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特载 11
大事记 25
第一编 政区 79
第一章 历史沿革 79
第一节 境域 79
第二节 建置 80
第三节 县名 82
第二章 位置与区划 83
第一节 地理位置 83
第二节 行政区划 83
第三章 县城 86
第一节 老城区 86
第二节 地理位置 87
第三节 城区变迁 88
第四节 城区建设 88
第五节 主要基础设施 89
第四章 乡镇 94
第一节 商都镇 94
第二节 小海子镇 96
第三节 十八顷镇 99
第四节 大黑沙土镇 101
第五节 屯垦队镇 102
第六节 西井子镇 104
第七节 西坊子乡 105
第八节 玻璃忽镜乡 107
第九节 三面井乡 108
第十节 三虎地乡 109
第十一节 大南坊子乡 110
第十二节 卯都乡 112
第十三节 格化司台乡 113
第十四节 大拉子乡 115
第十五节 大库伦乡 11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21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地形 121
第一节 地质 121
第二节 地貌 124
第三节 地形 125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128
第一节 气候特征和四季特征 128
第二节 气象要素 130
第三节 物候 137
第三章 水文 139
第一节 地表水 139
第二节 地下水 142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146
第一节 土壤 146
第二节 植被 148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51
第一节 土地 151
第二节 矿产 152
第三节 能源 154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 154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55
第一节 主要灾害 155
第二节 灾害编年 156
第三编 人口 民族 宗教 165
第一章 人口 165
第一节 人口源流 165
第二节 人口变化 167
第三节 人口分布 168
第四节 人口密度 169
第五节 人口构成 170
第六节 人口数量 173
第七节 人口普查 175
第八节 人口控制 177
第二章 民族 183
第一节 源流与人口 183
第二节 民族工作 189
第三节 民族关系 190
第四节 机构 190
第三章 宗教 191
第一节 宗教种类与分布 191
第二节 宗教场所 194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 199
第四编 民情习俗 方言民谚 203
第一章 家庭 203
第一节 婚姻 203
第二节 家庭结构 205
第三节 家庭关系 205
第四节 家庭职能 206
第二章 人民生活 207
第一节 农民生活 208
第二节 城镇职工生活 210
第三章 民俗 212
第一节 衣食住行 212
第二节 时令节日 221
第三节 礼仪 227
第四节 婚丧嫁娶 230
第五节 陋习与禁忌 237
第四章 社会新风 241
第一节 婚礼风尚 242
第二节 街道风范 242
第五章 方言 247
第一节 汉族方言 247
第二节 察哈尔蒙古族方言 285
第六章 民谚 288
第一节 民谣 童谣 288
第二节 谚语 289
第三节 歇后语 291
第四节 民间俗语 294
第五编 农业(水产养殖) 299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99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29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300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301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304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305
第二章 体制改革 306
第一节 稳定完善责任制 306
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 307
第三节 实施二轮土地承包 307
第四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08
第五节 农村税费改革 308
第六节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309
第七节 农电体制改革 310
第八节 农村劳务输出 310
第三章 农业生产 311
第一节 垦务 311
第二节 耕地面积 312
第三节 农作物品种 313
第四节 农作物种植结构 317
第五节 农作物产量 320
第四章 农技农艺 324
第一节 土壤改良和保护 324
第二节 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325
第三节 肥料利用 326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328
第五节 农业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 330
第五章 农业机具 331
第一节 传统农具 331
第二节 动力机械 332
第六章 农业管理 334
第一节 农业机构设置 334
第二节 农业综合服务单位 335
第三节 农机管理与服务 336
第四节 农机经销 336
