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1
一、选题的缘起 2
二、选题的意义 5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6
一、关于当代县域政治的研究 6
二、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 13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有关文献资料的特别说明 20
一、研究方法 20
二、有关文献资料的特别说明 21
第四节 基本框架、主要创新及难点 22
一、基本框架 23
二、主要创新及难点 24
第五节 S县的基本概况及其作为个案县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24
一、S县的基本概况 25
二、个案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26
第一章 S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过程 28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背景 28
一、沉重的农民负担 28
二、弱者的武器 36
三、农村税费改革前的税费征收过程 39
四、“三令五申”的减负政策 44
第二节 S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过程 51
一、“税费合一”的尝试 51
二、农村税费改革步伐的减缓 53
三、S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开展 58
四、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的税费征收困境 62
五、“皇粮国税”的终结 65
第二章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县乡财政危机 67
第一节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 67
一、农村税费改革前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67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 72
第二节 财政收支矛盾 78
一、财政收入状况 78
二、财政支出状况 81
第三节 债务危机 85
一、县级债务及其形成原因 86
二、乡镇债务及其形成原因 89
三、举债、还债过程中的制度缺失 91
第三章 行政压力下的机构改革 95
第一节 撤乡并镇与精简机构 95
一、撤乡并镇 96
二、精简机构 99
第二节 人员分流的困境 103
一、第一次人员分流 103
二、第二次人员分流 108
第三节 机构改革的成效及困境 130
一、机构改革的成效 130
二、机构改革的困境 132
第四章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地方政府企业化” 136
第一节 招商引资 136
一、S县的招商引资政策 136
二、S县的招商引资成效 143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农牧业产业化 146
一、打造“薯都” 146
二、畜牧业强县 151
第三节 做项目 157
一、项目类型及资金使用情况 157
二、政府与农民的偏好差异 165
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雁过拔毛” 168
第四节 部门创收 170
一、乱收费 170
二、乱罚款 172
三、权力买卖 179
第五章 “压力型体制”的运行及其减压机制 182
第一节 行政目标的确定与完成 182
一、行政目标的确定 183
二、行政目标的完成 186
第二节 任务评价机制 192
一、年度考核 193
二、检查 202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的减压机制 205
一、诉苦 205
二、造假 207
三、关系 208
四、其它“潜规则” 209
结论 211
一、县域政治运行的两个基本逻辑是“压力型体制”和“地方政府企业化” 211
二、两个逻辑相互挤压、纠结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职能无法有效转变的主要原因 219
三、政策建议 220
参考文献 223
附录一 235
附录二 237
附录三 241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