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 1
二 研究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意义 5
(一)理论意义 5
(二)实践意义 12
三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17
四 研究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方法 22
(一)研究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22
(二)研究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具体方法 24
五 本书的创新之处及框架结构 26
(一)本书的创新之处 26
(二)本书的框架结构 27
第一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渊源 29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 29
(一)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论述 29
(二)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34
(三)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必须灌输的论述 41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 46
(五)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 50
二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55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 55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 57
(三)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9
(四)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61
(五)坚持平等待人、以身作则的民主原则 63
(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65
(七)坚持全党动员、齐抓共管的组织原则 67
三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方略 68
(一)肯定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方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70
(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方略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71
(三)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治国方略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74
(四)总结中国先哲前贤的治国经验而提出“以德治国”方略 76
四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成果 79
(一)论述了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性 80
(二)肯定了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存在的价值和规律 81
(三)强调了学习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有益成果的基本原则 82
第二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 84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84
(一)国际背景: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日益加剧 84
(二)国内背景:经济社会变革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强烈冲击 96
(三)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06
二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111
(一)孕育阶段(1943—1947年) 111
(二)萌芽阶段(1947—1980年) 113
(三)探索阶段(1980—1989年) 122
(四)形成阶段(1989—1997年) 123
(五)发展阶段(1997—2002年) 128
第三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上) 138
一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38
(一)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38
(二)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147
(三)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151
二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54
(一)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4
(二)任务: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 159
三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83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83
(二)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00
第四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下) 211
四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211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11
(二)必须始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14
(三)必须始终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服务 216
(四)必须始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217
(五)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219
(六)必须始终坚持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222
(七)必须始终坚持与严格管理、健全法制相结合 225
五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228
(一)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29
(二)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232
(三)表扬为主,勇于批评 234
(四)理论灌输,思想疏导 236
(五)典型示范,榜样引导 238
(六)借助网络,优化载体 243
六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245
(一)领导机制 246
(二)运行机制 249
(三)保障机制 252
(四)评估机制 256
第五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258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特色 258
(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58
(二)以人为本的人学特色 264
二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创新 26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创新 268
(二)“以德治国”方略:对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的创新 280
(三)“四个如何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286
三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 295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295
(二)反映了形势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305
(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 313
结语 320
参考文献 323
后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