第五节 农机市场与安全监理 337
第七章 水产养殖 338
第一节 水面 338
第二节 水生动、植物 339
第三节 养殖与捕捞 340
第四节 机构与管理 342
第六编 畜牧业 345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345
第一节 私有制 345
第二节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 345
第三节 草畜承包责任制 346
第二章 体制改革 347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 347
第二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48
第三节 牧业税费改革 348
第三章 草场 349
第一节 草牧场资源 349
第二节 草牧场建设 350
第三节 饲草饲料 351
第四节 草牧场保护和管理 354
第四章 畜禽品种及改良 355
第一节 畜禽品种 355
第二节 畜禽改良 357
第五章 疫病防治 359
第一节 主要常发疫病 359
第二节 预防与治疗 361
第六章 畜禽饲养与效益 363
第一节 畜禽饲养 363
第二节 畜禽饲养量 365
第三节 产量与产值 365
第七章 管理与服务 367
第一节 机构 367
第二节 综合服务 367
第三节 动物检疫 370
第七编 林业 373
第一章 林业发展 37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状况 37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设发展 373
第二章 林业改革 378
第一节 稳定完善责任制 378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 379
第三节 林业税费改革 380
第四节 林业服务体系建设 380
第五节 林权 林政 381
第三章 林业资源 382
第一节 面积 382
第二节 蓄积 384
第三节 资源特点及发展趋势 385
第四章 经营管理 386
第一节 封山育林 386
第二节 退耕还林 386
第三节 分类经营 387
第四节 采伐利用 387
第五节 护林防火 388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389
第五章 沙漠化防治 393
第一节 沙漠化进程 393
第二节 沙漠化土地分布及其危害 394
第三节 沙漠化土地防治 394
第六章 机构与服务 396
第一节 机构 396
第二节 综合服务 396
第八编 水利 403
第一章 水利发展 40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情况 403
第二节 共和国成立后的开发建设 403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水利的恢复发展 404
第二章 水利改革 406
第一节 体制改革 406
第二节 结构调整 407
第三节 服务体系建设 408
第三章 水利工程 408
第一节 饮水工程 408
第二节 蓄水工程 409
第三节 提水工程 410
第四节 防洪工程 410
第五节 灌溉工程 411
第四章 水利机械 413
第一节 打井机具 413
第二节 灌溉机具 413
第五章 灌溉 414
第一节 灌溉面积 414
第二节 灌溉方式 414
第六章 水土保持 415
第一节 水土流失 415
第二节 保护与治理 416
第七章 水利管理 419
第一节 机构 419
第二节 工程设施与养护管理 420
第三节 水利资金管理 421
第九编 乡镇企业 425
第一章 经营体制 425
第一节 社队企业 425
第二节 体制过渡 426
第三节 企业改制 427
第二章 企业类型 428
第一节 乡(村)办集体企业 428
第二节 联办企业 432
第三节 个体私营企业 434
第三章 经济效益 439
第一节 产品 产量 439
第二节 效益 指标 440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440
第一节 机构 440
第二节 管理 441
第十编 工业 445
第一章 工业体制 445
第一节 个体(私营)手工业 445
第二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445
第三节 国营工业 446
第四节 县属集体工业 447
第五节 非公有制企业 448
第二章 体制改革 450
第一节 承包经营 450
第二节 资产经营与股份制 451
第三节 破产 收购 拍卖 452
第三章 行业门类 452
第一节 食品业 452
第二节 机械修造业 454
第三节 建材业 456
第四节 轻纺皮革业 457
第五节 电业 460
第六节 化工业 464
第四章 经济效益 464
第一节 产品 产量 464
第二节 效益 指标 470
第五章 管理 472
第一节 机构 472
第二节 企业管理 472
第三节 人才引进与培训 474
第十一编 交通 479
第一章 公路 479
第一节 概述 479
第二节 线路 479
第三节 桥梁 488
第四节 养护 490
第五节 运输 493
第六节 交通管理 496
第二章 铁路 501
第一节 线路与站点 501
第二节 客货营运 502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 502
第十二编 邮电 505
第一章 历史沿革 505
第一节 古代通信 505
第二节 近现代通信 505
第三节 当代通信 507
第二章 体制改革 507
第一节 邮政局 507
第二节 网通分公司 508
第三节 内蒙古移动通信公司商都营业部 508
第三章 邮政经营 509
第一节 邮路 509
第二节 设备 510
第三节 业务 512
第四章 电信经营 514
第一节 设备 514
第二节 网络建设 516
