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长寄语 1
二 人生轨迹 27
(一)开发生命:我的60年教育之旅 28
(二)在教学研究前沿的开拓——访小学语文教研员周一贯 35
(三)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记绍兴县教研室副主任周一贯同志 39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44
(五)周一贯和他的“疯狂语文” 50
(六)教学写作,语文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答《小学语文教师》记者问 54
(七)留住传统经验的“根”——周一贯老师访谈录 63
(八)新“训练”观:贴近生命的“无痕”之境——浙江省特级教师周一贯访谈 69
(九)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折点上&——周一贯老师访谈 79
(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访谈录 89
三 教育理念 101
(一)一分为三:让对立的“二”和合于生命发展之“三” 102
(二)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 125
(三)生本课堂:教育的原点思维 135
(四)从“生本”到“童本”:小学语文教学的求本之道 143
(五)60年:小学作文教改皈依童真本色的求索 150
(六)语文课堂,多一点辩证法 166
附:并不完美的创意 172
四 治学之道 179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走“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180
(二)厚积薄发亦教亦研——教学研究资料的积累和运用 187
(三)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 193
(四)以鲁迅的儿童阅读理念瞻观今日 202
(五)鲁迅:读图时代应当仰望的背影 208
(六)把鲁迅还给儿童 213
附:周一贯语文教育思想研讨提要 216
五 同仁评说 223
师友传情 224
从教盈甲子 立言周一贯 224
试论周一贯先生的学术创新品格 228
难忘那一场报告 233
周一贯老师和他的教学软设计 234
“谢谢您了,周老师!” 237
一棵树 239
年轻的老头 241
“沉潜之道”才是“成功之道” 243
感怀一位智者 245
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248
不老的老师 254
我是幸运的 256
激情飞扬 258
仰望一棵常青树 261
简论“周一贯研究性阅读”的专题提炼策略 263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思想漫读 267
周一贯先生的学术魅力 274
略论周一贯语文阅读教学思想的特征 277
求索·创新·引领 284
试论周一贯课改十年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贡献 290
新秀慰勉 295
循循善诱而茅塞顿开 295
师泽 296
这三年 297
我走进“研读” 299
生命在磨砺中走向辉煌 300
听周一贯老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主流价值观的坚守》讲学有感 305
无私纯洁的师爱 307
“弹性”的思维收获“弹性”的课堂 308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 309
期待着下一次 311
一路高歌 312
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您” 315
一生中最好的机遇 316
周老师的“新”与“旧” 318
执著的追求 320
坚守信念需要勇气与底气 321
“的”的故事 323
珍藏心中 325
有效,课堂教学的生命 327
在周一贯先生70寿辰暨从教5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30
恩师是一盏明灯 332
受益的不只是老师 333
走近周老师 334
希望花开 335
心语 337
幸福之旅 338
我思故我在 343
导航之灯 346
一座永远的“风向标” 347
感谢导师 351
先生周一贯 352
高效,课堂的永恒主题 355
又一个十年 357
大师很远,周一贯很近 358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62
走近吾师 363
听周一贯老师学术报告散思 364
跟随周老师 366
感谢一生有“您”——敬爱的周老师 371
有感于周一贯的“本色语文” 373
怎能忘插柳之恩 375
插柳之恩终身不忘 376
丰碑 377
对先生《“容膝斋”抒怀》之抒怀 378
读周一贯先生《九月:情满“三耕”族》有感 380
周老师,感谢您! 384
桃李满天下 386
领路人 387
授业白首君莫笑 桃李芬芳正当时 389
《绍兴日记》之三:走近大师周一贯 392
让学生喊出:学习是快乐的,我能行! 394
那天、那课、那人 395
充满生命活力的研究 396
于细微处现风范 399
绍兴县第三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 401
六 杏林笔耕 405
七 并非尾声 445
守望教育,“此心到处悠然”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