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范式:“文学中的上海” 1
第一节 “城市文学”与“文学中的城市” 1
第二节 “文学中的城市”:经验、记忆抑或想象 5
第三节 文学中的上海想象:研究的观点、意义与策略 13
第二章 文学中的上海想象 17
第一节 民族、现代化与上海想象 17
一、民族国家想象与近代上海 17
二、关于上海的两大形象谱系 22
三、文化身份中的权力与想象叙述 30
第二节 百年来文学上海想象的历程 43
一、晚清的上海叙述 43
二、“五四”到30年代: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的表意系统 57
三、作为新中国国家意义的体现 73
四、从国家想象到全球化想象 80
五、上海想象的几个特点 82
第三章 茅盾的上海想象 85
第一节 理论要求与上海题材 85
一、对国家本质与动态的追踪 85
二、中国社会的“麻雀” 89
第二节 半殖民地中国国家文本——《子夜》论 93
一、经济中心性主导的文本格局 93
二、人物属性的现代性想象 98
第三节 《子夜》中的另一个上海 103
第四节 城市视角中的乡村想象 113
第四章 物质与消费意义的国际风格——早期海派的上海想象 119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呈现中的城市 119
一、异域想象 120
二、弥合种族、阶级、历史差异的共有空间 125
三、瞬间中的空间呈现方式 130
第二节 海派文学的法国想象 135
一、“法式”的消费性表述 136
二、“自我”与“他者”的共塑 143
三、“法国想象”与无法跨越的“第三世界性” 149
第三节 人物想象中的符码特征 153
一、人物体貌的西方特征 154
二、女性身体的新喻体 163
三、人物属性与关系的符号性、虚拟性 166
第四节 上海与乡土想象 177
一、虚拟的乡土 177
二、外化于城市的乡土 180
三、张爱玲等人:乡土作为城市史逻辑的一种 185
第五章 新中国形象与国家工业化——50—70年代文学中的上海想象 195
第一节 新上海城市形象的国家意义 195
第二节 血统论:上海的左翼历史逻辑 203
一、红色的上海 203
二、革命的城市史与家族史 211
第三节 断裂论:新旧上海的不同意义 214
一、上海资本主义的终结 215
二、空间意义上的新上海 22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城市的公共性想象与日常性的消失 228
一、城市私性生活形态的消亡 228
二、私人生活的资产阶级想象 232
三、公共性意义上的空间与时间 237
四、公共性建立的伦理学意义 241
第五节 工业题材与国家工业化的想象 244
一、巨型规模的工业题材文学生产 244
二、工业主义逻辑的全面建立 249
第六章 90年代:“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 259
参考书目 269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