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介绍 1
1.1 什么是软件定义 2
1.2 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 3
1.2.1 VMware眼里的SDS 3
1.2.2 EMC眼里的SDS 5
1.2.3 IBM眼里的SDS 6
1.2.4 华为眼里的SDS 8
1.2.5 Gartner眼里的SDS 10
1.2.6 IDC眼里的SDS 11
1.2.7 SNIA眼里的SDS 12
1.2.8 本书对SDS的定义 15
1.3 为什么出现软件定义存储 16
1.3.1 背景 16
1.3.2 数据迅猛增长 16
1.3.3 硬盘的发展异常缓慢 19
1.3.4 深刻改变存储架构的新技术 19
1.4 本章小结 23
第2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发展 25
2.1 SDS之抽象篇 25
2.2 SDS之池化篇 28
2.2.1 SNIA对存储虚拟化的解释 28
2.2.2 SNIA之存储标准化建议:SMI-S 29
2.2.3 存储虚拟化实例剖析 31
2.2.4 存储标准化之互操作性 32
2.3 SDS之自动化篇 34
2.3.1 DCOS-OpenStack Cinder 39
2.3.2 Hypervisor-VMware 41
2.4 本章小结 42
第3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分类 43
3.1 Server SAN 43
3.2 HCI 45
3.3 SDS的分类 46
3.3.1 IDC对SDS的分类 46
3.3.2 VMware SDS的分类 47
3.3.3 EMC SDS的分类 48
3.4 本书对SDS的分类 48
3.4.1 控制平面 49
3.4.2 数据平面 50
3.5 本章小结 54
第4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未来 55
4.1 第三方机构对SDS市场的预测 55
4.1.1 Gartner 55
4.1.2 IDC 56
4.1.3 Wikibon 56
4.1.4 Marketsandmarkets 58
4.1.5 总结 58
4.2 SDS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解释 59
4.2.1 谁会在未来SDS名列前茅 59
4.2.2 存储、服务器、云计算厂商的并购将加速 61
4.2.3 未来SDS可能的发展 61
4.2.4 与SDS相关的技术 62
第5章 VMware SPBM和Virtual Volumes 63
5.1 存储策略出现的历史回顾 63
5.2 VMware SPBM 64
5.3 Virtual Volumes 65
5.3.1 什么是Virtual Volumes 65
5.3.2 Virtual Volumes的优势 66
5.3.3 Virtual Volumes的组成部分 66
5.4 Virtual Volumes各家阵列之实现 72
5.4.1 DELL EqualLogic 72
5.4.2 IBM XIV 73
5.4.3 华为OceanStor5000系列(v3) 74
5.4.4 EMC VNXe 74
5.4.5 HP 3PAR 76
5.4.6 NimbleStorage 77
5.5 如何动手实验VVol 78
5.6 本章小结 79
第6章 OpenStack Cinder 80
6.1 Cinder前世今生 80
6.1.1 OpenStack的由来 80
6.1.2 IaaS云计算的能力 81
6.1.3 OpenStack的发展 81
6.1.4 Cinder能做什么 86
6.1.5 Cinder支持的存储产品 86
6.1.6 Cinder提供的功能 87
6.1.7 Cinder的诞生 88
6.1.8 Cinder的生命力 89
6.1.9 Cinder、Swift、Ceph的区别 93
6.2 Cinder初体验 93
6.2.1 创建Volume操作 93
6.2.2 挂载Volume 94
6.2.3 扩展Volume大小 94
6.2.4 创建Snapshot 96
6.3 Cinder全景 96
6.3.1 Cinder的核心概念 96
6.3.2 Cinder的核心架构 97
6.3.3 创建Volume的流程 98
6.3.4 挂载Volume的流程 98
6.3.5 Cinder和Nova之间的调用 100
6.3.6 Cinder服务如何扩展 101
6.3.7 Cinder如何对接后端存储 101
6.3.8 Cinder的Volume Type 101
6.3.9 Cinder的QoS设置 102
6.3.10 如何添加新的Driver 103
6.4 存储厂商与Cinder 104
6.4.1 国外存储厂商 104
6.4.2 国内存储厂商 105
6.5 Cinder的部署 106
6.5.1 Cinder服务的高可用 106
6.5.2 Cinder与商业存储对接 107
