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学术战略——学术人生的超循环 3
第一章 学术目标 3
第一节 学说的目标 4
第二节 学人的目标 11
第三节 学术目标的确立原则 32
第四节 学术目标的实现机制 41
第二章 学术素质 50
第一节 学术素质循环对生的结构 50
第二节 学术素质的整生规律 68
第三节 学术素质与生态辩证法 75
第三章 学术范式 84
第一节 学术范式的生态结构 84
第二节 生态范式 96
第三节 整生范式 112
第四章 学术路线 137
第一节 学术路线与学科构建的规律 138
第二节 学术发展的辩证对生路线 146
第三节 学术路径与学科超越 150
第二编 学术方略——学科系统的超循环 183
第五章 应用研究的螺旋生发 183
第一节 应用研究的价值 183
第二节 应用研究的规则 192
第三节 应用研究的规程 204
第六章 史论生态圈 214
第一节 史与论对生环升 214
第二节 美学史螺旋演进的范例 234
第三节 文学史立体环生的范型 248
第七章 理论生态圈 261
第一节 抽象化与具体化耦合环进 261
第二节 理论网络立体旋升的机理 274
第三节 民族艺术生态学理论网络立体环进的模型 287
第八章 比较研究的生态化圈升 299
第一节 比较学科的生态研究 299
第二节 比较学科生态研究的发展 307
第三节 比较学科网络研究的整生范式 319
第九章 元学科的引领性环进 332
第一节 元学科是学科学 332
第二节 元学科使所属学科自觉自由发展 336
第三节 元生态人类学的范例 343
第十章 前沿学科生发圈 366
第一节 学科生态的耦合旋进 366
第二节 前沿学科圈与生境及环境的耦合环升 375
第三节 前沿学科的群落态圈升 390
第三编 学术策略——学术活动的超循环 403
第十一章 研究性学习 403
第一节 建构性学习 405
第二节 预测性学习 416
第三节 耦合性学习 420
第十二章 再造性欣赏 430
第一节 体悟文学本体的方法 431
第二节 文本与读者的对生规程 446
第三节 文学欣赏再造规律的推广 455
第十三章 生态性批评 463
第一节 生态批评的本体性规范 464
第二节 生态批评实验 475
第三节 文学生态批评规律的普适性 483
第十四章 系统性写作 497
第一节 写作过程 497
第二节 修改过程 515
第三节 写作策略 522
探寻新范式 生发元范畴(代后记)——袁鼎生教授访谈录 526
参考文献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