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特点 1
一、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泛心论”色彩比较浓厚 2
二、气、理、道等概念兼摄价值本源 4
三、古代哲学概念中的经验性色彩比较明显 11
四、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多义性特点比较突出 16
第一章“道在瓦甓” 22
一、“道”具有物质属性 22
二、“道”蕴涵精神属性 26
三、道是价值本源 34
四、道是人生永恒意义和价值实现的境界 38
五、《老子》道论内在逻辑缺陷的弥补 45
第二章 天人之辨 53
一、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 53
二、“天行健”:《易传》天论的多重意蕴 69
三、董仲舒:“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75
第三章 气与阴阳 93
一、“气是自生自作”:竹书《恒先》气论考辨 93
二、“万物自生,皆禀元气”:王充元气说衡评 111
三、“太虚即气”:张载与巅峰状态的中国古代气学 138
四、继承与回复:王廷相气学思想的局限 164
第四章 中国古代气学的“接转” 177
一、气占:古代气学朝天象占方向的嬗变——以李淳风“军气占”为例 178
二、“敬德之学,出于横渠”:中国古代气学对朝鲜徐敬德之影响 193
三、反向格义:中国古代气学的“西化” 209
第五章理·心·性 222
一、“只是要正人心”:孟子“性善说”献疑 222
二、圣人之性·中人之性·斗筲之性 250
三、从“理先气后”到“理气合一” 265
第六章“孝为行仁之本”:儒家孝观念的发生与演变 287
一、孝观念源流考 288
二、“爱而敬”:孔子、曾子孝论发微 295
三、从“相责以善”到“父子不责善” 321
第七章 天经地义:儒家孝论正当性的哲学论证 332
一、“天之经、地之义”:《孝经》与儒家孝道正当性的初步论证 333
二、以天论孝:董仲舒与儒家孝道正当性哲学论证的基本完成 335
三、以理论孝:朱熹孝论的哲学意义 342
第八章 法与德 376
一、“以刑去刑”:商鞅思想中的“法”与“德” 377
二、“一准乎礼”:儒家孝道对汉唐法律制度之影响 405
三、儒家孝道在“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中的命运 472
主要参考文献 502
后记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