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勤求博采,九流十家 5
第一章 道法自然——道家 5
第一节 明道以养生——道家哲学浅释 5
第二节 老子的养生哲学 7
第三节 庄子的养生智慧 9
第四节 身边的道家养生经 11
第二章 修身齐家——儒家 17
第一节 爱人以长寿——儒家思想撮要 17
第二节 圣人的教诲 18
第三节 孟子论养生 21
第四节 儒者亦医 25
第三章 墨守成规——墨家 26
第一节 墨守成规,兼爱苍生——简谈墨家思想 26
第二节 从墨家思想看中医学养生 28
第四章 朴素辨证——法家 35
第一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辨证的方法论 35
第二节 法家的养生启示 36
第五章 因人制宜——名家 43
第一节 逻辑游戏——名副其实的哲学 43
第二节 从名家思想看中医学养生——含有辨证因素的观察和分析 45
第六章 五行阴阳——阴阳家 53
第一节 太极两仪——双鱼的乾坤 53
第二节《易经》中的养生奥义 56
第三节 阴阳养生发微 60
第七章 连天合人——纵横家 63
第一节 天时地利俱合人——纵横捭阖自一家 63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养生谋略——从纵横家思想看中医学养生 66
第八章 吉祥三宝——杂家 72
第一节 触类旁通——杂家风貌概观 72
第二节 淮南春秋养生法 74
第九章 药食同源一——农家 81
第一节 民本爱民——农家思想精要 81
第二节 农家思想与中医学养生 85
第十章 青史传医——小说家 91
第一节 街头巷尾又一流——小说家概略 91
第二节 历史长河医作舟 93
中篇 各家医说,厚德济生 103
第一章 养生溯源——上古医学 103
第一节 神农尝百草,得茶解百毒 103
第二节 是药三分毒 106
第三节 汤药煎服有讲究 108
第四节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111
第二章 治病之本——伤寒学派 112
第一节 温毒五大证 112
第二节 防病治病,巧用石膏 114
第三节 感冒的家庭防治 116
第四节 天天泡脚,胜于吃药 120
第三章 热用寒凉——河间学派 124
第一节 保养身体莫上火 124
第二节 夏天一碗绿豆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127
第三节 糖尿病的日常保健 130
第四章 调理脾胃——易水学派 133
第一节 用药归经,有的放矢 133
第二节 后天之本重脾胃 135
第三节 补中益气身体健 137
第四节 四季脾旺不受邪 139
第五节 胃不和则卧不安 140
第五章 祛邪事亲——攻邪学派 144
第一节 以攻为守亦保身 144
第二节 四季补益有诗情 146
第三节 实用方法调二便 149
第六章 滋阴降火——丹溪学派 153
第一节 阴不足论与失眠 153
第二节 保胎益母有良方 157
第三节 六味地黄加减配,大同小异有专长 159
第七章 脾肾并重——温补学派 163
第一节 打开人体生命之门 163
第二节 先天也需后天养 165
第三节 小儿保健有妙招 169
第八章 攻伐戾气——温病学派 173
第一节 智斗小儿水痘斑疹病 173
第二节 从容面对传染病 176
第三节 银翘解毒散,清解上焦疴 179
下篇 男女老少,药膳饮食 185
第一章 男女老少 185
第一节 中医文化之于男性健康——男人哭吧不是错 185
第二节 中医文化之于女性健康——女人不哭 194
第三节 中医文化之于老年健康——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1
第四节 中医文化之于少儿健康——少年强则中国强 211
第二章 药膳饮食 222
第一节 吃荤食素 222
第二节 饮酒品茶 230
第三节 饮食节制与禁忌 242
第四节 医食同源与药膳 247
附录 食疗歌诀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