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课程:学生通往社会的桥梁 1
第一章 未来课程的一面镜子 5
先驱者的探索——百科全书式课程及其他 5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从赫尔巴特到斯宾塞 14
哥白尼式的革命——儿童中心课程论及其鼻祖 22
又一座丰碑——从波比特到R.泰勒原理 30
“学科结构论”的崛起——布鲁纳课程改革:成乎?败乎? 39
第二章 明日课程纵横谈 49
经济起飞的挑战——学校课程:滞后?同步?还是超前? 49
政治变幻的考验——学校课程:工具论?本体论? 60
文化异同的影响——学校课程:国际普同性与本国殊异性 65
迎接明日课程的曙光 71
第三章 面向21世纪的尝试 88
美利坚的勃勃雄心 88
克里姆林宫的跃跃欲试 105
大不列颠的紧锣密鼓 128
太阳旗下的步步紧逼 156
第四章 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中国课程改革的构想与趋势 171
课程设计之纲:培养目标的“三三构建”——“三大要素”与“三大支柱” 171
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四个结合”的和谐完美 182
一、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相结合——相得益彰的课程内容 184
二、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成的课程范畴 193
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取长补短的课程形态 196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动态平衡的课程类型 208
课程的“两段设计”——普及型基础教育与分流式基础教育 220
课程的“三级管理”——中央、地方、学校:各司其职 247
课程改革的系统工程俯瞰 250
结语 在斯芬克司面前 261
谜之一:课程演变的“钟摆”现象将来会消匿吗? 261
谜之二:各国未来课程发展趋势何以相悖? 268
谜之三:告别了独木桥,阳关道在何方? 269
主要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