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寻找“科尔沁草原” 1
第一章 环境不是历史的旁观者 1
一、环境是历史的参与者 4
二、环境史:环境逼出来的“历史” 15
三、《自然辩证法》与环境史研究 26
(一)《自然辩证法》创作的环境背景 27
(二)《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 33
四、“橘”与“枳”的“环境”对话——历史的环境视角演示 37
第二章 洪水泛滥与早期国家 47
引言 47
一、洪水催生早期国家 52
(一)农业生产与洪水泛滥 53
(二)洪水泛滥与早期国家 57
二、大禹治水与夏朝建立 63
(一)洪水与尧舜时代 63
(二)洪水泛滥与“疲鲧”阴谋 66
(三)大禹:“治水”并“治天下” 70
三、“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 74
(一)尼罗河当年的神韵 74
(二)尼罗河与古埃及农业 78
(三)尼罗河的“文明”之举 82
(四)尼罗河与“诺姆国家” 84
四、苏美尔及其身后的巴比伦 88
(一)曾经的苏美尔 89
(二)苏美尔身后的巴比伦 92
(三)“古巴比伦现象” 94
第三章 “轴心时代”的哲人家园 104
引言:“轴心时代”的时代 105
一、“轴心时代”的地域性特征 108
(一)“轴心时代”的地域性 108
(二)地域性的“轴心时代” 114
二、“轴心时代”的哲人 116
(一)跨时代的“轴心时代”的哲人 116
(二)“轴心时代”哲人家园的哲人 117
三、春秋灾害与“人文思潮”——以道家、儒家为重点的个案探寻 120
(一)贫困、脆弱与灾荒:民生一种状态 121
(二)“轻天命”的“人文思潮” 130
(三)“法自然”的老子与“畏天命”的孔子 132
四、饥歉、瘟疫与“古典时代”——以古希腊雅典城邦为中心的考察 146
(一)“家园” 146
(二)“家园”的家园 151
第四章 宗教故里的“灵境” 157
引言:“彼岸之神的幻影” 157
一、恒河岸边升腾的佛光 158
(一)恒河岸边走来释迦牟尼 159
(二)“四谛”说缘起 160
(三)佛陀时代的“幻影” 162
二、禹甸上空飘动的“道符” 172
(一)汤一介先生的“疑惑” 173
(二)道教: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诠释 175
第五章 “三荒”、流民与环境恶化——以明前期北方地区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188
引言:流民与灾荒的记忆 189
一、孟子的“理想”与马尔萨斯的“主义” 194
(一)孟子的理想社会 194
(二)马尔萨斯主义 198
二、明前期北方的“三荒”问题 203
(一)明前期北方的“灾荒” 203
(二)“三荒”主要特征与表现 216
(三)“三荒”问题的主要驱动机制 222
(四)“三荒”:“自作”与“报复” 231
三、明前期北方的流民 233
(一)流民的两种类型 235
(二)流民:流而不归的贫民 244
四、“若不急抽却,眼看塞天破”——历史上“盛世”现象的生态环境背景 248
(一)小康社会的“代价” 248
(二)马尔萨斯的“罪恶” 253
第六章 生态危机与乡村社会变迁 257
一、“淮河南岸的一个村庄” 257
(一)“村陋”的“说法” 257
(二)“淮河南岸的一个村庄”的背后 261
二、晏阳初的“良方” 268
(一)“方法”的实践:乡村改良运动 269
(二)晏阳初的“良方”:制度与方法 271
三、“复活节岛的教训” 276
四、贫困与灾害型村落——来自四合村的历史考察 283
(一)四合村:过去与现在 284
(二)灾害型村落:贫困的病理 291
(三)“四合村”:一种近于凝固的文明 297
(四)生态农业+商业社会:“四合村”们的出路 300
(五)通榆县的环境优势 309
主要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