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合资前传(1978年—1985年)第一章 开拓 2
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听说joint venture 2
第一部外资法的诞生 4
美国人来到了北京 6
找一台英文打字机都很困难 8
马拉松式的谈判 9
第一次提出“以市场换技术” 11
要合资先分家 12
绕不过去的阶段 13
第二章 上海大众诞生 14
“凤凰”牌和老“上海” 14
让人怦然心动的机会 15
双方都知道大量组装不可行 17
大众需要在亚洲建立生产基地 19
中途险些下马 20
饶斌苦口婆心做工作 22
《合资法》出台 24
第三章 寻找新结合点 28
奥迪结缘长春 28
北京与通用的大项目无疾而终 29
奔驰也来蹚过路 31
雪铁龙来得太早了 32
平民轿车夏利 33
“那只流产的熊猫” 36
第四章 政策变迁 40
十堰会议 41
中日专家把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 44
国家确定发展轿车工业的“三大三小” 45
2000年李刚和陈祖涛上书 49
“九五规划” 52
第二篇 漫长的磨合期(1985年—1998年)第一章 吉普风波 56
合资的观念冲突 56
联合开发搁浅 58
山雨欲来 59
外汇危机 60
惊动最高层的谈判 63
艰难的国产化 65
AMC被吃掉 66
第二章 为国产化脱了一层皮 68
痛苦的现实 68
喇叭的争议 70
20年后大众才有机会澄清 75
国产化不搞“瓜莱代” 76
点将陆吉安 80
向耿昭杰要人 82
方宏之死 83
第三章 广州标致的悲剧 84
叶选平申请广州皮卡项目 84
黄金时期 85
险象环生 86
法国人动摇了 89
广标失败的十大原因 90
终结广标 92
“1法郎”转让 93
第四章 雪铁龙联姻二汽 95
轿车工业第一个国务院文件 95
神龙定厂址 96
代总经理人间“蒸发” 98
弗尔茨走马上任 99
笃思慎行的刘卫东 100
标致重返中国 102
弗尔茨金盆洗手 102
新任总裁斯特雷夫 103
成立开发中心 104
PSA非常重视中国 105
第五章 一汽和大众的机遇 107
一汽心中埋着上轿车的愿望 107
一万亩地 108
中央确定轿车“三大” 109
大众敏感嗅出机会 110
赶在一汽与克莱斯勒签约前几分钟 111
历史的巧合 113
钓鱼比赛 116
一汽与奥迪相见恨晚 118
磨合期 119
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 120
捷达改型 121
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122
营销变革 123
第六章 东南汽车 125
福建搞汽车的最后一次努力 125
裕隆汽车“铁娘子”吴舜文 126
开创福建轿车生产 128
搭建更大的合作平台 129
第三篇 疾风骤雨的发展(1998年—2008年)第一章 通用在中国瓜熟蒂落 132
通用在中国的不懈探索 132
斯万多、杨雪兰 133
通用和福特的较量 135
低调的“浦东轿车项目组” 137
提前签约 138
通用继续在中国探索 139
一号工程 141
以合资企业利益为重 142
通用的哲学 143
墨菲辞职 145
通用中国的战略不变 148
第二章 广州本田的成功 149
保留户口的努力 149
为什么选择本田 151
广州的想法太丰富了 152
欧宝功败垂成 154
借东风 156
最后的突破 158
门胁轰二 161
改造旧厂 162
4S销售店 164
树立价格标杆 165
第一个合资研发中心 166
广本为什么成功 167
本田在中国重演历史 169
从小起步,向大发展 170
从中国出口汽车 171
第三章 迟到的丰田 173
丰田在中国是机遇问题 173
丰田与上海的恩怨 175
“三级跳”战略 177
贸易争端有人欢喜有人忧 178
通过天津和一汽握手 179
与广汽合资 181
丰田销售 182
回归原点 184
第四章 现代突击中国 187
北京现代速度 187
共同的目标 190
把戏唱好 192
现代全球新蓝图 195
第五章 东风日产的创举 198
并非“白纸”的东风 198
项目越谈越大 199
艰难的谈判 200
管理权:派驻员制度 203
惊世之笔 203
政府下了最大的决心 204
裕隆迷局 205
选派人员的标准 207
中期计划——23计划 208
第六章 菲亚特在中国离婚 210
菲亚特迭遭变故 210
马尔乔内临危受命 211
南京和菲亚特的龃龉 212
菲亚特梦断南京 218
菲亚特扎营湖南 219
第七章 福特在中国的长征 221
尹家绪扩张的第一步 221
兔子的故事 223
莫道君行早 224
长安控股江铃 226
马自达入股 227
在中国加速 228
人事巨变 230
中国业务调整将提速 231
第八章 难以奔驰 232
一场空欢喜 232
没有在中国找到北 233
奔驰全球战略的破灭 234
奔驰在中国生产轿车 236
第四篇 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 242
第一章 长安汽车十年跻身全国“四大” 242
中国第一家工业企业 242
80年代军转民大潮 243
尹家绪上台唱三首歌 244
两条腿走路 246
8年:东进、北上、渝扩、上市、增发、土地置换 249
第二章 吉利——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 251
吉利汇报 251
一个普通的台州人 253
无人赴宴 254
曲折成长 255
第三章 奇瑞:艰难的发展轨迹 258
请回来的老乡 258
没有户口的汽车厂 260
自主 261
海归人 263
奇瑞的海外目标 264
第100万辆 266
第四章 比亚迪狂想曲 267
高科技徽商 267
打败日本军团 268
闯进汽车界 269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71
如何做第一 273
巴菲特的青睐 274
比亚迪的“知识产权觉悟” 275
第五篇 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280
第一章 对汽车工业利用外资的评价 280
官方的评价 280
汽车工业协会的观点 282
对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的批评 285
利益是最关键的选择 286
第二章 世界汽车工业第四次大转移 289
第三章 中国将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293
参考文献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