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谭文丽,文莉主编;周小山,严先元从书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1429797
  • 页数:1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编写者根据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对语文的课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共同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四章,分别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课堂学习四个部分。

第一章 课程目标 1

问题一:语文课程目标是什么,它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什么关系 1

一、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1

二、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关系 2

问题二:小学语文新课程提出了怎样的总目标 3

一、总目标体现了“三个维度”的相互融合 3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5

问题三:怎样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阶段目标 6

一、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6

二、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7

三、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7

四、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8

问题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程目标中处于什么地位 10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 10

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11

问题五: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双基”目标有哪些新意 11

一、从过去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到现在“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1

二、从过去单一的能力或知识要求到现在整合的、综合的能力和知识要求 12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

四、注重语言积累,强调语感与体会感悟的方法 12

五、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3

问题六:“过程与方法”目标怎样具体体现 13

问题七:如何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16

一、语文课程目标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6

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感染作用 17

第二章 课程内容 21

问题一:什么是课程内容 21

一、什么是教材内容 21

二、什么是语文课程内容 21

问题二:影响课程内容的因素有哪些 22

问题三: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内容有哪些新特点 23

一、内容大量更新 23

二、内容更强调综合化 24

三、内容有更多的选择性 24

问题四:课程内容体现在哪些课程文件里 25

一、体现在课程标准里 25

二、体现在教材中 26

问题五:课程标准是什么?它和教学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27

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比较 27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 29

问题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2

一、什么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2

二、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3

第三章 教学活动 44

问题一:怎样理解“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44

一、教学是课程内容得以落实的主阵地 44

二、教学是课程理念得以实现的实验场 45

三、教学是课程目标得以达成的主渠道 46

问题二:新课改的教学活动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47

一、课程与教学:相互作用、有机整合 47

二、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共同发展 47

三、文本与经验:交融互补、建构“意义” 49

四、知识与素质:促进转化、整体发展 49

问题三:新课程对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50

一、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51

二、积极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51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53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54

问题四: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什么新特点 55

一、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 55

二、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56

三、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 57

问题五:如何看待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活动程序 58

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程序 58

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活动程序 59

问题六: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具备哪些新的特点 62

一、民主对话性 62

二、自主探究性 63

三、情感导向性 64

四、实践性 64

五、开放性和内在统一性 65

问题七:怎样认识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教学方法 65

一、传承与发展 65

二、该讲则讲 66

三、仍须训练 67

问题八:新课程实施中,新的教学方法还应当如何改进 69

一、展示型 69

二、平等对话型 70

三、合作型 70

四、自主探究型 70

五、游戏竞赛型 71

问题九: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吗 72

一、课堂教学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 72

二、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72

问题十: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如何改革与创新 75

一、建构多姿多彩的班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75

二、成立互助合作的“小团体”学习组织 76

三、构建社会生活实践的“大课堂” 77

第四章 课堂学习 79

问题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79

一、新的课堂学习要联系生活 79

二、新的课堂学习要体现生命意识 80

三、新的课堂学习要注重生成 81

问题二:什么是学习方式,它和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 82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82

二、什么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 84

问题三: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85

一、为什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5

二、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86

三、倡导自主学习要注意什么 87

问题四:新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88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师生关系如何协调 89

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 90

三、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还有哪些有效的途径 91

问题五:探究性学习的要义是什么 92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方式 92

二、怎样区别研究与探究 92

三、探究性学习有何特点 92

四、强调探究性学习是否否定接受式学习 94

问题六: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组织 95

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怎样组织探究性学习 95

二、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各领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 97

问题七:什么是“合作学习”,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102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102

二、合作学习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 103

问题八: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104

一、有效组织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序 104

二、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105

问题九:新课程如何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108

一、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就要实现学生学习行为的个性化 108

二、语文课堂学习中如何开掘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109

问题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教学方式、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有什么关系 111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材的呈现方式发生转变 111

二、教师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服务 112

参考文献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