第三节 业务 519
第五章 邮电管理 52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522
第二节 财务管理 523
第三节 物资设备管理 524
第四节 劳动管理 524
第五节 质量管理 525
第六节 技术革新 526
第七节 安全保卫 526
第八节 机构 526
第十三编 城建 环保 国土资源 531
第一章 城镇建设 531
第一节 规划与建设 531
第二节 工程设计与建设 532
第三节 市政设施与管理 534
第二章 乡村建设 535
第一节 规划 535
第二节 住宅建设 536
第三章 房产管理 53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7
第二节 房产管理 537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538
第四节 居住面积 538
第四章 环境保护 539
第一节 环境污染 539
第二节 污染治理 541
第三节 生态保护 542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 543
第一节 土地管理 543
第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 546
第六章 管理机构 547
第一节 城建管理机构 547
第二节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547
第三节 国土资源管理机构 548
第十四编 商贸粮油 551
第一章 商业体制 551
第一节 私营商业 551
第二节 国营商业 552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553
第四节 非公有制商业 554
第二章 商品购销 556
第一节 生产资料 556
第二节 农副产品 557
第三节 日用百货 557
第四节 五金交电 558
第三章 饮食服务 559
第一节 饮食业 559
第二节 服务业 560
第四章 商贸市场 561
第一节 集市 561
第二节 庙会 562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562
第四节 城镇市场 563
第五节 农村市场 564
第五章 商贸管理 565
第一节 机构 565
第二节 体制改革 565
第三节 行政管理 567
第六章 对外贸易 567
第一节 出口产品 567
第二节 经营体系 569
第三节 机构 569
第七章 专卖商业 570
第一节 石油 570
第二节 烟草 571
第三节 医药 573
第四节 物资 577
第五节 盐业 579
第八章 粮油 580
第一节 粮食购销 580
第二节 粮油供应 583
第三节 储备与加工 586
第四节 机构与体制改革 588
第十五编 财政 税务 593
第一章 财政 593
第一节 体制 593
第二节 机构 596
第三节 财政收入 597
第四节 财政支出 606
第五节 监督与管理 612
第二章 税务 615
第一节 税收体制 615
第二节 机构 620
第三节 税种 税率 621
第四节 税收收入 632
第五节 税务管理 634
第十六编 金融 保险 641
第一章 金融 641
第一节 体制与改革 641
第二节 机构 643
第三节 货币 646
第四节 主要业务 653
第五节 债券 国库券 金库 659
第六节 监管 监察 稽核 660
第二章 保险 663
第一节 机构 663
第二节 财产保险 664
第三节 人寿保险 665
第十七编 国有资产管理 669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669
第一节 机构 669
第二节 管理 669
第二章 资产总额 670
第一节 固定资产 670
第二节 流动资产 671
第三节 其他资产 671
第三章 资产分布 671
第一节 文教卫生 671
第二节 行政机关 672
第三节 公检法 672
第四节 社会福利 672
第五节 工交城建 672
第六节 商业 粮食 673
第七节 农林牧水 673
第四章 清产核资 673
第一节 行政部门 673
第二节 事业单位 675
第三节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677
第十八编 经济综合管理 68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681
第一节 体制与改革 681
第二节 机构 682
第三节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683
第二章 统计管理 688
第一节 机构 688
第二节 业务工作 689
第三节 主要业绩 689
第三章 审计监督 690
第一节 机构 690
第二节 国家审计 690
第三节 社会内部审计 691
第四节 审计监督 692
第四章 工商物价管理 692
第一节 机构 693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693
第三节 企业登记与管理 695
第四节 经济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699
第五节 物价改革 701
第六节 物价管理 705
第五章 技术监督管理 706
第一节 机构 706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 706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 708
第十九编 政党 群团 71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71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711
