5.悬枢 31
6.脊中 31
7.中枢 31
8.筋缩 32
9.至阳 32
10.灵台 32
11.神道 32
12.身柱 32
13.陶道 32
14.大椎 32
15.哑门 33
16.风府 34
17.脑户 34
18.强间 34
19.后顶 34
20.百会 34
21.前顶 35
22.囟会 35
23.上星 35
24.神庭 35
25.素髎 35
26.水沟 35
27.兑端 36
28.龈交 36
附:冲、带、维、跷脉主治要点和交会穴表 37
第二节 手三阴经 37
一、手太阴肺经 37
1.中府 38
2.云门 39
3.天府 39
4.侠白 39
5.尺泽 39
6.孔最 39
7.列缺 40
8.经渠 40
9.太渊 40
10.鱼际 41
11.少商 41
二、手少阴心经 41
1.极泉 42
2.青灵 43
3.少海 43
4.灵道 43
5.通里 44
6.阴郄 44
7.神门 44
8.少府 44
9.少冲 45
三、手厥阴心包经 45
1.天池 46
2.天泉 46
3.曲泽 46
4.郄门 47
5.间使 47
6.内关 47
7.大陵 48
8.劳宫 48
9.中冲 48
第三节 手三阳经 50
一、手明明大肠经 50
1.商阳 51
2.二间 51
3.三间 51
4.合谷 51
5.阳溪 52
6.偏历 52
7.温溜 52
8.下廉 52
9.上廉 52
10.手三里 53
11.曲池 53
12.肘髎 53
13.手五里 54
14.臂臑 54
15.肩髃 54
16.巨骨 54
17.天鼎 54
18.扶突 54
19.口禾髎 55
20.迎香 55
二、手太阳小肠经 55
1.少泽 56
2.前谷 57
3.后溪 57
4.腕骨 58
5.阳谷 58
6.养老 58
7.支正 58
8.小海 58
9.肩贞 58
10.臑俞 58
11.天宗 59
12.秉风 59
13.曲垣 59
14.肩外俞 59
15.肩中俞 59
16.天窗 59
17.天容 60
18.颧髎 60
19.听宫 60
三、手少阳三焦经 60
1.关冲 61
2.液门 62
3.中渚 62
4.阳池 62
5.外关 62
6.支沟 63
7.会宗 63
8.三阳络 63
9.四渎 63
10.天井 63
11.清冷渊 63
12.消泺 63
13.臑会 64
14.肩髎 64
15.天髎 64
16.天牖 64
17.翳风 64
18.瘈脉 65
19.颅息 65
20.角孙 65
21.耳门 65
22.耳和髎 65
23.丝竹空 66
第四节 足三阳经 67
一、足阳明胃经 67
1.承泣 68
2.四白 69
3.巨髎 69
4.地仓 69
5.大迎 69
6.颊车 69
7.下关 70
8.头维 70
9.人迎 70
10.水突 70
11.气舍 70
12.缺盆 70
13.气户 71
14.库房 71
15.屋翳 71
16.膺窗 71
17.乳中 71
18.乳根 71
19.不容 71
20.承满 72
21.梁门 72
22.关门 72
23.太乙 72
24.滑肉门 73
25.天枢 73
26.外陵 73
27.大巨 73
28.水道 73
29.归来 73
30.气冲 73
31.髀关 73
32.伏兔 74
33.阴市 74
34.梁丘 74
35.犊鼻 74
36.足三里 74
37.上巨虚 74
38.条口 75
39.下巨虚 75
40.丰隆 75
41.解溪 76
42.冲阳 76
43.陷谷 76
44.内庭 76
45.厉兑 76
二、足太阳膀胱经 76
1.睛明 78
2.攒竹 78
3.眉冲 78
4.曲差 78
5.五处 78
6.承光 79
7.通天 79
8.络却 79
9.玉枕 79
10.天柱 79
11.大杼 79
12.风门 79
13.肺俞 80
14.厥阴俞 80
15.心俞 81
16.督俞 81
17.膈俞 81
18.肝俞 81
19.胆俞 81
20.脾俞 81
21.胃俞 82
22.三焦俞 82
23.肾俞 82
24.气海俞 82
25.大肠俞 82
26.关元俞 82
27.小肠俞 83
28.膀胱俞 83
29.中膂俞 83
30.白环俞 83
31.上髎 83
32.次髎 83
33.中髎 83
34.下髎 84
35.会阳 84
36.承扶 84
37.殷门 84
38.浮郄 84
39.委阳 84
40.委中 84
41.附分 85
42.魄户 85
43.膏肓 85
44.神堂 85
45.譩譆 85
46.膈关 85
47.魂门 85
48.阳纲 86
49.意舍 86
50.胃仓 86
51.肓门 86
52.志室 86
53.胞肓 86
54.秩边 86
55.合阳 86
56.承筋 87
57.承山 87
58.飞扬 87
59.跗阳 87
60.昆仑 87
61.仆参 87
62.申脉 88
63.金门 88
64.京骨 88
65.束骨 88
66.足通谷 88
67.至阴 88
三、足少阳胆经 88
1.瞳子髎 90
2.听会 90
3.上关 90
4.颔厌 90
5.悬颅 90
6.悬厘 90
7.曲鬓 91
8.率谷 91
9.天冲 91
10.浮白 91
11.头窍阴 91
