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1.1 选题缘由 2
1.2 研究意义 6
1.3 研究的范围、问题与基本假设 9
1.3.1 研究范围 9
1.3.2 研究的问题与基本假设 16
1.4 概念界定 17
1.4.1 教科书 17
1.4.2 人生观 18
1.4.3 教科书的人生观 23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5
2.1 西方学者的研究 25
2.1.1 谢弗 25
2.1.2 杨与伯恩斯坦 26
2.1.3 阿普尔 28
2.1.4 安杨、佛兰兹、萨德克、瓦克、巴通、亚当斯、斯利特与格兰特 31
2.2 台湾学者的研究 36
2.2.1 陈伯璋 37
2.2.2 欧用生 39
2.2.3 黄政杰 42
2.3 大陆学者的研究 44
2.3.1 吴康宁 44
2.3.2 吴永军 46
2.3.3 曾天山、刘云杉 48
2.3.4 李祖祥 50
2.3.5 傅建明、王艳霞 51
2.3.6 其他学者的研究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71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71
3.1.1 知识社会学 71
3.1.2 社会变迁理论 74
3.1.3 国家权力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理论 76
3.1.4 分析哲学和社会语言学理论 81
3.2 具体研究方法 83
3.3 研究设计概述 85
3.3.1 分析框架和项目 85
3.3.2 研究步骤 88
3.4 样本描述 91
3.4.1 人教81版介绍 94
3.4.2 人教版介绍 94
3.4.3 苏教版介绍 96
3.4.4 沪教版介绍 97
3.4.5 样本比较 97
第四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上) 100
4.1 人教81版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00
4.1.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100
4.1.2 人教81版统计结果分析 104
4.1.3 承袭传统与渴望变革、自由 106
4.1.4 反封建的现代立场、红色传统的阶级意识与优秀品质 114
4.1.5 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国家意识和政治伦理 122
4.2 人教版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26
4.2.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126
4.2.2 人教版统计结果分析 130
4.2.3 深刻思考——走在生死时空中的人生命运 133
4.2.4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149
4.2.5 自由成长的理想与社会化的必然历程 162
4.2.6 个体生命的群体依托:古典情绪、国家立场、社会意识与开阔的视野 166
第五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下) 175
5.1 苏教版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75
5.1.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175
5.1.2 苏教版统计结果分析 179
5.1.3 生与死的本质与意义:民族传统、红色传统与现代亮点 181
5.1.4 挣扎在传统与现代、自由与束缚、进取与无奈中的生活和灵魂 190
5.1.5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民族情结、阶级情绪和个体视角 197
5.2 沪教版研究过程结果分析 200
5.2.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200
5.2.2 沪教版统计结果分析 204
5.2.3 人的高贵、生的快乐与死的抉择 206
5.2.4 现代都市生活的风景与艺术 221
5.2.5 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追求 227
5.2.6 传统的基因:家庭亲情 232
第六章 比较分析 236
6.1 选文主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总体情况比较 236
6.1.1 “生命意识”与“生活命运”主题比较 243
6.1.2 “家庭亲情”、“爱情”和“友情”主题比较 244
6.1.3 “童年、少年”和“教育”主题比较 245
6.1.4 “理想、求知、学业、事业”主题比较 246
6.1.5 “精神品格”主题比较 247
6.1.6 “心情态度”、“故乡”、“社会”、“国家和民族”和“战争、和平、军旅”主题比较 248
6.1.7 “职业”与“性别”比较分析 249
6.1.8 “死亡”观比较分析 249
6.2 讨论 250
6.2.1 生从何来?——生命、命运 250
6.2.2 生活世界——婚恋家庭、教育成长、友情心情 252
6.2.3 应做何事?——求知、修身、立业 259
6.2.4 人生与社会——家国民族、战争和平 263
6.2.5 死归何处?——终极之思 267
结语 269
7.1 结论 269
7.2 研究创新 278
7.3 研究不足 279
7.4 研究展望 279
参考文献 283
附录 300
附录一 人教81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00
附录二 人教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03
附录三 苏教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06
附录四 沪教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10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