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生观研究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生观研究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生观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海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725269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新课程的人教新课标版、苏教版、沪教版教科书和上世纪80年代的一套人教版教科书的人生观问题及其价值取向的具体分析和比较所作的研究,旨在说明教科书内容中所反映出来的人生观及价值取向与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地域差异之间的具体关系。经研究,作者发现: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涉及了人生观的诸多问题,可概括出14个主题,均表现出比较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态度。但各套教科书又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的结构、根源、状况及其变迁的历程,还可能由此考查社会各组成群体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立场、观念,还在于提醒教科书的编写者明白他们通过编写教科书做了些什么和能够利用它做些什么,使得通过教科书体现价值立场成为一种明确的和有意识的行为,帮助教科书的使用者反思性地在使用教科书。事实上,这是一项社会研究,试图通过教科书的变化和差异去透视社会的变化和差异,帮助人们从教科书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社会。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生观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选题缘由 2

1.2 研究意义 6

1.3 研究的范围、问题与基本假设 9

1.3.1 研究范围 9

1.3.2 研究的问题与基本假设 16

1.4 概念界定 17

1.4.1 教科书 17

1.4.2 人生观 18

1.4.3 教科书的人生观 23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5

2.1 西方学者的研究 25

2.1.1 谢弗 25

2.1.2 杨与伯恩斯坦 26

2.1.3 阿普尔 28

2.1.4 安杨、佛兰兹、萨德克、瓦克、巴通、亚当斯、斯利特与格兰特 31

2.2 台湾学者的研究 36

2.2.1 陈伯璋 37

2.2.2 欧用生 39

2.2.3 黄政杰 42

2.3 大陆学者的研究 44

2.3.1 吴康宁 44

2.3.2 吴永军 46

2.3.3 曾天山、刘云杉 48

2.3.4 李祖祥 50

2.3.5 傅建明、王艳霞 51

2.3.6 其他学者的研究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71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71

3.1.1 知识社会学 71

3.1.2 社会变迁理论 74

3.1.3 国家权力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理论 76

3.1.4 分析哲学和社会语言学理论 81

3.2 具体研究方法 83

3.3 研究设计概述 85

3.3.1 分析框架和项目 85

3.3.2 研究步骤 88

3.4 样本描述 91

3.4.1 人教81版介绍 94

3.4.2 人教版介绍 94

3.4.3 苏教版介绍 96

3.4.4 沪教版介绍 97

3.4.5 样本比较 97

第四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上) 100

4.1 人教81版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00

4.1.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100

4.1.2 人教81版统计结果分析 104

4.1.3 承袭传统与渴望变革、自由 106

4.1.4 反封建的现代立场、红色传统的阶级意识与优秀品质 114

4.1.5 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国家意识和政治伦理 122

4.2 人教版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26

4.2.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126

4.2.2 人教版统计结果分析 130

4.2.3 深刻思考——走在生死时空中的人生命运 133

4.2.4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149

4.2.5 自由成长的理想与社会化的必然历程 162

4.2.6 个体生命的群体依托:古典情绪、国家立场、社会意识与开阔的视野 166

第五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下) 175

5.1 苏教版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75

5.1.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175

5.1.2 苏教版统计结果分析 179

5.1.3 生与死的本质与意义:民族传统、红色传统与现代亮点 181

5.1.4 挣扎在传统与现代、自由与束缚、进取与无奈中的生活和灵魂 190

5.1.5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民族情结、阶级情绪和个体视角 197

5.2 沪教版研究过程结果分析 200

5.2.1 选文主副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统计结果 200

5.2.2 沪教版统计结果分析 204

5.2.3 人的高贵、生的快乐与死的抉择 206

5.2.4 现代都市生活的风景与艺术 221

5.2.5 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追求 227

5.2.6 传统的基因:家庭亲情 232

第六章 比较分析 236

6.1 选文主题、单元活动主副题及选文人物总体情况比较 236

6.1.1 “生命意识”与“生活命运”主题比较 243

6.1.2 “家庭亲情”、“爱情”和“友情”主题比较 244

6.1.3 “童年、少年”和“教育”主题比较 245

6.1.4 “理想、求知、学业、事业”主题比较 246

6.1.5 “精神品格”主题比较 247

6.1.6 “心情态度”、“故乡”、“社会”、“国家和民族”和“战争、和平、军旅”主题比较 248

6.1.7 “职业”与“性别”比较分析 249

6.1.8 “死亡”观比较分析 249

6.2 讨论 250

6.2.1 生从何来?——生命、命运 250

6.2.2 生活世界——婚恋家庭、教育成长、友情心情 252

6.2.3 应做何事?——求知、修身、立业 259

6.2.4 人生与社会——家国民族、战争和平 263

6.2.5 死归何处?——终极之思 267

结语 269

7.1 结论 269

7.2 研究创新 278

7.3 研究不足 279

7.4 研究展望 279

参考文献 283

附录 300

附录一 人教81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00

附录二 人教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03

附录三 苏教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06

附录四 沪教版选文主题分类表 310

后记 3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