12.完骨 91
13.本神 91
14.阳白 91
15.头临泣 92
16.目窗 92
17.正营 92
18.承灵 92
19.脑空 92
20.风池 92
21.肩井 93
22.渊腋 93
23.辄筋 93
24.日月 93
25.京门 93
26.带脉 93
27.五枢 94
28.维道 94
29.居髎 94
30.环跳 94
31.风市 95
32.中渎 95
33.膝阳关 95
34.阳陵泉 95
35.阳交 95
36.外丘 96
37.光明 96
38.阳辅 96
39.悬钟 96
40.丘墟 96
41.足临泣 96
42.地五会 96
43.侠溪 97
44.足窍阴 97
第五节 足三阴经 99
一、足太阴脾经 99
1.隐白 100
2.大都 100
3.太白 100
4.公孙 100
5.商丘 101
6.三阴交 101
7.漏谷 101
8.地机 101
9.阴陵泉 101
10.血海 102
11.箕门 102
12.冲门 102
13.府舍 102
14.腹结 102
15.大横 102
16.腹哀 103
17.食窦 103
18.天溪 103
19.胸乡 103
20.周荣 103
21.大包 103
二、足少阴肾经 103
1.涌泉 104
2.然谷 105
3.太溪 105
4.大钟 105
5.水泉 105
6.照海 105
7.复溜 106
8.交信 106
9.筑宾 106
10.阴谷 106
11.横骨 106
12.大赫 107
13.气穴 107
14.四满 107
15.中注 107
16.肓俞 107
17.商曲 107
18.石关 107
19.阴都 108
20.腹通谷 108
21.幽门 108
22.步廊 108
23.神封 108
24.灵墟 108
25.神藏 108
26.彧中 108
27.俞府 108
三、足厥阴肝经 109
1.大敦 110
2.行间 110
3.太冲 110
4.中封 111
5.蠡沟 111
6.中都 111
7.膝关 111
8.曲泉 111
9.阴包 111
10.足五里 112
11.阴廉 112
12.急脉 112
13.章门 112
14.期门 113
第六节 常用奇穴 114
一、头颈部穴 114
1.四神聪 114
2.当阳 115
3.印堂 115
4.鱼腰 115
5.太阳 115
6.耳尖 115
7.球后 115
8.上迎香 116
9.内迎香 116
10.聚泉 116
11.海泉 116
12.金津、玉液 116
13.翳明 116
14.颈百劳 116
二、胸腹部穴 117
子宫 117
三、背部穴 118
1.定喘 118
2.夹脊 118
3.胃院下俞 118
4.痞根 118
5.下极俞 118
6.腰眼 118
7.十七椎 120
8.腰奇 120
四、上肢部穴 120
1.肘尖 120
2.二白 120
3.中泉 120
4.中魁 120
5.大骨空 120
6.小骨空 121
7.腰痛点 121
8.外劳宫 121
9.八邪 121
10.四缝 121
11.十宣 122
五、下肢部穴 122
1.髋骨 122
2.鹤顶 122
3.百虫窝 123
4.膝眼 123
5.胆囊 123
6.阑尾 123
7.内踝尖 123
8.外踝尖 123
9.八风 123
10.独阴 123
11.气端 124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 125
第四章 刺灸方法 125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25
一、毫针的结构、规格与检修、保藏 125
二、针刺练习 126
三、针刺前的准备 127
四、毫针刺法 129
五、行针 132
六、得气 134
七、针刺补泻 135
八、留针法 136
九、出针法 136
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36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 139
第二节 灸法 140
一、灸法的作用 140
二、灸法的种类 140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145
第三节 拔罐法 146
一、罐的种类 146
二、操作方法 146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148
四、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148
第四节 其他针法 149
一、三棱针法 149
二、皮肤针法 151
三、皮内针法 152
四、电针法 153
五、穴位注射法 154
附:割治法、埋线法 155
第五章 耳针、头针 157
第一节 耳针 157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57
二、耳廓表面解剖 157
三、耳穴的分布 158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59
