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得之学”的主体哲学 1
第一节 从“未得”到“有得” 2
一 何谓“自得” 2
二 从“未得”到“有得” 5
三 儒道“自得”之比较 7
第二节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 9
一 “虚明静一”之心 10
二 “心居万物之上” 13
三 “自然之乐乃真乐” 17
第三节 心无内外理无内外 25
一 天道与人道 26
二 道为天地之本 28
三 心无内外,理无内外 32
第四节 “天地间一气” 42
一 “天地间一气” 42
二 “万化自流形” 46
三 “神气人所资” 51
第二章 “自然为宗”的方法论哲学 55
第一节 “自然者天之理” 55
一 “自然为宗”的提出 55
二 何谓自然 58
第二节 “此学以自然为宗” 63
一 自然与安排 64
二 自然与主静 67
三 自然与主敬 71
四 自然与主动 75
五 自然与致虚 79
六 自然与勿忘勿助 83
七 自然与戒慎恐惧 87
八 自然与读书 89
第三节 儒道“自然”之比较 93
一 “自然为宗”与道家 94
二 “自然为宗”与儒家 98
第三章 “立诚以为始”的道德哲学 104
第一节 “习与性成”的人性论 104
一 “习与性成” 104
二 “立诚以为始” 112
第二节 “在德不在物”的道德规范 115
一 “在德不在物” 116
二 立志与惜时 124
第三节 “孝亲为大”的道德关系 127
一 “孝亲为大” 127
二 “与人交无生死炎凉之别” 134
三 “万金论买邻” 139
第四章 “士不居官终爱国”的政治哲学 143
第一节 “士不居官终爱国”的爱国情怀 143
一 “忧道非忧贫” 144
二 “只缘我自爱江山” 152
第二节 “无负于斯世斯民”的民本思想 158
一 “充是心足以保四海” 159
二 “州亡州复在民” 166
第三节 “痛惩贪黩”的清廉政治 173
一 “瓦砾视黄金,贪泉亦清泚” 173
二 “不要诸司费俸钱” 176
第五章 “学贵知疑”的教育哲学 180
第一节 “淑人心,正风俗,扶世教” 180
一 “人之贤否存乎教” 181
二 “以我观书,随处得益” 188
第二节 “学贵知疑”的创新精神 194
一 “读书不为章句缚” 194
二 “学贵知疑” 198
第三节 尊师爱生的师生情感 201
一 尊师重道的精神 201
二 爱生重教的精神 206
第六章 白沙心学与岭南文化特征 213
第一节 白沙心学与道家文化 213
一 “争知白沙子,不是南华山” 214
二 “有人窗下读《南华》” 217
第二节 白沙心学与佛教文化 225
一 “佛者空诸有” 225
二 “吾儒亦有空” 231
第三节 白沙心学与程朱理学和陆九渊心学 236
一 “是外非内”与“是内非外” 237
二 “无内无外”、“内外合一” 242
主要参考书目 250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