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维研究的历史 2
科学心理学的主要来源 2
联想主义 2
心理的功能 4
思维实验心理学 5
冯特(Wilhelm Wundt)的思维观点 5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的思维观点 7
意动心理学 8
以后的发展 8
早期的英国心理学 11
思维心理学在美国 12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2
机能主义 13
新机能主义 14
行为主义 15
格式塔心理学 16
概念的研究 18
1960年以前的思维研究 18
问题解决的研究 23
推理的研究 30
小结 32
第二章 思维和问题解决研究的方法 35
思维研究的简短历史 35
现代对思维的看法 35
前科学与哲学对思维的解释 36
早期对感觉和思维的实验室研究 37
从意识体验到操作 39
思维的信息加工解释 42
信息加工研究中的一些论点 44
实验室与日常生活中思维研究的关系 48
探索一般过程 49
用实验室任务揭示日常现象 52
知识与技能的差别 54
复杂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58
不同操作类型的学习 59
技能获得的实验室研究 60
日常生活中技能的获得和专家的操作 61
日常技能获得的活动 61
小结 65
第三章 知识的表征 68
知识的表征 68
概念 70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70
命题 73
图式 76
表象 78
心理模型 82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83
产生式规则 84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86
经典的信息加工模型 89
认知符号结构 89
安德森的ACT*模型 90
纽厄尔的SOAR模型 91
联结主义者的信息表征 93
平行加工 93
分布表征 94
限制性满意 94
激活扩散 95
小结 98
第四章 概念掌握 100
概念概述 100
概念的含义及性质 100
概念的分类 100
概念的功能 103
概念掌握过程 104
概念形成 104
概念同化 107
特征分析模型 108
概念掌握的理论 108
语义分类模型 114
基于理论的模型 121
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125
概念的属性 125
各种特征的连结 126
处理因素 127
学习者的因素 127
小结 128
第五章 演绎推理 130
什么能解释基本推论 130
推论规则和逻辑形式 132
工具理论 133
两种限定条件 134
实验的含义 135
模式加工理论:图式的和联结主义的解释 138
图式理论 138
联结主义理论 145
演绎能力背后隐含着什么 151
小结 153
第六章 归纳推理 155
归纳的特征 155
认知——成分方法 157
识别加工和表征 159
一个整合理论 164
总结与评价 167
重实效方法 169
统计推理研究 171
结论和评价 176
小结 178
第七章 问题解决 181
问题解决的过去与现在 184
问题类别 184
明确限定性问题与非明确限定性问题 184
对手问题与非对手问题 186
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186
知识丰富性问题与知识贫乏性问题 186
问题解决的阶段 187
准备阶段 187
产生解决办法的阶段 187
评定阶段 188
问题表征 189
算法式与启发式 192
算法式 192
启发式 193
常用的策略 194
搜索策略 194
目的——手段分析策略 195
爬山法 197
类比迁移 198
顿悟 201
问题解决定势 202
解决问题的障碍 202
功能固着 204
改进问题解决的策略 206
扩展问题空间 206
转换一种表征 208
专家与新手 209
问题解决的生理机制 214
批判性思维 215
非明确限定性问题的解决 218
小结 220
第八章 决策 222
决策心理概述 222
决策的定义 222
决策研究的理性观 223
决策研究中的过程观 226
描述性理论与规范性理论 226
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28
期望效价理论 232
期望效用理论 232
效用与效用理论 232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 236
效用与决策的风险态度 242
展望理论 243
不确定性与决策 247
不确定性的定义 247
概率加工理论 248
不确定性情景中的行为特点 249
德利弗(Driver)和摩克(Mock)的决策风格理论 254
认知风格与决策行为 254
信息获取——信息评价模型 255
巴立夫(Bariff)和卢克(Lusk)的认知风格模型 256
小结 257
第九章 创造性思维 259
创造力概述 259
创造力界说 259
什么使人具有创造力 261
智力 263
创造力的成分 263
知识 265
思维风格 266
人格特征 266
动机 266
环境 267
创造性思维概述 267
创造性思维的界说 267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模型 269
创造性思维的测量 271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275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思维形式 276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 281
小结 291
第十章 智力 293
智力概念界说 293
西方心理学家的智力观 294
中国心理学家的智力观 294
大众的智力观 297
智力理论 301
智力的测量理论 301
斯皮尔曼(Spearman)理论 301
塞斯顿(L.Thuratone)的群因素理论 302
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303
卡特尔(R.Cattell)的智力型态理论 304
加德纳(H.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 306
智力的认知理论 306
戴斯(J.Das)等人的PASS智力模型 307
斯腾伯格(R.J.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论 308
智力测验 315
高尔顿(S.Galton)的贡献 315
比纳(Binet)和西蒙(Simon)的贡献——智力测验的诞生 316
托尔曼(L.Terman)的比率智商 317
韦克斯勒(D.Wechasler)的离差智商 317
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 319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319
智力在不同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322
教学是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 323
小结 324
第十一章 思维的发展 327
思维发展的概述 327
思维发展的理论 328
皮亚杰(Piaget)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性理论 329
维果茨基(Jles CeMeHOBMy BblroTCKHH)思维发展的观点 334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发展的理论 336
思维发展的研究 339
概念的发展 339
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349
推理能力的发展 359
小结 363
语言与思维的起源及发展 365
行为理论 365
第十二章 言语与思维 365
先天论者的理论——生成转换理论 366
交互理论 367
历史文化学派 368
认知发生论 370
语义关联假设 373
萨皮尔—沃夫(Sapire——Whorf)假说的提出 373
沃夫(Whorf)的事例 375
对沃夫假设的验证 376
比喻语与思维的关系 382
思维对隐喻的影响 382
比喻语对思维的影响 384
双语学习与思维的关系 386
小结 387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 39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由来 390
符号主义 392
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 392
联结主义 393
行为主义 394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395
问题求解 396
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 396
自然语言理解 397
自动程序设计 398
专家系统 399
机器学习 400
人工神经网络 402
机器人学 403
模式识别 403
机器视觉 405
智能控制 406
智能检索 407
人工智能在网络技术上的新阶段—AGENT软件 408
AGENT的概念和由来 408
多AGENT软件协同的重要概念——“移民” 410
AGENT软件的专用语言 411
丰富多彩的多AGENT协同技术 412
小结 413
第十四章 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教学 417
教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必要性 417
教思维与问题解决的核心 418
教基本的操作或加工 418
教常规的推理知识 419
结合特定领域知识的教授 419
教非形式规则的知识和思维工具 420
元认知知识的教授 421
风格、倾向性、动机态度和信念的教授 422
理论模型 425
问题解决阶段的概念 426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427
分解问题或者确立子目标 427
倒退工作 427
目的——手段分析 428
爬山法 428
连锁向前 429
类比 429
特殊化与普遍化 430
考虑极端的案例 430
简化问题 430
混合策略 431
表征 432
评定 434
迁移 435
教思维的方法 437
个别指导法 437
成对教学法 438
集体教学法 439
思维任务(作业)的设计 439
小结 441
主要参考文献 443