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生存危机与哲学的使命 9
第一节 生存危机 11
一 事实世界的危机 12
二 意义世界的危机 20
第二节 哲学的使命 22
一 科学与生存意义的解答 23
二 宗教与生存意义的解答 26
三 哲学与生存意义的解答 32
第二章 意义——一种生存论的考察 45
第一节 意义——从古代到现代 48
第二节 意义概念阐释 60
一 意义概念的界定 61
二 意义的基本特征 69
第三节 意义与生存 80
一 生存概念解析 81
二 意义与生存的关系 86
第四节 意义系统 88
一 意义系统的特征 91
二 意义系统的功能 97
第三章 立体化生存——意义维度的支撑 101
第一节 生存的三重规定 103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意义产生的前提 104
二 人与社会的关系——意义形成和发展的载体 107
三 人与自身的关系——意义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110
第二节 生存的两个维度——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 114
一 意义世界对事实世界的超越 115
二 意义世界与事实世界的辩证统一 119
三 意义世界具有对事实世界的批判性导引作用 120
第三节 立体化生存的实践根基 123
一 实践是人的立体化生存的基础 123
二 实践使生存“意义”的维度得以彰显 128
三 实践使人成为立体化的人 130
第四章 平面化生存——意义维度的遮蔽 135
第一节 社会意义系统的无序 138
一 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缺位 139
二 子意义系统的错位 145
三 边缘意义系统的越位 152
第二节 个体意义感的失落 158
一 工具理性的膨胀销蚀了人对意义的追求 163
二 意义感的失落也是我国社会转型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67
三 个体与群体的分离造成人的意义感的失落 170
四 自我认同危机也是导致个体意义感失落的重要因素 174
五 现代性导致了意义的丧失 178
第五章 从平面化生存走向立体化生存 185
第一节 从平面化生存走向立体化生存的基本原则 187
一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坚持科学发展观 187
二 扬弃“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193
三 克服人自身的“异化”,构建身心和谐观 201
第二节 从平面化生存走向立体化生存的基本途径 210
一 “类意识”的化育 210
二 有效制度的供给 215
三 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确立 220
四 人文教育的加强 232
五 主体人格的完善 240
结语 249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61
附录 263
意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 263
外在条件 264
内在依据 267
现实价值 270
奥伊肯的“精神生活”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275
一 “精神生活”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275
二 “精神生活”理论的主要内容 277
三 “精神生活”理论的现代启示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