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政局 6
剖析 6
共和方生 专制还魂 6
共和创新纪元 6
辛亥风雷开新宇 6
苍生喜见共和魂 8
民主观念沁人心 18
“可怜购得假共和” 21
总统复辟帝制 29
“天之骄子”唱“共和” 29
天之天子梦南柯 39
府院之争动干戈 46
武人再造独裁 46
武人干政酿战祸 52
军阀割据西南 56
革命 64
景观 64
民国嬗变 悲歌激越 64
“二次革命”讨袁 64
“宋案”枪声醒沉梦 64
风雨悲歌哀赣宁 70
各派相谐护国 79
东京组党振旗鼓 79
反袁号角唤蛇龙 84
护国狂飙卷巨澜 88
艰难顿挫护法 98
广东树帜倡护法 99
险巇征程谋北伐 102
放眼沧桑索新途 108
政制 114
探究 114
宪政肇基 民权初步 114
共和法统创制 114
《组织大纲》奠立共和 114
《临时约法》规建民国 119
政党政治尝试 124
政党林立及发展态势 124
国会竞选与内阁递嬗 130
代议政制建设 137
国会建制构筑民权 137
天坛制宪举步维艰 142
袁记约法之炮制 149
民主宪政存系 149
宪政精神之维继 155
实业 165
概说 165
“产业革命,今也其时” 165
实业机制更新 165
“四民之末”迎新生 165
经济秩序趋完善 169
实业队伍渐成形 175
建设高潮兴起 182
民生主义付诸实施 182
实业建设涌起热潮 189
军阀官僚涉足实业 196
“黄金时代”出现 201
工商业持续发展 201
金融业日见兴旺 207
“黄金时代”启示 213
思潮 222
纵论 222
思想文化转入新轨 222
启蒙狂飙突进 222
提倡民主与科学 223
打倒吃人的礼教 225
鼓吹个性解放 226
揭橥“文学革命”主张 227
文化论战迭起 231
东西文明差异何在 232
新旧文化能否调和 237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 241
无政府主义 246
学说主义纷呈 246
工读主义 248
新村主义 249
合作主义 251
基尔特社会主义 253
实用主义 254
中国人的抉择 255
马克思学说的出现 255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59
思想冲突中的抉择 265
教育 280
评述 280
现代教育勃然而兴 280
民初教育改革 280
颁布教育改革令 280
确定新的教育宗旨 281
规定具体任务与课程 282
制定“壬子癸丑学制” 282
教育战线斗争 285
复古教育逆流 286
五四教育批判 287
引进西方教育学说 290
教育思潮活跃 293
五四教育改革 300
确定改革标准 301
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301
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302
改进教育管理 303
制定“壬戌学制” 304
调整课程设置 305
农工奋起抗暴 309
抗捐抗税遍四方 309
民运 309
民气鼎沸 狂澜鼓荡 309
观照 309
称兵反袁数白朗 314
工人运动起波浪 319
举国诛伐复辟 322
毁家纾难救共和 322
投袂奋起拯危亡 326
五四呼唤新天 329
五四古城喷怒火 331
六三救亡涌波涛 337
历史等待契机 340
大事记 346
后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