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大哉孔子的教育思想 9
一 生平及教育活动 9
二 有教无类 12
三 庶、富、教 15
四 性相近,习相远 18
五 学而优则仕 19
六 诗书礼乐易春秋 24
七 君子务本 30
八 志于仁,守死善道 33
九 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 36
十 过则勿惮改,敏于行 39
十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 41
十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4
十三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47
十四 早正以待,诲人不倦 49
十五 孔子的世界影响 53
第二 墨子的教育思想 57
一 生平及主要思想 57
二 有道者劝以教人 61
三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63
四 兼爱交利,以身戴行 64
五 遍从人而说之 67
第三 孟子的教育思想 71
一 生平及教育活动 71
二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74
三 仁义礼智根于心 78
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4
五 尚志养气 86
六 反求诸己,与人为善 90
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2
八 万物皆备于我,君子深造自得 93
九 盈科而后进,专心有恒 95
十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97
第四 荀子的教育思想 101
一 生平及著作 101
二 人生不能无群,礼教乃『度量分界』 104
三 人性本恶,教育乃『化性起伪』 107
四 闻、见、知、行 111
五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4
六 隆师,慎取友 115
七 以公义胜私欲 116
八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19
第五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123
一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24
二 《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137
三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141
四 《乐记》中的教育思想 145
第六 儒墨道法各家教育思想之比较 151
一 教育目的 155
二 教育内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57
三 人性论及教育功能 161
参考文献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