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导言 3
第一章 良知的呼唤 3
一 引言 3
二 道不远人 4
三 道德健身室 7
第二部 道德理论 13
第二章 效益主义 13
一 引言 13
二 效益原则(principle of utility) 13
三 公义(justice)的问题 14
四 量与质 18
五 快感 20
六 量化 22
七 古典效益主义的优点 23
第三章 义务论与康德主义 27
一 引言 27
二 定言命令 28
三 普推原则 29
四 尊重原则 31
五 康德义务论的特色 33
六 康德主义的检讨 34
第四章 德性伦理学 43
一 引言 43
二 德性伦理的特点 44
三 道德生活的不确定性 45
四 道德原动力 47
五 德性伦理之丰富性 49
六 阿里士多德论中庸 51
七 孟子论性善与四德 54
八 自由社会与新传统伦理 59
第三部 社会伦理问题 67
第五章 论爱情——何谓爱情? 67
一 引言 67
二 爱和喜欢 68
三 爱和感觉 69
四 爱与承诺 72
五 爱和力量 73
六 爱和意志 74
七 爱情和嫉妒 75
八 终身伴侣 79
九 爱情和家庭/合一 80
十 有所求的爱 82
十一 爱情的六个类型 85
第六章 论性、爱、婚姻——传统性伦理反思 87
一 引言 87
二 保守派的观点 87
三 自由派的观点 90
四 性行为的特性 93
五 道德规范的性质 95
六 性规范的功能与价值 96
七 传统性伦理的人性基础 98
八 安全性行为的迷思 101
九 性行为与婚姻 106
十性、爱、嫉妒和德性培养 109
十一 传统性伦理的绝对性 114
第七章 论堕胎——潜在人性及其他问题 119
一 引言 119
二 胎儿是人吗 120
三 潜在人的道德地位 123
四 潜在人性与生命起点 130
五 两性权力 138
六 权利与德性 141
七 母亲与胎儿的社会保护 142
第八章 论安乐死——仁慈杀人与安宁疗护 147
一 引言 147
二 安乐死的定义 148
三 反对者的理由 150
四 支持者的理由 155
五 生命的尊严和诅咒 156
六 人性化的死亡与安宁疗护 158
七 后记 165
第九章 论复制人——权力、无知与科技定律 167
一 引言 167
二 反对复制人类的论据 167
三 支持复制人类的论据 168
四 悲观论者的辩解 171
五 科技律令和生物工程的前景 177
六 机率、无知与权力 181
七 人类在生物科技经济的时代的命运 186
第十章 论色情——色情、体统与查禁 193
一 引言 193
二 色情的定义 195
三 色情与裸露 198
四 色情的道德辩论 202
五 体统、艺术、色情 206
六 从文化重塑到社会政策 215
七 查禁的局限 221
第十一章 论传媒——媒体的道德与监管 225
一 引言 225
二 传媒的影响 227
三 言论自由 230
四 言论和伤害 235
五 新闻专业和传媒专业 244
六 文教兴国与四权分立 247
第十二章 论资讯科技——资讯世界的伦理省思 253
一 引言 253
二 科技反扑 255
三 伪似真实 259
四 资讯超载 265
五 偷窥乐园 267
六 科技反扑的文化因素 271
七 科技的道德性格 273
八 重夺主权 276
九 德性社会 280
第四部 结语 287
第十三章 从社会伦理到伦理社会 287
一 引言——自由与传统 287
二 价值中立的神话 288
三 品质的蚕蚀 291
四礼 293
五权利与倾轧 298
六复和原则 300
七 德性的回归 303
跋:道远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