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的缘起:疑惑、现象 1
二 研究背景 9
三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四 我的立场和自省 25
五 本书的结构 27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概念框架 30
一 儿童和童年 30
二 儿童权利与父母权利 34
三 虐待儿童及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39
四 儿童养育、身体虐待与社会文化差异 47
五 研究虐待儿童的理论模式与社会文化视角 51
六 亲子关系、权力关系 54
七 儿童的声音与父母/成人的声音 58
小结 60
第三章 探索的路径:研究方法论 62
一 为何选择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63
二 研究地点与研究过程 65
三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73
四 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76
五 反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 88
六 研究伦理和法律问题 92
七 研究的可信性与局限性 94
八 资料的分析和呈现 96
小结 99
第四章 北京当代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 100
一 亲子之间的感情关系:父母和孩子的相互责任 101
二 亲子之间的感情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关注” 112
三 亲子之间的权力关系 125
四 转型期父母:管教的难题与“虐待儿童”的风险 135
小结 142
第五章 虐待儿童:父母的建构 144
一 父母对打孩子的解释和态度 144
二 父母对虐待儿童的意义建构 160
三 亲子关系对父母建构“虐待儿童”的影响 170
小结 176
第六章 虐待儿童:儿童的建构 178
一 儿童挨打的经验和态度 178
二 儿童对虐待儿童的意义建构 193
三 亲子关系对儿童建构“虐待儿童”的影响 202
小结 211
第七章对“虐待儿童”的中国式诠释与比较 213
一 儿童观点与父母观点的相似性分析 214
二 儿童观点与父母观点的差异性分析 226
三 虐待儿童问题上的“迷思” 234
小结 242
第八章 中国儿童权利保护:反思和启示 244
一 反省成人有关“儿童”的传统观念 244
二 质疑父母打孩子:也谈“为了孩子好”和“儿童的最大利益” 248
三 警惕“学业虐待” 253
四 全球化下的虐待儿童问题 256
五 对中国儿童保护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启示 270
小结 283
附录 访谈纲要和焦点小组讨论主题 286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