6.5.3 Cinder的自动化部署 109
6.6 Cinder的未来 110
6.7 本章小结 110
第7章 EMC ViPR 111
7.1 ViPR Controller简介 111
7.1.1 ViPR Controller介绍 111
7.1.2 ViPR Controller历史 111
7.2 ViPR Controller深入剖析 112
7.2.1 架构剖析 112
7.2.2 技术原理 113
7.2.3 功能特性 120
7.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123
7.3 应用场景 123
7.3.1 存储自动化 123
7.3.2 存储即服务 123
7.4 本章小结 124
第8章 先智数据Federator SDS 125
8.1 Federator SDS简介 125
8.1.1 先智数据公司介绍 125
8.1.2 Federator SDS是什么 125
8.2 Federator SDS深入剖析 127
8.2.1 架构概述 127
8.2.2 技术原理 133
8.2.3 功能特性 134
8.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136
8.3 应用场景 136
8.4 案例介绍 137
8.4.1 台中荣民总医院医疗云一体机 137
8.4.2 东芝亚太数据中心容灾 139
8.5 本章小结 141
第9章 飞康软件FreeStor 142
9.1 FreeStor简介 142
9.2 FreeStor深入剖析 143
9.2.1 Intelligent Abstraction 143
9.2.2 FreeStor的拓扑结构 146
9.2.3 FreeStor的智能分析 149
9.3 应用场景 151
9.3.1 FreeStor的异构存储整合 151
9.3.2 利用FreeStor的缓存技术为存储加速,替换高端阵列 151
9.3.3 FreeStor的异构容灾 154
9.4 本章小结 162
第10章 VMware VSAN 163
10.1 VSAN简介 163
10.1.1 VSAN是什么 163
10.1.2 VSAN的能力 165
10.1.3 VSAN的市场 166
10.2 VSAN深入剖析 166
10.2.1 架构剖析 166
10.2.2 技术细节 174
10.2.3 功能特性 185
10.2.4 未来技术 195
10.3 应用场景 197
10.4 案例介绍 198
10.4.1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198
10.4.2 山东新华书店 199
10.5 本章小结 201
第11章 EMC ScaleIO 202
11.1 ScaleIO简介 202
11.1.1 ScaleIO介绍 202
11.1.2 ScaleIO历史 202
11.2 ScaleIO深入剖析 203
11.2.1 架构剖析 203
11.2.2 技术原理 209
11.2.3 功能特性 210
11.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213
11.3 应用场景 214
11.3.1 数据库 214
11.3.2 服务器虚拟化 215
11.3.3 虚拟桌面 215
11.3.4 开发测试 215
11.4 案例介绍 215
11.4.1 瑞士电信 215
11.4.2 国内某运营商 216
11.5 本章小结 217
第12章 Ceph 218
12.1 Ceph简介 218
12.1.1 开源生态体系 218
12.1.2 技术平台 219
12.1.3 持续创新环境 220
12.1.4 广泛的用户基础 221
12.2 Ceph深入剖析 222
12.2.1 核心组件 222
12.2.2 统一存储 222
12.2.3 RADOS数据分布计算 226
12.2.4 RADOS数据管理 228
12.2.5 副本和Erasue Code 230
12.2.6 缓存分层存储 230
12.2.7 备份与容灾 231
12.3 未来展望 232
12.3.1 CephFS与容器 232
12.3.2 存储引擎 233
12.3.3 IO栈重构 234
12.3.4 多站点多活方案 234
12.4 应用场景 235
12.4.1 OpenStack与Ceph 235
12.4.2 对象存储提供 238
12.5 本章小结 239
第13章 HPE StoreVirtual VSA 240
13.1 HPE StoreVirtual VSA简介 240
13.1.1 HPE StoreVirtual VSA的历史 240
13.1.2 市场现状 240
13.1.3 设计思路 241
13.2 HPE StoreVirtual VSA深入剖析 241
13.2.1 架构剖析 241
13.2.2 功能特性 248
13.2.3 技术细节 250
13.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254
13.3 应用场景 254
13.3.1 独立外置块存储设备 254
