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言志篇 33
一 「诗言志」正源 33
一 舜曰「诗言志」应予否定 33
二 从接受角度提出的「《诗》以言志」 36
三 荀况、屈原率先「作诗言志」 41
四 「诗言志」观念形成于秦汉之际 48
二 「志」义辨析 51
一 「志」的心理发生过程 51
二 「志」的字源考察 53
三 「志」义之一:由认识活动而「停止在心上」 56
四 「志」义之二:由意向活动而「心之所之」 59
三 「诗言志」的规范 65
一 对「诗言志」的规范始于荀子 65
二 汉儒对文献《诗》的重新阐释 67
三 汉儒强化「志」的理性内涵 71
四 〈诗大序〉的两面性 74
四 「言志」说诗学意义的拓展 81
一 重「再现」的西方叙事文学与重「表现」的东方抒情文学 81
二 「露才扬己」的肯定与「志」的内涵的突破 85
三 主体整合:「志」与「气」、「才」、「情」、「性」的贯通 89
四 主体「情志」在作品中的凝聚:「意」 93
缘情篇 101
一 《诗》之「心」与〈骚〉之「情」 101
一 「我心蕴结」——自然而发 101
二 「发愤抒情」——有为而作 107
二 情感观念的发生形态 113
一 「物感」说原始 113
二 「兴」之演变 117
三 「情」之初义 122
三 曲折发展的情感理论 127
一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庄子 127
二 荀子的「性」、「情」、「欲」之辨 133
三 《乐记》的审美情感说 138
四 儒家诗教的情感规范 143
四 诗缘情而绮靡 147
一 文体自觉:由「欲丽」而「缘情」 147
二 对「情」的审美:刘勰标举「情文」 153
三 「缘情」说在诗歌发展中的美学意义 158
立象篇 167
一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167
一 《老子》与《易传》中的意象说 167
二 造型艺术中的形象创造 174
三 王充的「形象」、「意象」之辨 177
四 中国古代第一篇关于「立象」的专论 180
二 诗学领域姗姗来迟的「形似」说 185
一 形象的艺术在赋体文学中发育成熟 185
二 诗歌创作中由简而繁的人物、景物描写艺术 190
三 《诗品》总结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物」的创作经验 197
三 「意象」说的嬗变与发展 203
一 象征性意象向情感性意象的转换 203
二 「意象」说在绘画与诗歌理论中的发展 210
三 在创作与批评实践中「意象」与「形象」的进一步区别 217
创境篇 227
一 融会贯通的诗境论 227
一 诗、文理论分途发展与诗歌理论的多元化 227
二 源自佛家哲学的「境界」说 234
三 佛家「境界」向诗家「境界」的转化 240
二 诗之「三境」辨析 245
一 寄情于物、诗中有画——「物境」 245
二 取物象征、融物于情、直抒胸臆——「情境」 249
三 表达「内识」、哲理、生命真谛——「意境」 258
三 诗境的创造与鉴赏 269
一 「三境」归一——「境者,意中之境」 269
二 由「意象」而「意境」的审美创造 277
三 时代特征与诗人个性特征在「意境」中的体现 281
四 「意境」向读者的转移与最后完成 286
四 审美境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93
一 与诗境相辉映的绘画境界 293
二 向外拓展的戏剧、小说境界 297
三 向内深化的词、曲境界 305
五 王国维最后完善之「境界」说 315
一 王国维对「境界」的体悟与把握 315
二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辨析 322
三 「写境」与「造境」之区别 330
入神篇 339
一 客体之神与主体之神 339
一 释「神」 339
二 哲学领域内「神」之两种存在 341
三 主体之神的蕴含及其作用 347
二 「神」向艺术、文学领域的进入 353
一 从《庄子》到《淮南子》到佛学的「形神」说 353
二 造型艺术率先提出「传神」之术 361
三 「神思」——文学家对主体之神的自我意识与把握 365
三 中国诗歌之神 373
一 古希腊之诗神缪斯与中国诗歌之神 373
二 「下笔如有神」与「苍茫兴有神」 376
三 「体物得神」与「无迹而神」 382
四 「神」对「境」的提高:「境生象外」 392
四 中国诗歌美学本质的最高实现 399
一 宋诗之变与严羽「诗而入神」的提出 399
二 「诗而入神」的审美态势 405
三 「诗而入神」的实现途径 411
四 「诗而入神」的美学意义 419
跋 429
再版后记 435
三印补跋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