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本质与翻译标准研究综述(1977—2007)&杨晓荣 1
一、多棱镜下的翻译本质:译学基本问题探索 15
1.论翻译的转换单位(1992)&罗选民 15
2.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2000)&谢天振 26
3.论译者的身份(2000)&田德蓓 39
4.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锺书的“不隔”说(2005)&蔡新乐 50
5.翻译普遍性研究反思(2006)&黄立波 王克非 67
6.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和修正(2007)&刘绍龙 79
7.论翻译语境(2007)&李运兴 92
8.翻译研究领域的“功能”概念(2007)&张美芳 钱宏 108
二、翻译价值观:对翻译标准的不懈追求 127
9.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382)&道安 127
10.《天演论》译例言(1898)&严复 130
11.《高老头》重译本序(1951)&傅雷 134
12.林纾的翻译(1964)&钱锺书 137
13.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1976)&赵元任 162
14.重神似不重形似——严复以来的翻译理论(1981)&刘靖之 176
15.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1983)&罗新璋 189
三、翻译价值观:多元视野中的翻译评价 207
16.翻译原则再议(1979)&刘重德 207
17.建议开展口译工作的研究(1983)&李越然 218
18.等值翻译初探(1984)&吴新祥 李宏安 223
19.论等效翻译(1986)&金隄 241
20.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989)&辜正坤 257
21. 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关于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1999)&杨晓荣 307
22.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1999)&郑海凌 319
23.新世纪的新译论(2000)&许渊冲 331
24.古籍英译当求明白、通畅、简洁——纪念“信、达、雅”提出一百周年(2000)&潘文国 341
25.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2001)&朱志瑜 359
26.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2001)&杨晓荣 375
27.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2002)&孙致礼 387
28. 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2004)&王东风 403
29.反思“通顺”——从诗学的角度看“通顺”在文学翻译中的副作用(2005)&王东风 422
30.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学视域下翻译批评标准问题探讨(2007)&吕俊 435
四、 翻译价值观:对翻译的伦理学探究 451
31.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1997)&刘英凯 451
32.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1999)&张南峰 468
33.“作者死了”吗?——论文学翻译中原作者之地位(2001)&葛校琴 482
34.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2006)&王友贵 491
35.从“忠实于源文本”到“对源语文化负责”:也谈翻译规范的重构(2006)&刘亚猛 507
36.译者的职责(2007)&孙致礼 523
37.翻译伦理的理论审视(2007)&汤君 534
附录:重要论著索引 549
编后记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