第二节 中共商都县委员会 714
第三节 党务工作 730
第四节 纪律检查 750
第五节 政法工作 752
第二章 群众团体与社会团体 753
第一节 工会 753
第二节 贫协 756
第三节 共青团 757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761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 764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766
第七节 红十字会 767
第八节 其他社会团体 768
第二十编 政权 政协 771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地方组织 77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771
第二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771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772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 777
第五节 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 778
第六节 主要工作 780
第二章 地方政府 781
第一节 民国初期地方政权 78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伪政权 782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 783
第四节 国民党地方政府 784
第五节 人民政府 785
第三章 人民政协地方机构 800
第一节 政协委员 800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 800
第三节 内设机构 805
第四节 主要工作 805
第二十一编 公安 司法 811
第一章 公安 811
第一节 机构 811
第二节 专项斗争 812
第三节 治安管理 815
第四节 治保工作 816
第五节 户籍管理 817
第六节 刑事侦察 817
第七节 监所管理 820
第八节 交通管理 821
第九节 森林公安 826
第十节 消防管理 826
第二章 检察 827
第一节 机构 82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828
第三节 经济检察 829
第四节 法纪检察 829
第五节 监所检察 82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830
第七节 信访工作 830
第三章 审判 831
第一节 机构 831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832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833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 833
第五节 申诉复查 834
第六节 信访调解 835
第七节 执行 835
第八节 审判监督 83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836
第一节 机构 836
第二节 法制宣传 837
第三节 调解 838
第四节 律师 839
第五节 公证 839
第二十二编 民政 扶贫 843
第一章 民政 843
第一节 村级组织 843
第二节 优抚安置 849
第三节 抗灾救灾 853
第四节 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856
第五节 婚丧管理 862
第六节 其他工作 863
第七节 机构 872
第二章 扶贫 873
第一节 农牧业基础建设 873
第二节 社会帮扶 874
第三节 扶贫措施 877
第四节 机构 880
第二十三编 劳动人事 883
第一章 劳动管理 883
第一节 劳动用工制度与改革 883
第二节 就业安置管理 884
第三节 劳务市场 886
第四节 劳动培训 886
第五节 安全生产 887
第六节 职工社会保险 889
第七节 劳动监察 891
第八节 劳动争议仲裁 892
第九节 机构 892
第二章 人事管理 892
第一节 人员编制 892
第二节 干部队伍与管理 896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902
第四节 职称评聘 903
第五节 机构 904
第三章 工资福利 905
第一节 工资制度改革 905
第二节 干部职工工资奖金 906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及工资福利 909
第四章 社会保障 910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910
第二节 养老保险 911
第三节 医疗保险 911
第二十四编 军事 915
第一章 驻军与地方武装 915
第一节 驻军 915
第二节 地方武装 916
第二章 兵役制度 92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兵役制度 92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役制度 921
第三章 民兵 92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923
第二节 军事训练 925
第三节 训练基地建设 926
第四节 武器装备、管理及维修 927
第五节 民兵活动 928
