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华民族21世纪上半叶的两大任务与未成年公民道德品质塑造 1
一 中华民族本世纪上半叶的两大历史任务 1
二 历史重任与新一代公民的品德塑造 4
(一)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为完成两大历史重任提供精神动力和道义支持 5
(二)新一代公民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两大历史任务的实现 11
三 培养和提升未成年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战略方针 12
四 当前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17
(一)未成年公民群体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7
(二)当前我国未成年公民道德现状样本:徐州市调查与统计数据 19
(三)当前我国未成年公民道德现状之二:全国相关调查与统计数据 28
五 几点简要结论 30
第二章 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立论基础 32
一 道德接受与道德内化理论 32
二 道德品质结构理论 35
三 道德发生认知理论 38
四 道德行为作用理论 42
第三章 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内容和指标 44
一 建构“两纲八目”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德目规范体系的依据 44
(一)古为今用,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4
(二)面向现实,立足公民最基本品德要求 47
(三)为我所用,融合人类道德文明 48
(四)言约义丰,易为未成年人所记循 51
二 “两纲八目”规范体系的二级德目及其概括提炼 51
(一)“两纲八目”规范体系的二级德目 52
(二)概括提炼二级德目具体养成指标的基本原则 52
三 “两纲八目”德目规范体系的结构与内涵阐释 55
(一)忠、孝“两纲” 55
(二)仁、义、礼、勤、俭、信、和、耻“八目” 57
四 未成年公民各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具体德目指标体系 66
(一)婴幼儿(0—3岁)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 66
(二)幼儿园(3—6岁)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 74
(三)小学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 95
(四)初中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 114
(五)高中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 123
第四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132
一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 132
(一)主客体互动律 133
(二)诸阶段递升律 134
(三)导引与规范的契合律 136
(四)个体养成和群体养成的渗透律 138
(五)他律和自律的并进律 140
(六)渐进与突变的交替律 140
二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42
(一)小处小事入手原则 142
(二)可操作原则 143
(三)以身立教原则 144
(四)蒙以养正原则 145
(五)主体性原则 145
(六)良性互动原则 146
(七)循序渐进原则 146
(八)协调一致原则 147
第五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途径与可操作方法 149
一 “三位一体”: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基本途径 149
(一)家庭养成:陶铸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 149
(二)学校教育: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生成链条的关键环节 153
(三)社会濡染: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大课堂 157
二 教化与实践的统一: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动态路径 161
三 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操作方法研究 164
(一)养成训练: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着力点 165
(二)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其他14种实用方法 175
第六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作用机制 207
一 良性互动机制 207
(一)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需要“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 207
(二)未成年公民德育良性互动的内涵与作用机制 208
(三)实施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中良性互动机制的若干问题 213
(四)“三位一体”良性互动推进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若干可操作性范例 215
二 内化与养成的相互作用机制 220
(一)道德内化与道德养成的关系 220
(二)道德内化和道德养成的相互作用机制 221
(三)利用内化与养成相互作用机制促进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 224
三 评价激励机制 225
四 调控机制 227
(一)内在调控:良心感和荣辱感 227
(二)外在调控:法制约束与习俗陶冶 228
五 保障机制 231
(一)组织领导保障 231
(二)制度措施保障 233
(三)活动场所保障 234
第七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优良环境的营造 235
一 营造和优化社会德育环境是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重要工程 235
二 构成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社会德育环境要素 236
(一)社会风尚陶冶 236
(二)媒体环境濡染 237
(三)法治环境影响 238
(四)舆论氛围扬抑 238
(五)人际环境示范 239
三 媒体环境对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及其治理和优化 240
(一)媒体环境在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养成中的重要地位 240
(二)现实生活中媒体不良信息环境及对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消极影响 242
(三)营造促进未成年公民良好道德素质养成的优良媒体环境 245
四 营造和优化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环境需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249
第八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品质测评的具体操作方法 253
一 道德品质测评的理论依据及实用方法 253
(一)道德品质测评的理论依据 254
(二)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测评的若干实用方法 259
二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量化评价的数学模型 270
(一)外在道德规范位能数学模型 271
(二)道德认识测度数学模型 273
(三)道德行为测度数学模型 286
(四)内在道德规范位能的数学模型 304
(五)道德位能的数学模型建构 307
(六)道德品质测度的数学模型 310
三 未成年人道德品质量化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 317
(一)确定道德品质的评价对象 318
(二)确定道德品质的评价目标 318
(三)确定道德规范的价值量 318
(四)检测被评价对象的道德认知 321
(五)检测被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 333
(六)计算每位学生的道德品质测度 335
四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量化测评示例 336
(一)小学生“义”德品质测评示例 336
(二)初中生“和”德品质测评示例 341
(三)高中生“义”德品质测评示例 347
附录 《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训练活动方案设计》(部分) 353
后记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