五、耳穴的探查 167
六、选穴原则 167
七、操作方法 167
八、注意事项 168
第二节 头针 169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69
二、头针的适应证 171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172
四、头针的注意事项 172
下篇 针灸治疗 173
第六章 治疗总论 173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173
一、疏通经络 173
二、扶正祛邪 173
三、调和阴阳 174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174
一、补虚与泻实 174
二、清热与温寒 175
三、标本缓急 175
四、三因制宜 176
第三节 针灸辨证方法 176
一、八纲辨证 177
二、经络辨证 177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179
一、选穴原则 180
二、配穴方法 180
三、针灸处方的组成 181
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82
一、五输穴 182
二、原穴与络穴 184
三、俞穴与募穴 185
四、郄穴 186
五、八脉交会穴 186
六、八会穴 187
七、下合穴 187
第七章 治疗各论 189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89
一、中风 189
二、眩晕 191
三、头痛 192
四、面瘫 195
五、腰痛 195
六、胁痛 196
七、痹证 197
八、痿证 199
九、痫病 200
十、癫狂 201
十一、不寐 202
十二、脏躁 202
十三、惊悸、怔忡 203
十四、感冒 204
十五、咳嗽 205
十六、哮喘 206
十七、疟疾 207
十八、呕吐 208
十九、胃痛 209
二十、黄疸 210
二十一、泄泻 211
二十二、便秘 212
二十三、脱肛 213
二十四、癃闭 214
二十五、遗精 215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216
一、月经不调 216
二、痛经 218
三、经闭 219
四、崩漏 220
五、胎位不正 222
六、滞产 222
七、产后缺乳 223
八、阴挺 224
九、遗尿 225
十、小儿惊风 226
十一、疳积 227
十二、小儿食积 228
十三、小儿脑性瘫痪 228
第三节 皮外科病证 229
一、风疹 229
二、痄腮 232
三、乳痈 233
四、乳癖 234
五、肠痈 235
六、痔疮 236
七、疝气 237
八、扭伤 238
九、肘劳 240
十、腱鞘囊肿 240
十一、蛇丹 241
十二、扁平疣 242
十三、牛皮癣 243
十四、痤疮 244
十五、斑秃 245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246
一、目赤肿痛 246
二、麦粒肿 247
三、近视 248
四、耳鸣耳聋 249
五、鼻渊 250
六、牙痛 251
七、咽喉肿痛 252
第五节 急症 253
一、高热 253
二、厥证 254
三、脱证 255
四、痉证 255
第六节 其他 256
一、减肥 256
二、戒烟 257
三、美容 258
四、针灸保健 260
附录一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261
附录二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266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270
附录四 《针灸学》教学大纲 271
- 《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睢明河主编 2018
- 《最新国家标准 针灸穴位使用详解 第2版》睢明河 2018
-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赵吉平,李瑛主编;常小荣,倪光夏,崔瑾等副主编 2016
- 《针灸独特疗法聚英》吴耀持 2018
- 《针灸人生》刘敏勇主编 2018
- 《针灸特色疗法学》严兴科,赵中亭主编 2018
-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陈章妹,张琪,张建明主编 2018
- 《春华秋实 50载针灸研究征程中的苦与乐》韩济生,万有主编 2018
- 《结构针灸刺法经验》关玲主编;杜金龙,于洋,高志雄副主编 2017
- 《针灸推拿与护理 中医特色 第2版》刘明军编 2017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