13.3.2 超融合架构系统 255
13.4 本章小结 256
第14章 达沃时代 257
14.1 达沃存储简介 257
14.1.1 研制背景 257
14.1.2 市场现状 260
14.2 达沃存储深入剖析 264
14.2.1 架构剖析 264
14.2.2 技术原理与功能特性 266
14.2.3 技术现状与未来 271
14.3 应用场景 272
14.3.1 硬件基础 272
14.3.2 部署形式 272
14.3.3 三种接口 273
14.3.4 广域存储 274
14.4 案例介绍 274
14.4.1 以数据为中心的超融合 274
14.4.2 统一的分布式存储 276
14.4.3 集中控制、分布部署的广域存储 276
14.5 本章小结 278
第15章 Lenovo ThinkCloud AIO 279
15.1 AIO简介 280
15.1.1 设计思路和原则 280
15.1.2 AIO产品定义 280
15.1.3 AIO架构模式 281
15.1.4 AIO优势分析 284
15.2 AIO深入剖析 285
15.2.1 架构剖析 286
15.2.2 技术原理 291
15.2.3 功能特性 295
15.2.4 产品序列 298
15.2.5 技术现状与未来 298
15.3 应用场景 299
15.3.1 企业级应用部署 299
15.3.2 企业IT云化实现 302
15.4 案例介绍 303
15.4.1 某出版社云平台建设 303
15.4.2 联想集团IT云化建设 304
15.5 本章小结 305
第16章 华云网际FusionStor 306
16.1 背景 306
16.2 FusionStor解决方案 308
16.2.1 主要特点 308
16.2.2 产品特性 310
16.2.3 技术参数 310
16.2.4 架构原理 311
16.2.5 关键技术原理 313
16.3 应用场景 321
16.3.1 云资源池场景 321
16.3.2 数据库场景(高IOPS、高带宽场景) 321
16.4 本章小结 322
第17章 天玑数据 323
17.1 天玑数据融合架构简介 323
17.2 天玑数据PBData数据库云平台深入剖析 324
17.2.1 架构介绍 324
17.2.2 功能特性及技术原理 329
17.3 应用场景 341
17.3.1 x86架构取代“小型机+高端存储”传统架构 341
17.3.2 加速传统OLTP/OLAP业务 341
17.3.3 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商业智能 342
17.3.4 OLTP、OLAP业务类型混合负载 342
17.3.5 异构数据库整合 342
17.3.6 中小型规模、成长型企业核心业务 342
17.3.7 数据库容灾系统 343
17.3.8 MPP型数据库平台部署 343
17.4 案例介绍 343
17.4.1 运营商行业典型业务系统解决方案 343
17.4.2 交通行业ACC系统解决方案 346
17.4.3 物流行业TOS系统解决方案 347
17.5 本章小结 349
第18章 云和恩墨 350
18.1 zData数据库存储平台简介 350
18.1.1 zData的性能 351
18.1.2 zData的高可用性 353
18.1.3 zData的扩展性 353
18.1.4 zData的其他功能 353
18.2 zData架构解析 354
18.2.1 存储节点和计算节点 354
18.2.2 zData存储的分布式 355
18.3 zData应用场景 357
18.4 本章小结 358
第19章 青云HCI 359
19.1 青云HCI简介 360
19.2 青云HCI架构深入剖析 363
19.3 青云HCI存储部分架构剖析 367
19.3.1 青云HCI对象存储 367
19.3.2 青云HCI对象存储架构 369
19.3.3 青云HCI对象存储的特点 371
19.3.4 青云HCI对象存储功能介绍 374
19.4 应用场景 380
19.5 案例介绍 380
19.5.1 青云公有云 380
19.5.2 某大型商业银行总行新一代开发测试云 381
19.5.3 某大型国有银行IT资源交付平台 382
19.6 本章小结 383
第20章 Zadara云阵 384
20.1 Zadara VPSA简介 384
20.1.1 Zadara VPSA是什么 384
20.1.2 Zadara VPSA的能力 386
20.1.3 Zadara云阵的市场 389
20.2 Zadara VPSA深入剖析 390
20.2.1 架构剖析 390
20.2.2 技术原理 391
20.2.3 功能特性 394
20.2.4 技术现状与未来 395
20.3 应用场景 397
20.3.1 企业级数据库 397
20.3.2 服务器虚拟化 397
20.3.3 VDI虚拟桌面 397
20.3.4 公有云/私有云 397
20.3.5 HPC/科学研究/开发测试 398
20.3.6 Zadara不适用场景 398
20.4 云阵存储性能 398
20.4.1 测试环境 398
20.4.2 一个VPSA性能测试 400
