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节 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必要性 2
一 饮用水水源的概念 2
二 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4
第二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现状 8
一 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现状 8
二 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调控现状 16
第三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的意义 24
一 保护饮用水水源是保护人权的需要 24
二 保护饮用水水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4
三 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是“十一五”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7
四 保护饮用水水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7
五 保护饮用水水源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28
第一章 饮用水立法的理论基础 30
第一节 人权理论 30
一 人权理论概述 30
二 与饮用水相关的基础人权 3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44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44
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7
三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49
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50
五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52
六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科学发展理论 54
七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饮用水保护 55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论 56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论概述 56
二 自然的权利理论 61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63
四 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的饮用水保护——上升为法律的要求 66
第四节 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 67
一 公共物品理论 67
二 外部性理论 73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 76
第一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的必要性 77
一 保护饮用水是保障基本人权的最基本要求 77
二 通过立法保护饮用水水源是完善我国水资源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79
三 保护饮用水是保护环境的需要 81
四 保护饮用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幸福感的现实需要 82
五 保护饮用水是缓解我国严峻的饮用水保护形势的需要 83
六 保护饮用水是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 87
第二节 饮用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可行性 88
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为饮用水保护立法提供了契机 88
二 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为饮用水保护立法提供了物质基础 92
第三章 新《水污染防治法》及其拓展 103
第一节 新《水污染防治法》出台的背景 103
一 中国走近水污染临界点 104
二 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07
三 《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正过程 109
第二节 新《水污染防治法》的重大突破 110
一 监管制度方面的十大亮点 110
二 法律责任方面的十项突破 119
第三节 对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的基本评价 122
一 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的先进性 122
二 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的局限性 125
三 对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 131
第四节 新《水污染防治法》对饮用水水源立法的促进 136
一 新《水污染防治法》确立了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指导思想 137
二 增设专章保护饮用水水源,体现饮用水安全基本原则 137
三 新《水污染防治法》加重对饮用水污染行为的处罚 138
第四章 国外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借鉴 144
第一节 国外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概述 145
一 美国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 147
二 欧盟的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 152
三 加拿大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 155
四 日本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 156
第二节 国外主要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制度 157
一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158
二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制度 159
三 饮用水水源应急预警制度 161
四 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制度 162
五 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制度 162
六 公民诉讼制度 163
七 法律责任制度 164
第三节 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机制 165
一 美国 165
二 日本 166
三 法国 168
四 英国、西班牙和荷兰 169
第四节 国外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法的具体措施 170
一 法案保证“零排污” 170
二 水源保护地 171
三 建立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171
四 地下灌注保证废水处理 174
五 生态系统管理和集水区管理 175
六 水源保护区的建设 175
七 强化流域统一管理 177
第五节 国际社会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及其特点 178
一 国际社会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立法 178
二 国际社会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的特点 180
第五章 完善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制度体系的构想 182
第一节 管理体制设置 182
一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体制相关法律规定分析 182
二 我国现行水源保护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187
三 建构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体制的路径 191
第二节 基本原则创新 197
一 饮用水水源保护基本原则的功能 198
二 我国确立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199
三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创新 201
第三节 基本法律制度设计 216
一 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217
二 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制度 220
三 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 222
四 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预警制度 223
五 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应急制度 224
六 完善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法律保障制度 225
第六章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论证 234
第一节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管理 235
一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35
二 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经验 236
三 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7
第二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240
一 预警 241
二 应急 243
第三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专项资金制度 248
一 我国饮用水水源建立专项资金制度的必要性 248
二 国外饮用水水源专项资金制度的启示 250
三 建立饮用水水源专项基金制度的具体措施 251
第四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生态补偿制度 254
一 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及其理论基础 254
二 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的立法与实践支撑 256
三 国外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启示 257
四 构建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59
五 构建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具体措施 261
第五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法律责任制度 265
一 传统法律责任的完善 266
二 环境法律责任的拓展 269
第六节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 272
一 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的规定 273
二 在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中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制度 275
三 在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中确认和完善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278
四 在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中完善有关诉讼制度 279
主要参考文献 288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