第四章 战事 929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 929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 930
第五章 人民防空 934
第一节 机构 934
第二节 人防工程及通信警报 934
第三节 人防队伍与训练 935
第六章 国防教育 935
第一节 学校教育 935
第二节 社会宣传 936
第二十五编 教育 939
第一章 机构与改革 939
第一节 机构 939
第二节 发展与改革 939
第二章 普通教育 941
第一节 幼儿教育 941
第二节 小学教育 943
第三节 中学教育 947
第四节 高等教育 951
第三章 民族教育 952
第一节 蒙古族小学 952
第二节 回族小学 953
第四章 专业教育 954
第一节 师范教育 954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955
第五章 成人教育 957
第一节 干部、职工教育 957
第二节 农牧民教育 958
第三节 函授教育 960
第六章 师资 961
第一节 教师队伍 961
第二节 师资培训 962
第七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 964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设施建设 964
第二节 勤工俭学 966
第二十六编 科技 气象 973
第一章 科学技术 973
第一节 机构与改革 973
第二节 科技普及 974
第三节 科学研究 985
第四节 科技推广 988
第五节 科技组织 991
第二章 气象 993
第一节 机构 993
第二节 气象设备 993
第三节 气象工作 993
第二十七编 文化艺术 997
第一章 群众文化 997
第一节 文化宣传 997
第二节 业余文化 998
第三节 传统娱乐 1000
第二章 文化单位与艺术团体 1002
第一节 文化单位 1002
第二节 艺术团体 1005
第三章 文艺创作 1007
第一节 文学 1007
第二节 美术书法 1012
第三节 音乐舞蹈 1015
第四章 文化管理 1016
第一节 机构 1016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 1016
第三节 基层文化建设 1017
第四节 管理 1017
第五章 文物古迹 1020
第一节 古生物化石 1020
第二节 历史文物 1021
第三节 历史古迹 1023
第四节 机构 1026
第二十八编 档案 组织史 地方志 1029
第一章 档案 1029
第一节 机构 1029
第二节 接收 保管 利用 1029
第三节 业务指导与培训 1031
第四节 行政执法 1032
第二章 组织史 1032
第一节 机构 1032
第二节 征集 1033
第三节 编研 1033
第三章 地方志 1034
第一节 机构 1034
第二节 县志编修 1035
第三节 资料收集 1036
第二十九编 媒体 1039
第一章 广播 1039
第一节 广播台站 1039
第二节 设施与线路 1040
第三节 优秀节目 1041
第二章 电视 1041
第一节 电视台 差转台 1041
第二节 有线电视 1043
第三节 设施与线路 1044
第四节 优秀节目 1044
第三章 报刊 1045
第一节 报纸 1045
第二节 刊物 1047
第三节 新闻队伍 1047
第四章 管理机构与改革 1047
第一节 机构 1047
第二节 管理与改革 1048
第三十编 体育 1051
第一章 群众体育 1051
第一节 民间体育 1051
第二节 职工体育 1054
第三节 农牧民体育 1055
第四节 学校体育 1055
第二章 竞技体育 1056
第一节 竞赛活动 1056
第二节 竞赛记录 1056
第三章 体育培训 1060
第一节 业余体校 1060
第二节 人才输送 1060
第四章 管理 1060
第一节 机构 1060
第二节 设施 1061
第三十一编 医疗卫生 1065
第一章 机构与改革 1065
第一节 机构 1065
第二节 医疗改革 1070
第二章 队伍建设 1071
第一节 医疗队伍 1071
第二节 教育与培训 1072
第三章 医药 1073
第一节 中医中药 1073
第二节 西医西药 1074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 1075
第四节 著述 1075
第五节 医政管理 1077
第四章 卫生 1077
第一节 卫生防疫 1077
第二节 计划免疫 1080
第三节 妇幼保健 1081
第四节 食品卫生 1081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1083
第五章 医药管理 1085
第一节 私营医药管理 1085
第二节 公私合营药号管理 1088
第三节 药材管理 1088
第四节 药品检验监管 1090
第三十二编 精神文明建设 1094
第一章 文明创建活动 1094
第一节 文明单位 1094
第二节 文明社区 1095
第三节 文明村镇 1095
第四节 教育基地 1097
第二章 公民行为规范 1098
第一节 理想信念 1098
第二节 思想道德 1099
第三节 教育与法制 1100
人物 1103
一、传略 1103
二、简介 1107
三、名录 1145
附录 1203
一、文献辑存 1203
二、历史碑记 1266
三、商都县各部局委办(含条管单位)历任主要领导名录 1268
四、商都县各乡镇(区、公社)历任主要领导名录 1301
五、《商都县志》图表索引 1347
六、《商都县志》编修始末 1353
七、上届《商都县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人员名单 1357
八、编后记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