20.4.3 四个VPSA性能测试 404
20.4.4 总结 406
20.5 案例介绍 406
20.5.1 国家广电总局VDI案例 406
20.5.2 三甲医院数字化医疗存储系统 408
20.6 本章小结 414
第21章 SDS的备份 415
21.1 SDS备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选择 416
21.1.1 备份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概念 416
21.1.2 SDS技术带给备份设计的挑战与机会 418
21.1.3 SDS备份中常见技术手段简介 420
21.2 SDS各种备份技术运用实例 422
21.2.1 备份整体架构设计 423
21.2.2 备份服务器配置和部署实例 424
21.2.3 通过Off-Host设计实现数据抽取的实例 426
21.2.4 与私有云管理平台集成的智能备份实例 429
21.2.5 SDS备份技术运用小结 430
21.3 SDS未来备份技术的趋势 431
21.3.1 备份会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所提供的一个基础功能 431
21.3.2 备份数据将逐渐发挥更大的业务价值 432
21.4 本章小结 434
第22章 闪存存储与SDS 436
22.1 闪存存储简介 436
22.1.1 闪存存储特性 437
22.1.2 磨损平衡 439
22.1.3 垃圾回收 441
22.2 面向企业级应用的闪存存储设计 442
22.2.1 闪存存储接口技术 442
22.2.2 企业级PCIe闪存存储架构设计 443
22.2.3 企业级闪存存储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 445
22.3 闪存存储在SDS中的实践 447
22.3.1 闪存存储在SDS中的使用方式 447
22.3.2 闪存存储在SDS中的应用实例 448
22.4 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以及技术的分析和展望 450
22.5 本章小结 451
第23章 网络与SDS 453
23.1 InfiniBand技术简介 454
23.1.1 InfiniBand定义 454
23.1.2 InfiniBand架构 454
23.1.3 InfiniBand在行业中应用现状 456
23.2 高速网络通信协议RDMA 458
23.2.1 RDMA技术简介 458
23.2.2 RDMA的技术核心 459
23.2.3 实现RDMA的几种方式 460
23.2.4 如何使用RDMA 465
23.2.5 支持RDMA的存储协议 468
23.3 高速网络加速软件定义存储 471
23.3.1 Ceph 471
23.3.2 VSAN 475
23.4 本章小结 476
第24章 SAS与SDS 477
24.1 SAS协议和SAS协议的现状 478
24.2 服务器存储和计算物理解耦合 479
24.3 Server SAN的数据读写通过SAS网络传输 484
24.4 数据写入硬盘从软件到硬件 487
24.5 云计算和软件定义存储 490
24.6 最后的一些话 494
第25章 内存虚拟化与SDS及DELL Fluid Cache 495
25.1 DELL SDS计划 495
25.1.1 “演化性”方法 496
25.1.2 “革命性”方法 496
25.2 DELL Fluid Cache简介 497
25.2.1 背景介绍 497
25.2.2 Fluid Cache简介 497
25.3 DELL Fluid Cache深入剖析 499
25.3.1 Fluid Cache的体系结构 499
25.3.2 Fluid Cache的功能特性 500
25.4 DELL Fluid Cache的应用场景 502
25.5 DELL Fluid Cache的未来展望 503
25.6 本章小结 504
第26章 容器与SDS 505
26.1 容器技术简介 505
26.1.1 容器技术的发展背景 505
26.1.2 容器技术应用的现状 506
26.2 容器技术深入剖析 507
26.2.1 容器的核心技术 508
26.2.2 Docker容器管理工具 509
26.2.3 容器的特性 511
26.3 容器的应用场景 511
26.3.1 云原生应用和微服务架构的载体 511
26.3.2 开发运维一体化 512
26.3.3 混合云 512
26.4 容器技术对SDS的影响 512
26.4.1 容器应用的存储需求 512
26.4.2 容器的存储架构 513
26.4.3 Docker的容器卷插件 514
26.4.4 Kubernetes的数据卷 514
26.4.5 Flocker 515
26.4.6 Portworx和Open Storage 516
26.4.7 光子平台和Virtual SAN 518
26.5 本章小结 519
赞誉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